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判断标识厂的管理水平,满足这七条就够了!
- B1 |8 G: B4 d3 p! w/ d% g5 r( f, t3 }) H1 U7 [
现场观察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场所、实物资产、内部控制、相关业务活动等内容进行的实地察看,并做出记录,从而取得环境证据、实物存在证据和内部控制符合性证据。, `" r4 S1 \) C4 ~) d
本文尝试从外部人员角度,对到线路板生产厂家的生产现场看什么这一话题做初步探讨。看看线路板厂都有哪些工艺,能够做好现场管理的PCB线路板厂或是生产企业,才能有进一步的能力做好线路板生产厂家比如PCB高频板,软硬结合板,厚铜板,阻抗板,盘中孔板,厚金板,线圈板)。# L7 w# T% @* [6 R( J( S6 I& G
7 g& R% F/ g" ~( r. \8 c" t0 F4 G3 S& n) E1 Q9 q, c
1.为什么要现场观察+ j' ?9 f" j; f6 i& n1 t7 a6 ?$ F7 B
本企业人员往往对很多问题或者视而不见,或者认为无伤大雅,或者认为无法改变。也有很多管理者往往对直观信息熟视无睹,只对数字情有独钟。结果就可能挂一漏万,忽略一些关键线索,不能真正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2 l) w) C: D, d: F, ^! i3 r+ O
作为客户,应该到供应商的现场,了解其成本构成、生产效率、品质管控。作为供应商,应该到客户的现场,了解其生产流程,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作为同行,如果有机会到其他线路板厂参观,也是非常好的学习、对比、参照的机会。
: {1 h4 A; g* t6 | 企业运营是一个大系统,所有环节息息相关,互相影响。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通过现场的任何细节,均可知微见着。任何大问题的产生,都可以从现场找到根源。即便是在有限的时间里走马观花,只要抓住重点,也能充分掌握工厂运作的关键信息。以下结合宏观大系统以及管理细节两方面来谈谈如何进行现场观察。
1 L+ Z2 x5 f# L$ F0 }2 X 中国的很多工厂都好大喜功,生产车间越大越好,结果往往利用率很低,设备及工序布局很分散,除了浪费空间外,物料也在工厂中进行着大量无谓的搬运。而发达国家的多数线路板厂看起来没那么壮观,甚至略显局促,但是空间利用率高,流转效率也很高。4 a* q# m0 F& ?4 L9 x
运输工具不但占用空间,操作成本高,还会鼓励不必要的物料移动。
' Q5 T! Z7 P/ }8 x0 Z5 N: Y9 J 原则上当天使用的生产物料应沿生产线存放,而不是在几个库存区分隔存储,工具和工装摆放应尽量靠近机器。线路板厂布局应保证产品流动的顺畅性,尽量避免任何隔断。如果在一个工厂中看到物料搬运距离长,搬运路线重复,或者搬运次数多,则说明布局不合理,空间利用不理想,也说明生产线没有做到尽量集结。# L( H8 k4 r1 ?6 n* A9 W; E- j
/ g% U) `' `: K" a" k/ c" [+ j 2.现场氛围
0 [, B& f, o5 J 在现场首先可以直观地看到最真实的员工精神面貌,士气高昂的员工与邋遢、冷漠的员工会形成鲜明对比。与我参观过的一家工厂里,大部分车间都播放着欢快的音乐,一眼看过去,工人们劳动热情很高,在这样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工作,效率相对更高,产品的质量也会让人更有信心。/ W! \6 M2 n D M* G
在车间走动可以注意观察是否有忙闲不均的现象,例如机器在自动加工的时候,工人长时间在旁边无所事事,或者是有的工位上的工人在长时间等待物料。存在这种现象说明工厂缺乏精益管理,人员利用率低,闲散的员工也会影响其他人的工作氛围,整体工作效率低,成本必然更高。
+ F1 o2 S5 M2 N- Y 应该留意车间的光线是否充足,空气流通是否顺畅,现场是否有异味,噪音是否太大,车间是否整洁,因为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工人的心情,进而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很难想像一个现场氛围懒散、低落、冷漠,员工或心怀怨气或无所事事的线路板生产厂家能够做好产品、创造效益。) v% f1 v# H8 ~9 r0 N
t+ G7 s7 @# C/ v8 ^" Z 3.品质管控; \5 O! Y/ I- `7 H( D0 S* J
现场观察应着重留意车间对于不良品的处理方式。好的线路板生产厂家会将问题暴露出来,而不是将不良品和废品掩盖起来。例如用灯光聚焦废料,或用红色标签将其醒目标出,这样可以立刻知道废料是否在增加,或者生产流程的某段是否正在生产不良品。2 u1 E! Y9 Q- K9 A
在制品、半成品的可追溯性也可以在现场很容易地看出来。在好的线路板厂里,每个部件都有一张卡片或一份文件跟随流转,注明来源、经手加工的人员、所使用的设备等信息,在任何工序发现问题均可轻易追溯到源头,也便于改善。' q" w, t: w) n% Q x
现场可以通过工人对于零部件的防护程度,来判断品对品质管理的精细度。我在一家电机厂看到转子随意摆放在水泥地面,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这样的成品电机质量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定子竖着放在木质工作台上,工人在上部整形,下部的漆包铜线很容易因摩擦损坏绝缘漆,同样造成品质隐患。
0 l7 t9 J/ e, H( A: z4 ?1 \ 通过观察不良品数量和比例,也可初步判断一个工厂的质量控制过程是否合格。我在参观一个供应商时,中午前后发现成品线末端堆积了20多件不合格品。经询问工人,这条流水线一天的产量平均在1000件,按此估算每天的不良品大约50件,成品不良率高达5%,这说明在前面各道工序有大量质量问题没有被发现,不良品一直流窜到最后,质量控制很弱,制造不良的成本一定很高。) n; C" L2 ?0 b% @0 U; [
+ D7 q& @. `; U: ~9 a 4.现场标准化
4 E0 m1 F8 [3 J6 X! a( a+ ~7 G 标准是最佳的状态和统一的执行参照。没有标准就无从执行,就没有改进的着眼点。生产现场应该有的标准很多,包括作业和品质标准,5S与安全标准、操作与维护标准,流程与返工标准、安全库存标准等等。" u4 K+ t2 }/ X$ L+ t7 P
通过观察同一个工序的不同员工具体操作过程,可以发现其中是否有差异,包括动作的顺序、操作力度、是否有遗漏等方面。有差异说明员工缺乏标准化操作培训,则产品发生变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我在一个供应商线路板厂参观时,发现不同的工人锁四个螺丝的顺序不同,也没有标准扭力参考,全凭感觉,有的工人会锁两遍,有的工人只锁一遍,难怪会发生螺丝脱落,或者一边锁得太紧导致另一边翘起来的质量投诉。
! z4 Q% s m* R/ ?/ l
# c( j/ V3 u4 [8 L1 H4 V% b 5.目视化+ T0 H" ^4 T; Q9 K4 Q" V A
目视化管理是很多高级管理手段的基础,是一个生产企业管理水平的直观传达。在管理良好的工厂中,目视化工具随处可见。包括工作场所的组织与标准化、结果性指标目视化、标准作业目视化、控制性指标目视化、自动防错与纠错目视化、警报机制等等。参观时,应注意寻找各种目视化工具。
, H7 I5 F( Z4 V( q 目视化的管理看板,可分为静态的和动态的管理看板。静态的看板主要是传达组织长期的管理理念,动态的看板是管理者随时要把握的管理信息,更能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I0 r' W6 `2 B. ^
我看过的很多工厂车间里悬挂了大量的宣传口号,老板还很自豪地炫耀企业文化、目视化做得好。但是这些工厂很少使用动态看板,或者动态看板基本不动,数据信息几个月没有更新过。这说明看板只是做样子的,根本没有起到实际作用。
+ X Z) Q% B2 R5 g8 b 5S是现场组织与标准化的体现,是目视化的底层应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实中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在5S管理方面都走进了误区。
0 x* H p. s' M) ~6 m- x, w3 N1 t1 g( ]+ {+ u
6.工具设备状态
. s: h' l, _1 n! y' i 在好的线路板厂里,设备整洁而且保养良好,设备相关信息一目了然并且即时更新。在一个铸造厂的机加工车间,虽然各种车床都不是很先进,甚至历史很长,但都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转。比如设备上记录着该设备的型号、采购日期、价格、供应商、维修记录、保养记录等等。此外,日常点检表也记录得很完整,有的点检表上清晰地记录着操作工发现的隐患,以及设备部门的签字及处理方案。这说明设备管理和保养形成了良性体系。$ d' E0 K! [5 y/ G
在现场还可以向员工了解,操作人员和产品开发人员是否参与了设备的采购决策。一线工人和参与产品开发和生产的人员最清楚新设备的优缺点,也最了解生产线的实际需求。) E+ i3 M/ ? g2 V; u6 x
此外,如果有机会观察一下设备切换过程,或者了解一下换型时间及换型之后的生产批量。看工厂是否能做到将外部作业与内部作业区分,是否能做到快速换型,切换之后的生产批量是否合理。这些都直接影响工厂的生产效率、库存和生产成本。
4 F e( b9 a% f: h |, u2 [" N3 w3 R
7.现场观察注意事项
" G3 e6 n' _8 T; A 现场观察是发现问题的最直接的手段,绝大部分问题都会在现场表现出来,可快速对工厂做初步评估,由此追根溯源,也可以减少很多工作的盲目性。现场观察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 y' S4 {+ C( F3 T5 _ 首先,不能带有色眼镜来看现场,不能怀揣着结论到现场找证据,这样往往会有失偏颇。
, P, s4 l" ]7 |* J7 p 其次,现场不能光看表面,需要核对说的、写的、做的是否一致,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7 ~( R9 N7 p1 T8 T( _; e 第三,应同时以宏观和微观的眼光来看,采用缩的方式聚焦细节,采用放的方式来看整体。
+ d' n7 e4 m$ G* m' c, o 第四,尽量不做笔记,这样会影响观察和思路的连续性,也会让现场人员感到紧张。
" f# S( N: r, d' u) j8 P. T 对与本企业来说,深入现场进行观察是一种最常用也最直接的控制方法。首先,通过现场观察可以获得第一手的信息。例如,生产部门的主管人员通过现场观察,可以判断出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完成情况以及设备运转情况和员工的工作情况等。其次,管理人员通过现场观察可以了解到公司的规章制度的遵守情况,以及员工的工作情绪和士气等。最后,高层管理人员通过现场观察,可以了解到组织的方针、目标和政策是否深入人心,可以发现报告中的数据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等。所有这些,对管理人员开展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些信息只有通过现场观察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
, q, e& J7 ]$ r& c: _ 现场观察的优点还不仅仅在于能掌握第一手的信息.它还能使组织的管理者不断更新自己对组织运行情况的了解,帮助他们观察组织运行是否正常。通过现场观察,主管人员还可以从下属的建议中获得启发和灵感。此外,高层管理人员深入现场本身就有一种激励下级的作用,有利于创造一种良好的组织气氛。
! \ a% r. G) l% H' K- `9 A 当然,管理人员也必须注意现场观察可能引起的消极作用。例如,基层管理人员过于频繁地到工作现场,员工可能会认为是对他们工作的不信任,或者会视之为管理者不能授权的表现,这是需要引起注意的。/ z4 b7 l* k3 w6 o* L
虽然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可以给管理者提供很多的实时信息,作出各种分析,但仍然代替不了管理者的亲身感受;另一方面,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而现场观察正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传达给员工关心、理解和信任。
1 Z$ Q: e; V1 l8 A 无论是供应商评审、参观客户或同行线路板厂、收购目标评估,还是内部现时现地现物的管理,都涉及到大量的现场观察。而现场观察往往因时间的限制,需要相关人员练就火眼金睛,在很短的时间内对现场进行快速的评估与判断。现场观察对于线路板生产厂家内部的自我认识与提升,以及对供应商的了解和选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p* T7 ~; e; [- F5 L
7 L# e. R# q8 ~/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