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浅析UPS模块化电源的特点及其优势
& L8 o' M( `2 r 模块化电源在通信、汽车、工业等领域广泛应用,当今市场对模块电源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顺应市场发展的潮流,研发高质量、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模块电源是电源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模块化UPS电源为例,介绍当前模块化电源的特点及其优势。3 o0 M8 j! X' ?9 n; Z
一、模块UPS电源的特点
! [, Z G" B1 ^2 C5 q" }, B& A 1、具有多种工作制式
( h4 u, c3 X( p2 m8 z5 M9 k 该产品具有多种制式可供选择,易于操作,可实现多种进出线方式:1/1,1/3,3/1或3/3、输入频率可为50Hz也可设置输出频率60Hz、输出电压可设为220V、230V、240V。若再配置输入、输出变压器则可满足全球范围内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供电需求。
' @2 D& F6 `! R: j$ x 2、体积小,功率密度大, u* w' g+ C, P1 Q+ {/ P
该产品工作效率高,功率密度大,是其最大的特点。一个功率模块尺寸为:(H×W×D)mm:133×482×46 可提供5KVA(4000W),10KVA(8000W),15KVA(12KW)以及20KVA(16KW)的功率输出。) q6 M7 O/ N; V" W' R
3、环保性
' ]1 N7 j% y( M5 ^+ t5 F UPS总谐波失真(THDI)3%,线性负载下的输出总谐波失真低于2%,对电网的谐波干扰降到最低,有效减少电网负荷和电源损耗。优良的输入参数,对市电电网表现出纯电阻特性,是理想的环保高效性UPS。# m. h5 [* |9 ^
4、高效节能型
C) K* l+ V0 }/ C/ q) _7 F5 }6 _; u$ r 节能降耗,国家提倡环保节能的今天,绿色节能型模块化UPS备受关注,输入功率因数达0.999以上。减少了线路损耗,提高了电源利用率。其逆变效率可达98%以上,从而提高了整机工作效率,降低了损耗、节省了电能。( Z) U5 o! c- X+ Y% f: Y, `/ }
5、扩展性,便于安装、维护、更换、升级, O) X% |: a2 j" }( y
该机型由各个模块组成,可实现热插拨功能,且各模块机架可完全分离,便于用户以后的扩容或减容,使用方便,可实现在线更换、在线维护,降低了维护难度、减少了维护时间。且各模块尺寸均按照标准19英寸结构设计,使整机外形与标准机架一致,美化了机器外形,且模块可与标准机架通用。
; i3 z9 r$ g6 f- W$ _* X1 O3 F 6、冗余性,分散式并联逻辑控制
4 F& Q- z/ ^! \( [- F+ l$ d 各模块之间的并联控制采用了分散式逻辑控制方式,没有主机与从机之分,任何一个模块拨出或插入均不会影响其它模块的正常工作,按需构成N+1,N+X冗余系统,减少了系统本身和负载的风险系数,是负载受UPS保护时间全面提升。既增加了整机工作的可靠性,又简化了用户维护难度。 I' S( `2 h- G5 M/ h4 S
UPS模块化电源的优势
' H6 C5 P- z) D 模块化被认为是UPS技术发展的趋势,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UPS,模块化UPS具有三大优势。 l' u& s# P3 u' @
第一,“模块化冗余并联”技术避免了资源浪费。在行业用户的信息网络供电系统建设中,经常会对高端UPS的容量产生错误的、或是过低或是过高的预计,其结果可能会导致采购成本过高、无法满足负载需要或造成资源、空间及能源浪费等情况。模块化UPS通过可扩充的模块结构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以帮助用户在未来发展不明确的情况下分阶段进行建设和投资。
: H9 W. h; F& |( ]2 O1 U- Y 第二,高安全、易维护的热插拔技术突破了应用瓶颈。传统高端UPS在日常维护、设备维护期间均需要采取转旁路的方式,而负载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受UPS保护的。因此,如果此时发生电源中断、过载等故障,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并且其维修过程相对繁琐,不利时效。模块化UPS系统中采用的热插拔技术可以允许单体模块在不需停电的前提下任意进入或退出并联单元,从而实现了并联系统的在线维护,同时无需专门的仪器或技术即可进行。
2 i3 G% S( n! z1 {* _ 第三,电源相位多制技术降低了采购和管理成本。传统高端UPS的电源输入与输出相位是固定的,因此用户在进行供电系统建设时,经常会为了顾全不同的相位及容量而增加UPS的数量。在模块UPS系统下,则可以采用电源相位多制技术来改变过往单一性造成的制约,用户无需再考虑如何采购不同相位或容量的UPS产品来适应系统的需要。& }- A# w' f, Z; d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源行业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由于模块化电源在实际使用中的灵活性和简便性而受到人们的追捧,这也使电源产品日趋模块化、标准化,模块化电源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已成为电源设计的关键课题。1 C+ }& R5 E$ f+ ^0 }! s
- h2 k0 o. S6 ]: m/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