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44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SMT质量问题超全汇总(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28 15:14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2-21 13: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胶工艺中常见的缺陷与解决方法1 W" H* q# F: f7 U- ]: G  W

    + @! C6 B( ?7 L# `  A拉丝/拖尾
    3 h" y, o  j3 R1 ]+ s1 F% a8 [% d1 F+ E1 y
    1.1.1 拉丝/拖尾是点胶中常见的缺陷,产生的原因常见有胶嘴内径太小、点胶压力太高、胶嘴离PCB的间距太大、贴片胶过期或品质不好、贴片胶粘度太好、从冰箱中取出后未能恢复到室温、点胶量太大等.
    # k+ @0 N0 e2 C! b4 n- D3 n
    / n4 h. ?! O& L8 k1.1.2解决办法:改换内径较大的胶嘴;降低点胶压力;调节“止动”高度;换胶,选择合适黏度的胶种;贴片胶从冰箱中取出后应恢复到室温(约4h)再投入生产;调整点胶量。& h" J& h' J! U8 Y0 L% k' P. I

    . O/ k3 I; g+ v$ m! c( \  g; j胶嘴堵塞/ o5 ~1 ?6 M$ R

    8 N) f1 h  b5 Q3 J: Z1.2.1故障现象是胶嘴出胶量偏少或没有胶点出来。产生原因一般是针孔内未完全清洗干净;贴片胶中混入杂质。有堵孔现象;不相溶的胶水相混合。( m. g) Q  R8 b
    . i/ |2 D6 t( H4 h* E% G/ H* M
    1.2.2解决方法:换清洁的针头;换质量好的贴片胶;贴片胶牌号不应搞错。0 ^4 `* L( _, |7 V/ M
    : }) S$ O& \' t' |9 q; {/ c: J% [
    空打' O  C6 K( ?) Y! g( M1 b6 F
    ( b: L4 W+ s0 }, r% f5 P. I' g9 x
    1.3.1现象是只有点胶动作,却无出胶量。产生原因是贴片胶混入气泡;胶嘴堵塞。
    8 j0 |6 t; O4 O1 _1 U# g1 ?, T6 F1 p" p, @3 h1 W& K; `
    1.3.2解决方法:注射筒中的胶应进行脱气泡处理(特别是自己装的胶);更换胶嘴。
    , Z% [# P7 P5 J+ o  e$ b8 a" J8 a- {1 i6 e
    元器件移位
    ) W& [  Z; a) D+ |
    5 L" \) F3 R4 S3 \$ i2 o2 K1 ~1.4.1现象是贴片胶固化后元器件移位,严重时元器件引脚不在焊盘上。产生原因是贴片胶出胶量不均匀,例如片式元件两点胶水中一个多一个少;贴片时元件移位或贴片胶初粘力低;点胶后PCB放置时间太长胶水半固
    $ T9 u( o$ X  \% c, K; _1 v3 R6 {/ \% ?6 y  e8 N
    1.4.2解决方法:检查胶嘴是否有堵塞,排除出胶不均匀现象;调整贴片机工作状态;换胶水;点胶后PCB放置时间不应太长(短于4h)。
    8 k0 x5 ]7 x6 {- [/ F/ v, x: [  [8 l8 C9 B5 g
    波峰焊后会掉片
    + k3 U# X# m. {( C& g: {7 w  p
    0 B0 h) b" p: A6 l* w5 k1.5.1现象是固化后元器件粘接强度不够,低于规定值,有时用手触摸会出现掉片。产生原因是因为固化工艺参数不到位,特别是温度不够,元件尺寸过大,吸热量大;光固化灯老化;胶水量不够;元件/PCB有污染。2 C! }) f1 _/ ^, b

    - Z+ n9 r1 L& X, z1 M8 f# s1.5.2解决办法:调整固化曲线,特别是提高固化温度,通常热固化胶的峰值固化温度为150℃左右,达不到峰值温度易引起掉片。对光固胶来说,应观察光固化灯是否老化,灯管是否有发黑现象;胶水的数量和元件/PCB是否有污染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 Y0 `: f9 T. d4 z- K
    7 W# Q9 k: C' E# T0 b8 {8 _固化后元件引脚上浮/移位
    & ^& C/ H9 R* F7 v: o
      {! l  f5 N' H# ^: ~1.6.1 这种故障的现象是固化后元件引脚浮起来或移位,波峰焊后锡料会进入焊盘下,严重时会出现短路、开路。产生原因主要是贴片胶不均匀、贴片胶量过多或贴片时元件偏移。
    . q& ?: J0 T- e6 C3 h5 `8 M+ d4 d4 l! M4 _$ {2 V( ^& }
    1.6.2解决办法:调整点胶工艺参数;控制点胶量;调整贴片工艺参数。+ x' ]+ i; ?2 @) c. v6 R: ^) S

    5 P! z* M+ ~, O5 s3 m
    0 l+ W, A2 l$ I) J" g" c& \- \  y. x; e+ W; U* s$ z
    焊锡膏印刷与贴片质量分析
    " Z1 S! }# J: d; C: u; N3 r7 ?6 |$ g: a# U% f4 [6 `
    焊锡膏印刷质量分析/ Q$ c5 \) @# X( u3 v

    / [6 A! Z5 G$ v# r0 ~) f8 e9 }' h由焊锡膏印刷不良导致的品质问题常见有以下几种:, P1 r' [: p0 x+ O9 ?3 ]4 \
    - E* v# H  O) _' E4 q; C( H3 \
    ①焊锡膏不足(局部缺少甚至整体缺少)将导致焊接后元器件焊点锡量不足、元器件开路、元器件偏位、元器件竖立.
    / a6 U# `# M  R$ R) w! [
    # S" ^: ?* O5 k8 A; ~$ [②焊锡膏粘连将导致焊接后电路短接、元器件偏位.
    & z( A( i" U/ J0 S, m1 |
    $ A/ N3 ]( m) O③焊锡膏印刷整体偏位将导致整板元器件焊接不良,如少锡、开路、偏位、竖件等.
    . K8 v! F, k+ y  Y
    # K' Z$ u# O8 i( j4 {2 M④焊锡膏拉尖易引起焊接后短路.; k" R0 E/ r' H

    & v. t, w2 b" m- K# ]  N导致焊锡膏不足的主要因素( K7 y- i9 v. |5 m
      ]. L- [+ a9 E& j
    1.1 印刷机工作时,没有及时补充添加焊锡膏。5 N- ?: J5 ^. a( `; n

    ' w8 i% ~" ~: S  g5 L- _* I1.2 焊锡膏品质异常,其中混有硬块等异物。- Q* C2 Q, r2 o! z8 b6 \1 b
    ; Z6 W, m( N1 M8 F/ e" a
    1.3 以前未用完的焊锡膏已经过期,被二次使用。
    5 t3 u3 u/ j* N% |" P. T: G4 J4 `- g( o; Q
    1.4 电路板质量问题,焊盘上有不显眼的覆盖物,例如被印到焊盘上的阻焊剂(绿油)。& Y* c7 c7 X- d; Q2 [4 T

    8 B* E: z/ ^) K" H( F+ a1.5 电路板在印刷机内的固定夹持松动。) N/ J/ y, q( c; A6 k, W& H  R! [
    # N/ n1 [$ n) }% m: Z
    1.6 焊锡膏漏印网板薄厚不均匀。
    5 j! R: O: ?/ u5 f# X! @1 f! `8 B/ y4 ?, Z& h, q& U' ]
    1.7 焊锡膏漏印网板或电路板上有污染物(如PCB包装物、网板擦拭纸、环境空气中漂浮的异物等)。
    . \7 {' Y( p. f; A" q0 {' p( q
    2 Y9 x" c4 q5 e' S9 E1 y1.8 焊锡膏刮刀损坏、网板损坏。
    1 ]( [) O; n, O' Y1 ]( J- I# j; I
    1.9 焊锡膏刮刀的压力、角度、速度以及脱模速度等设备参数设置不合适。
    # c7 R+ l$ a$ B. E, I$ @, q- R6 ~
    / @  R* w+ V7 Z( ^7 M1.10 焊锡膏印刷完成后,因为人为因素不慎被碰掉。
    2 }6 |( U( Y9 T1 Y! @. _: ~+ C0 m7 U5 P0 a: z7 C3 w* o' U
    导致焊锡膏粘连的主要因素
    % q/ ?# F4 k0 `" V6 s9 B2 _; W! X) U, U1 y0 p  W4 y
    2.1 电路板的设计缺陷,焊盘间距过小。
    , h% \& C( Q+ M4 F# v' C4 H
    , E; U4 g1 e( b, R6 c  G2.2 网板问题,镂孔位置不正。3 W8 K8 [; F7 M# K( F5 f

    ) W5 F3 S8 M6 r4 F" Y  \' C8 o) G2.3 网板未擦拭洁净。) _" o. l( r# R( {% T! S4 }1 B

    4 J; `: x3 }: P  {5 \2.4 网板问题使焊锡膏脱落不良。
    + J1 Q( I/ V4 H7 A$ m. g6 Y& ^) _3 v, N3 R
    2.5 焊锡膏性能不良,黏度、坍塌不合格。! _- B  _1 P  L$ P2 }8 x
    5 a& v$ D1 j8 y
    2.6 电路板在印刷机内的固定夹持松动。
    # h' J; M4 Q% d0 P# A4 J* }$ ~( @. G8 E* |' O) x
    2.7 焊锡膏刮刀的压力、角度、速度以及脱模速度等设备参数设置不合适。. _1 Q$ l; b7 @" V5 i$ r9 }+ T1 a

    : \9 g+ X1 A2 f! @" C2 b5 ?2.8 焊锡膏印刷完成后,因为人为因素被挤压粘连。3 j1 l; f& C' H
    2 @8 v7 }. O- S
    导致焊锡膏印刷整体偏位的主要因素% T: I7 y7 C, T$ M% W

    9 R) n; R, R" f% N) w, D1 b3.1 电路板上的定位基准点不清晰。
      I  m1 m" l6 j; C6 u5 s- Q; L" ?. p( X4 ?( Y' g& d9 Y' q' Z: r
    3.2 电路板上的定位基准点与网板的基准点没有对正。; m3 n0 g9 o% }* _# `/ B( j- v7 q0 \

    ' I" z. c! Q" I5 O9 K' u3.3 电路板在印刷机内的固定夹持松动.定位顶针不到位。4 h7 K- ~* a/ f  j. e4 t2 t
    0 i; K6 d, y1 L, m! A$ P! i
    3.4 印刷机的光学定位系统故障。
    & N3 u" L/ y) F6 Y; F& N! ~  v2 w8 K# p( X$ `3 O
    3.5 焊锡膏漏印网板开孔与电路板的设计文件不符合。
    & s' j3 U* |6 J8 \* ^6 v9 w: @6 e- p, ~) B: u2 {) K
    导致印刷焊锡膏拉尖的主要因素1 ~9 W( H2 D% B$ m1 M9 Y

    2 a2 H2 z# n  q: m) W4.1 焊锡膏黏度等性能参数有问题。# \2 n# i8 F' G, V/ p% i

      `" k- a% h; G2 q# N* s0 |4.2 电路板与漏印网板分离时的脱模参数设定有问题。' c3 `8 z! c% @2 H6 Q
    ! E: g7 y' Z- W: v) u4 Z5 R" H
    4.3 漏印网板镂孔的孔壁有毛刺。3 q2 b/ T1 n) @* v6 }4 c
    0 q3 ]. R- S7 u+ s
    贴片质量分析3 v( l8 t2 i/ F3 x. }( R

    ' H+ U* k* S: n$ {# ~. Z" L& v$ iSMT贴片常见的品质问题有漏件、侧件、翻件、偏位、损件等。' {0 y: Q4 r5 ]

    - N5 ?8 n! y* d6 y8 U4 o9 e0 N导致贴片漏件的主要因素
    4 T. \# p) u4 U2 T) Q" W" y
    ( D0 O: w  J+ y0 p0 b6 k* Y1.1 元器件供料架(feeder)送料不到位。6 D$ @+ F& N- L

    7 R  R) E# F! H5 g1.2 元件吸嘴的气路堵塞、吸嘴损坏、吸嘴高度不正确。
    ( s- ]5 J- i( S9 z* {1 k
    # `4 m; L6 F, H. a; c1.3 设备的真空气路故障,发生堵塞。1 E; E  x& [+ X

    ! j7 M+ g1 r# X- N1.4 电路板进货不良,产生变形。
    " I1 l( Q- l* k4 {5 m' j+ L, D# q: }5 _: x( ]3 M7 E
    1.5 电路板的焊盘上没有焊锡膏或焊锡膏过少。
    % t9 n2 {" t3 M& s( y" u
    ) @" ^* U" X7 @9 U8 H1.6 元器件质量问题,同一品种的厚度不一致。# R9 V* b. z: K: s. V
    5 `( h/ v7 c  g: A
    1.7 贴片机调用程序有错漏,或者编程时对元器件厚度参数的选择有误。
    8 j4 u( J' G8 l- x) U- F. H* q, [9 v& W' Q# \/ f& P! z( t% x
    1.8 人为因素不慎碰掉。
    9 @: n! x! h% U
    7 b4 f3 y1 H8 D3 R导致SMC电阻器贴片时翻件、侧件的主要因素
    , Q2 E' U4 i3 J$ b& w& l& @6 V  Y9 T! d) Y
    2.1 元器件供料架(feeder)送料异常。3 O! |3 N5 [. o6 p- l

    $ r; N4 n+ @9 e" y5 Z  _2.2 贴装头的吸嘴高度不对。
    ( G4 U) \4 a4 {; z: {
    6 i, l' ?& a% B6 I0 t2.3 贴装头抓料的高度不对。
    ; N4 v& a/ Y" z; ^7 @4 Z, D' ^  I" ^
    2.4 元件编带的装料孔尺寸过大,元件因振动翻转。- |  K. S" g/ c1 o! d7 \

    + @3 \# g$ I+ m/ g% c$ }6 z7 \2.5 散料放入编带时的方向弄反。
    ! U% q: \/ a* i+ K2 G% ]* e3 p; C3 V1 N
    导致元器件贴片偏位的主要因素9 X5 _1 l! y4 Q2 O
    9 x7 T6 V+ _( ?1 h
    3.1 贴片机编程时,元器件的X-Y轴坐标不正确。8 i( ~5 r, p' r! R- j- e
    # \* O+ u9 O8 H0 ?% ^$ k4 \
    3.2 贴片吸嘴原因,使吸料不稳。
    ( h4 Q, j- A. A9 x" {7 j4 j# j7 @. j  r, y4 W* A8 W5 f+ u' M& }0 L
    导致元器件贴片时损坏的主要因素9 j2 \. ~+ q  ^( R" K* ^+ T
      `" f- A7 y! b7 m" X4 E
    4.1 定位顶针过高,使电路板的位置过高,元器件在贴装时被挤压。
    7 E" J+ \- Y+ s: A. k5 o9 A1 j4 @( F
    4.2 贴片机编程时,元器件的Z轴坐标不正确。
    ) y  \3 p. M. r. k
    2 r& I$ t5 ?' D6 V7 J1 S4.3 贴装头的吸嘴弹簧被卡死。
    9 U- |% u- `$ {- H9 u
    ' ?: q( a1 C6 o" H7 j1 e影响再流焊品质的因素
    8 c* o* V6 K( Z# I) Y* ~- }. B
    / J# @/ g  U' f$ x* h& r焊锡膏的影响因素
    2 L3 o0 z2 a2 ^, p4 f4 t, v, f+ l- E
    再流焊的品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再流焊炉的温度曲线及焊锡膏的成分参数.现在常用的高性能再流焊炉,已能比较方便地精确控制、调整温度曲线。相比之下,在高密度与小型化的趋势中,焊锡膏的印刷就成了再流焊质量的关键。
    ( N( u  _0 P6 S2 ]5 m7 H* I6 _: n* t' ]! M& T* j7 }
    焊锡膏合金粉末的颗粒形状与窄间距器件的焊接质量有关,焊锡膏的黏度与成分也必须选用适当。另外,焊锡膏一般冷藏储存,取用时待恢复到室温后,才能开盖,要特别注意避免因温差使焊锡膏混入水汽,需要时用搅拌机搅匀焊锡膏。
    4 `. j" U9 {" I4 T
    6 u8 Q: d. c# @9 p8 Z焊接设备的影响; p0 M9 P4 b* a$ }7 v" K8 Q

    ' `5 l. F* D# k) `有时,再流焊设备的传送带震动过大也是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之一。/ s; i' x* c' X' R/ j! r) m: ^

    ' ~; X& ~2 D) q* V4 z% O再流焊工艺的影响
    5 d6 \& e, [& I9 _( s, K
    * q- j( [/ r( H9 K. a' @在排除了焊锡膏印刷工艺与贴片工艺的品质异常之后,再流焊工艺本身也会导致以下品质异常:
    7 N+ X1 @9 f8 `- ?* ^/ w" R% d' E# B* j; U6 Q5 _- y
    ①冷焊通常是再流焊温度偏低或再流区的时间不足。
    . d8 r7 M! ^2 w$ _; Z/ W8 c, \0 m: L# Q3 m
    ②锡珠预热区温度爬升速度过快(一般要求,温度上升的斜率小于3度每秒)。
    + d- J4 T4 p; c4 M& Q, e" G/ X  ]$ V: \2 ^: P+ I
    ③连锡电路板或元器件受潮,含水分过多易引起锡爆产生连锡。2 x6 K7 I- d$ A! A8 f# ^
    ; o7 H) U, A3 b+ h7 ^7 j8 D2 c; a2 p
    ④裂纹一般是降温区温度下降过快(一般有铅焊接的温度下降斜率小于4度每秒)。, `0 P; E, B3 o

    8 A; ]' B: T5 l* C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0-12-21 14:50 | 只看该作者
    再流焊的品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再流焊炉的温度曲线及焊锡膏的成分参数.现在常用的高性能再流焊炉,已能比较方便地精确控制、调整温度曲线。相比之下,在高密度与小型化的趋势中,焊锡膏的印刷就成了再流焊质量的关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9-6 08:5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