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问题: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实践方向、说法有很多,什么时候提出知识管理说法的?+ u5 x: Q9 c3 t. S; N' |5 B
解答:人类发展也是一部知识发展史,与知识相关的理论和说法的确很多,但比较专业化的知识管理思想与方法实践,是100多年前在工业化进程中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探索发展管理理论而出现的专门管理分支后形成的。
5 o3 g4 b+ R8 a在知识管理之前,已有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西蒙的决策理论、组织理论、XY理论、全面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理论和实践,但如何提高生产力和效率,尤其是进入知识社会后,如何提高人的作用还是挑战重重。知识管理应运而出,业界通用认可的经典大师有:
: Z0 J; _& H b3 v* ?早在1969年,20世纪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就首次提出知识工作者的概念,并指出“知识经济”概念,在进入的知识社会中,最基本的经济资源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而应该是知识,在这个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将发挥主要作用。
80年代以后,彼得·德鲁克深入提出,“未来的典型企业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这些专家根据来自同事、客户和上级的大量信息,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 / R; R) r5 e- v( o' M. I& x
1986年,瑞典企业家与企业分析家卡尔-爱立克·斯威比(Sveiby)首次在著作中使用了“知识管理”一词。并在之后的21世纪初,着眼于企业的具体实践,他从企业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经济实体这一本质出发,从资产和资本的角度看待知识,从组织效益角度来衡量知识管理,始终把人这一知识的真正载体置于知识管理的核心,并指出了个人知识的不可替代性和隐含知识的重要作用。
7 Q) f: o/ D6 ]日本管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 (Ikujiro Nonaka)针对当时西方的管理人员和组织理论家片面强调技术管理而忽视隐含知识的观点提出了一些质疑,并深入研究了日本企业的知识创新经验后,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创造转换模式(1991,1995年),这个模式已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经典。在此知识创造模式中,特别强调了隐形知识和知识环境对企业知识创造和共享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种利用知识创新的有效途径。
# ?9 Y+ d/ x& A- {" |另外,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研究探索结果,如托马斯.H.(Davenport) 的知识管理两阶段论 (知识资产、知识市场团队)、实践社区理论、组织社会资本研究等等。
; i/ V0 i, q+ t
这些虽然都是已有的理论,但理论来源于实践,吸取了经验教训后愈成经典,并更为进一步实践指明了方向。总的来说,知识管理绝不是依赖于 IT系统和以显性知识为主要管理对象,愈向以人为核心,强调隐形知识创造和共享的方向发展。 , T3 m. p6 d, {. Q. \& E- d& H3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