EDA365电子论坛网

标题: 如何高效的进行知识管理? [打印本页]

作者: Uifhjvv    时间: 2020-12-2 14:40
标题: 如何高效的进行知识管理?
什么是知识管理呢?
那大家认为什么是知识管理呢?是把我们所有的知识不管通过什么形式管理起来,然后在用的时候可以很快的找到并应用吗?不,这里的知识管理是:通过对外部信息进行加工,提高我们改变认知或行动的速度。
意思就是:知识管理是要把自己所看到的,见到的,认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内化,形成一个基本规律和方法,来提高我们的认知,改变我们的行动。我们生活中,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信息,问题归根结底都有其本质的一些基本规律,只要掌握那些常见的基本规律,你就能够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因为这些知识,问题都在其基本规律框架之下。
简单来说,就是用常见的底层逻辑和基本规律完全就能够满足和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而,这些底层逻辑和基本规律在作者看来,被他称作为:“临界知识”。
所以,所谓 “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作者将这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者定律称之为“临界知识”,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为什么是叫:“临界”呢?我认为作者之所以称之为“临界”就是因为掌握了这些知识之后,就能够让你达到一个临界点,可以改变你的一个临界点。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你才有可能改变,否则,你不会有任何行动。
9 o# i" C0 @( M: W: x6 A2 H
如何掌握临界知识呢?
在作者看来,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和方法有如下几点:
跳出“低水平勤奋的陷阱”
我们又该如何跳出“低水平勤奋的陷阱”呢?作者讲了三个方法:
摘记更多的知识;
2 O" E% H# d) F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
% P, A& p7 N6 Y' ~0 ^0 g0 f; |放慢速度;
简单来讲就是,首先我们要储备足够的知识,在储备知识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学会在掌握新知识的过程当中与旧知识形成联系,然后将两者结合,内化,加工,思考产生新的知识,知识与知识之间不是孤立的,而且点线成面的。而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应该追求速度,而是应该追求质量。不是你一年读 100 本书过后就忘,而是你一年能够掌握几本书,内化在你心里。要明白:慢就是快。
掌握临界知识的两个心态
要先掌握临界知识,必须保持两个心态,一个是:绿灯思维;另外一个就是:以慢为快。
关于以慢为快我就不说了,这个心态就如上面所说的一样,我们应该重质量,而不是速度。
我重点说说绿灯思维。什么是绿灯思维呢?绿灯思维就是学会聆听和思考别人的建议,而不是习惯性防卫。我们在面对别人的反驳或者指责,面对别人给的建议的时候,总是习惯的防卫,甚至反击,就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一说:你这样做不行,应该那样做。普通大部分都会不经大脑思考,习惯性防卫的与对方争吵,反驳对我,证明自己是对的。
其实,我们应该正确的做法是:学会聆听和思考别人的建议,不能习惯性的防卫,即使对方不对,我们不应该马上做出防卫,而是先思考,到底对方提的建议有没有可行度?合理不合理?要养成思考的过程,理性思考过后再做出反应。
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技巧
提升学习能力有三个技巧:
反思:提升知识掌握的层次1 f5 ]( ~) ~+ x$ u/ W
以教为学9 w0 C9 J, p0 g. ~) k/ Z6 n6 |: F) U: I
刻意练习
这个技巧,能够带来哪些好处呢?其实大家都明白,我这里简单总结过渡一下。
反思在学习的过程中至少起着三方面的作用:(1)发现知识误区;(2)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3)检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而以教为学呢?
第一,因为要教别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 V  G5 o. A. s
第二,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
5 P$ U- g% k' c* l第三,教别人之后,别人提出疑问、质疑和新想法,会增强我们的认识。
刻意练习更不用说了,刻意练习更多的是为了强化,让自己行为习惯。但是这里的刻意练习,练习的是什么呢?是刻意练习我们思考的方式,过程。从而养成思考的习惯,这样才能有利于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
如何发现和应用临界知识呢?
如何发现临界知识呢?
其实发现临界知识,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从自己的兴趣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
: i& `+ e+ x7 W4 ]1 e5 M; i" o8 C) J找到重要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 v" H8 s) s4 g, @
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 i' y$ c. N" c: D0 ^
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这四点我简单延伸一下,首先,我们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入手,从自己工作和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入手,然后遇到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找到这些信息,这些问题,这些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查阅书籍和资料等,再然后学着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遇到的这些知识和问题,更加基本的原理比如:
复利效应
' v+ f$ p2 ^! g7 {  a4 S- F& y概率论4 E: l+ n' _; q; K0 `
黄金思维圈
2 [# l. U8 ?2 `进化论: i1 l& V) C0 X7 O
系统思考, L5 D+ s$ `/ z6 J, [
二八法则8 j. Q' E8 L8 N" S
安全空间
等等(PS:这里列举的这几个基本原理什么意思,我就不介绍了,大家可以自行去查阅相关资料)。
如果你不能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问题和知识的时候,就自己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如果验证成功之后,就总结成自己的一个理论系统,以后在遇到类似的问题和知识的时候,就可以用自己总结的这个理论来指导自己了。
如何应用临界知识呢?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我认为确实很难。作者总结的是:刻意练习。如何练习呢?练习什么呢?
第一,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4 `5 _$ m& [( Z, z5 H- N$ l
( S, e6 _2 @. F! D* G2 f
+ A# J0 m3 f- u  j1 ~* T1 J. K$ u1 V
第二,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刻意练习必须关注两点:
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训练;
0 f. ~, t. v$ M大量地持续练习。
我们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刻的理解,而这个更深刻的理解就是来自于自己的思考,总结,对临界知识的掌握和刻意练习。

+ V7 c* E% n( b6 t; z5 ~
作者: 小小鲁班    时间: 2020-12-2 15:56
从自己的兴趣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




欢迎光临 EDA365电子论坛网 (https://www.eda365.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