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2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道经权管理模式:全球化社会的中国式管理学纲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21 15:5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1-6 10: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企业管理就是组织传播。跨国企业的管理就是跨文化传播中的组织传播,知道这一点很重要。陈国明教授在组织传播中建树卓著,给许多跨国企业做过培训,桃李遍天下。我一直来就想介绍陈国明教授的中道经权管理模式,它是采用他文化人也能理解的途径去研究中国管理智慧的一种尝试。陈国明意将该模式作为全球化社会的中国式管理纲要,如此从侧面也可知其内容涵括之深广。因为这个理论的重要性,而我又冗务缠身,不愿意匆忙中辜负了这一精粹,所以就延误了下来。不过现在我转而又想,即便此模式之精髓在一短文中不能充分展开,也强似长日搁置。

      中道经权管理模式的背景

      随着时代的变迁,西方在管理理论或者说组织传播方面的发展,也亦步亦趋,以不同的内涵映照出时代的思潮。从古典管理学派、人类关系学派、人类资源学派、系统学派、文化学派和批判学派,一直到当今全球化潮流猛烈冲击下逐渐涌出的跨文化组织或管理理论,反映了管理实践与学术理论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辉映及彼此密合无间的关系。

      因交通与传播科技的突飞猛进所形成的全球化潮流,已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纪。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限一层又一层地剥落,文化与文化面对面的既竞争对抗又渗透综合,成了新世纪最显明的特征。应该说,两个世纪来,各行各业的实践与理论,基本是欧美中心主义的。不过全球化的潮流为非欧美国家及文化提供了反向兼容的机会。

      具体到管理,是象一些惟西主义者们所说,中国就没有自己的管理学?还是象现任国际管理学会主席陈明哲教授所说,管“理”将会成为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

      尽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又各不相让,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若没有自己的管理理念,中华这么大的一个文明是不可能延续至今的。如果从中总结出能为他者理解的科学道理,就意味着世界将更有机会博采众长。所以从本土化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组织传播/管理的模式来突破欧美的独尊,进而期待把本土理论提升到普世化的高度来进行学术的竞争与贡献;在实践操作上则改善跨文化之间沟通/管理的质量,增进组织的发展与获取最大化的利益——看来是势在必行的。

      顺应全球化潮流所带来的机运,华人学界与企业界,已经有一批学者和经理人试着告诉世界中国的管理模式。比如成中英的C理论,以万经之首《易》为基础,借助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阐述管理之道。其理论之管理五环分别为厚重之土对应的决策(Centrality)、锐利之金对应的领导(Control)、润物之水对应的应变(Contingency)、生生之木对应的创新(Creativity)、熊熊之火对应的统合人才(Coordination)。

      再如曾仕强的M理论,M指的是“人”(man)、“中庸”(medium)与“管理”(management)的字首。中国式管理重人,也重中庸之道。其核心三原则即为安人之道:安人第一,以人为本;经权之道:权宜应变,与时俱进;矩之道:将心比心,共创和谐。曾仕强老先生对中道和经权的阐述,可谓酣畅淋漓,在中国管理圈中,几乎无人不晓。

      又如施振荣的王道理论,相对于西方霸道的赢家通吃思路,王道注重利益相关者(sta keholders)的价值最大化,“王道”所横向产生的过程可以分为利益相关者之选择、利益价值之创造、利益价值之分享、利益价值之平衡等四个环节。全部协同后,构筑成一个平衡的利益共同体,把企业价值创造中涉及的各主体都作为价值分享的对象,实现多方利益诉求的共赢。

      这些理论提供了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对理解华人的组织行为带来很大的帮助,而且有可能落实到实践的层次,提供一组有效的管理策略。不过,就陈国明看来,这些现存的中国式管理理论,到目前为止大部份尚停留在东方式的概念论述或哲学思辩阶段,缺乏可以使用社会科学方法来加以观察与检验的基础。或者说,这些方法,还不能为世界所理解和检测,因而不能成为普世可仿效推广的管理模式。而就笔者看来,如果中国的管理智慧,不用他文化所能接受的思维方式去整理推广,而一味“国学”不已,陈词就难得新生,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就有局限。所以陈国明的尝试就意义深远了。

      中华文化与中道经权管理模式的关系

      陈认为,首先应该从国际学界普遍使用的范式(paradigm)的角度,来比较完善地归纳出中华文化的哲学中心思想与核心价值,然后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一个能投射到全球化社会、而且可接受社会科学方法验证的中国管理理论体系。

      我们知道,“范式”乃一个群体共同信仰的哲学思想或世界观。陈国明的理论立基于范式的四个要素:本体论、目的论、认识论、方法论来进行。从管理学角度而言,本体论探讨管理的本质,目的论探讨管理的终极目的,认识论探讨如何了解组织行为以明确管理的意义,方法论探讨怎样去达到管理的目的。

      1、从Paradigm的本体论角度探讨管理的本质为何,也就是说管理是什么?

      从本体论的角度来说,陈国明认为中华文化视宇宙如一条无始无终的滚滚大河。这个宇宙洪流,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大整体,其中没有任何部分是静止不动的。在宇宙无穷的循环转化的过程中,主与客、一与多、人类与自然是相互参证、彼此渗透和连为一体的。这就是从一理到万殊,再从万殊复归为一理的循环转化的展现,也就是“道”。因此,对互动双方相互渗透与相互统一的认识,是解开人类管理/组织行为和互动/沟通行为的关键所在。把这个本体论应用到管理学,可以归纳出人类互动乃是依照无止息但有秩序的宇宙运行而进行的,因此人类互动是一个不断变迁和转化的整体过程—正是这样的本体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目的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


    + X+ [) T1 d5 P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4 15:07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
    发表于 2020-11-6 11:11 | 只看该作者
    随着时代的变迁,西方在管理理论或者说组织传播方面的发展,也亦步亦趋,以不同的内涵映照出时代的思潮。从古典管理学派、人类关系学派、人类资源学派、系统学派、文化学派和批判学派,一直到当今全球化潮流猛烈冲击下逐渐涌出的跨文化组织或管理理论,反映了管理实践与学术理论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辉映及彼此密合无间的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8 02:0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