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元器件布局要根据smt贴片加工生产设各和工艺特点进行设计。不同的工艺,如smt贴片再流焊和波峰焊,对元件的布局是不一样的:双面再流焊时,对主面和辅面的布局也有不同的要求等等。
" Z$ C& d* x9 i: G& k; i(1)PCB上元器件的分布应尽可能均匀。! n% Z& X& I! }: l, x
(2)同类元器件尽可能按相同的方向排列,特征方向应一致,便于贴装、焊接和检测。
2 a9 Q+ r% p6 N: J2 I5 b元器件布局设计的工艺要求及多方位考虑
4 v8 w( h$ ]* z, {! E* m(3)大型器件的四周要留一定的维修空隙,留出SMD返修设备加热头能够进行操作的尺寸。2 v% Y# S* Q3 n4 R+ U
(4)发热元件应尽可能远离其他元器件,一般置于边角、机箱内通风位置。
$ V$ @( A# P% w5 |2 r. a& H(5)对于温度敏感的元器件要远离发热元件。
1 j* i* O; K6 n' I$ N9 j(6)需要调节或经常更换的元件和零部件,如电位器、可调电感线圈、可变电容器、微动开关、保险管、按键、插拔器等元件的布局,应考虑整机结构要求,置于便于调节和更换的位置。* ~, S- H; Q3 O. ]" N4 W$ O" _0 ?
(7)接线端子、插拔件附近、长串端子的中央及经常受力作用的部位应设置固定孔,固定孔周围应留有相应的空间,防止因受热膨胀而变形,波峰焊时发生翘起现象。7 g9 d( e& x9 U e
(8)对于一些体(面)积公差大、精度低,需二次加工的零部件(如变压器、电解电容、压电阻、桥堆、散热器等),与其他元器件之间的间隔在原设定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定的富裕量。% }, c1 v/ P) J( M; b% ^
(9)贵重元器件不要布放在PCB的角、边像或靠近接插件、安装孔、槽、拼板的切割、豁口和拐角等处,以上这些位置是印制板的高应力区,容易造成SMT贴片加工焊点和元器件的开裂或裂纹。
' P- A4 K5 {* e! p0 ]9 w9 O' |) ](10)元件布局要满足smt加工再流焊、波峰焊的工艺要求和间距要求。
4 H3 I5 h1 a/ Z% y0 e; K/ V+ s①单面混装时,应将smt贴片贴装和插装元器件布放在A面。
' B7 e" Y6 S- L②采用双面再流焊的混装时,要求FPCB设计应将大元件布放在主(A)面,小元件在轴(B)面。放置在轴(B)面的元件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应留出印制板定位孔及固定支架需占用的位置。5 }4 y+ B) Z- L% O& }8 ?0 ]
(12)PCB面积过大时,为防止过锡炉时PCB弯曲,应在PCB中间留一条5~10mm宽的空原不布放元器件,用来在过炉时加上防止PCB弯曲的压条或支撑。4 `8 ^7 ?9 n5 k2 g, z; f0 n; h
(13)轴向元器件质量超过5g有高振动要求,或元器件质量超过15g有一般要求时,应当用支架加以圆定,然后焊接。有两种固定方法:一种是采用可撇换的固定夹牢固地夹在板上:另一种采用粘结胶固定在板上。那些又大又重、发热量多的元器件,不宜装在印制板上,而应装在整机的机箱底板。 6 U5 X! X& k' ]4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