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首先,提出问题:. l. |! C+ G1 ]6 t# N: G6 q, X
- 为什么要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 是否所有岗位的人员都需要自己的知识体系?
- 相同岗位的不同的人是否适合使用同样的知识体系来指导工作?
- 如果有统一的或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否就能把工作干的出色?
- 知识体系如果有效,是否能保持一致有效?
8 }8 o3 `2 [. P$ Y: m" p" E! G5 n ' d/ a3 G& M4 J) Q4 L! A% q5 W
为什么要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1 @2 r! B# U6 v. K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大家获取知识的途径太多了,如微信公众号、知乎、百度搜索、新闻客户端、电视、报纸等等。其中有的可能会促进到你的工作、学习效率,有的只是生活的调味料,作为谈资,在茶余饭后和同事同学聊天闲扯淡。暂且我们把那部分能促进我们工作、学习效率的知识称为“真知识”,其他那部分称为“假知识”。+ ]/ o& _" L: V
我们接触到真知识时,可能会发生这么几种情况:" B, |* s/ C' i
- 感叹一句:“这篇文章写的真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脑子里有感觉到这个东西会对我有用,我应该把它记下来,以后用的上,记在脑子里。这样的记忆时间不会很长,等真的能用上时,反而提取不到这块知识。
- 感到有用,然后记到小本本上、电脑记事本上、有道笔记里、微信收藏等等,这下不会丢了吧,以后要用的时候就能找到了。(可能大部分人都在这个阶段吧)
- 对知识内容产生共鸣,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积累,输出自己的知识和见解成图文,融汇贯通。并对自己的写作、收藏知识内容加以整理归类,在需要时能快速检索到所需内容。(我自己再追求的阶段,某文章中大概意思是说:开始写作就已经超越99%的人了)
- ^+ B. K3 u4 L- Q! T6 N& D 所以对自己的知识体系加以整理,输出的话,是能大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的,并且提高工作效率。9 \( O) }: z. Y5 Z
: M5 `# Z+ w" w9 ]; k, x% O是否所有岗位的人员都需要自己的知识体系?% ~' v# w4 |2 }- m
前端时间一则新闻,大概是说一位日本国宝级匠人,负责机场的清洁工作,工作非常的出色,能熟练使用各种清洁工具、清洁剂等,把日本某机场打扫的非常干净。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有专门写下来她的这些工作技巧、工作方法,还是只是日积月累反复工作的记忆,但是她通过她的知识还能培训出其他优秀的清洁员,这肯定不是巧合。她一定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来输出给其他年轻清洁员的。+ R. e Y( g) s1 k* ~
从清洁员这岗位能看出每个岗位人员都需要自己的知识体系吗?额,也没这么牵强,我个人经历和工作经验尚浅,还不能得出此结论。可能不同的行业岗位有不同的答案。做重复性工作的员工,依据已经成熟的工作指导手册加一定程度的训练,可能就可以把工作做到80分以上,但是创造性很强的岗位,如设计师、产品经理等,没有固定的套路能保证高效的产出。但是我认为需要人做出一定创造性工作或者有一定的创造提升空间的工作岗位,都是可以通过整理掌握知识体系来提升的。
" A2 p# {. u' c3 F3 `3 h7 d! \( t$ x. w& t. u
相同岗位的不同的人是否适合使用同样的知识体系来指导工作?
; g$ D" `. F6 \7 ^1 J- J* D如果有统一的或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否就能把工作干的出色?
+ o3 w+ ^' P/ a知识体系如果有效,是否能保持一致有效?
+ N, K+ f9 `# J6 w4 t' Q& z近年来工作技能培训的企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的人参加过培训。但是培训效果怎么样,每个培训机构的保证又有多少可信度?个人认为,基本上还是看学习者的自身学习欲望吧。可能很多行业的很多岗位已经成熟了,通过一定的培训和教育,是能够提升从业者的水平,但是保证不了每个人都能通过培训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 ?1 o1 ?& J8 K. o3 J) Z4 t就算相同岗位的每个人掌握相同的知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每个人对知识的运用不一样,自己的工作习惯不一样,沟通方式不一样等等因素,可能最后得到的工作结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对于一点经验没有或者经验较浅的员工来说,有前人留下的经验,肯定比自己再交一次学费来摸索强得多。
: y) u( l2 K3 V+ N2 S由上得出,不会有某一知识体系或工作方式能适合所有人干好某一工作,同一岗位的知识体系适合初学者,用来快速学习工作基本方法和工作环境,当工作中遇到变化和不适应,应该及时调整改进知识体系和工作方式。
9 K' @+ h# T( W# f$ } b+ X6 O2 l9 y# I& S m+ k+ M
然后,找到方法:如何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1 W6 [: u$ I: H$ c6 E# j j
个人认为知识整理分为两部分:输入和输出。当然,先有输入,再有输出。+ s% J. @, ?, p9 ^
输入又分为两部分:获取和整理。; ~* x* X) I( M) I! s3 o
输出又分为两部分:写作和反馈。: c$ e# `; l! l2 D+ w. b
知识获取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上面也提到了,并不是说所有的途径都要面面俱到,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浏览关注那么多,只要有1-3个就够了。然后把获取到的知识通过工具进行归纳整理,可以使用浏览器收藏夹、微信收藏等把有用的知识保留起来,一定要进行分类整理。个人建议:网络浏览的碎片化知识和书本阅读相结合,有必要的话也可以参加系统化培训。2 | p* U& \4 {# e7 f
写作时,可以找个用的比较习惯的工具持续写作,现在已经有很多。写完的东西建议多找几个平台发布,和人交流思想,也可以提高自己,也能发现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方式,与别人交流形成反馈,巩固自己的认知。
6 G$ A+ x. U) ]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