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导语+ _5 @* e- w, v% A. b2 Y: P
: i7 V) Q/ Y1 `2 {) b8 J9 o9 ?很多人认为,涨工资一定会带来员工的满足感,激励员工取得更高的工作绩效,但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告诉我们,结果可能并不如预期的那样。
8 R: K4 m- |; N1 ~0 o/ ]) p
0 K0 A, I v" `5 R1
% ^) z! x. i5 o( C' y1 k, u! B$ z
4 f/ |! X5 V2 ^9 K" ?" s0 E* \员工的满足感从何而来?
9 Z p* ?, N7 O1 ?. x' Y. F, P: g+ j
传统理论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而根据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Irving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即著名的“激励-保健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J; c1 b$ R6 B" T; A$ [2 |
9 ~# ?7 N. i5 M* ^9 p0 Q( M
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可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3 h- }3 d4 D" @+ _2 t/ U' Q5 A3 `
+ m7 o; q% y' m1 w m0 ~9 Y
- X6 S% U' Z- N, a, ?1 z& M- m- u9 h! t
什么是保健因素?
4 ^4 z1 ~6 ?% V# {4 R" R& X5 y: }
. \6 X' W/ Y; Y5 S* _- s# w/ T7 J. U
3 e1 \. M/ L( S, ?4 M8 h一个人展开工作所必需的条件,如工资、岗位、培训、福利、工作设备等。
5 x- c; Z; W* S1 H) I3 z& }& p$ h d9 n9 o. l" M3 {; P
2 \# Q6 x" @/ h) S) K$ u, h) ^6 {) R1 b, f+ p
什么是激励因素?9 M0 }6 U, C- w8 k6 {# V8 x
[7 J! I9 T( f W
3 ^" Z; L: ~% _' ^1 j! Y7 H
. P1 ~0 m( Q& c; R+ y激励因素指的是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如晋升、奖金、价值的肯定、额外的工作条件等。% o# i7 A- z9 s6 i2 J, t
3 ~! n: e# h6 ~3 ~( q' f' k) x+ m
6 C1 S/ K F2 |( J- G
7 [, J, y" k1 r3 J* A) ^
当保健因素缺乏的时候,人们会不满;当保健因素存在的时候,人们的不满只是减少,但是不会带来满足感,保健因素没有激励作用。
5 J; |& G; f# a1 ^: f8 U% T7 T
- \0 D: b. q- `. M+ x) j1 V8 g( x4 P; L, Q
w- _. g1 B1 C/ ~. E
当激励因素缺乏的时候,人们满足感低,但是不会不满了;当激励因素高的时候,人们会有满足感,激励因素才具有激励作用。
. e/ O! ~- ~" {5 {* i: F2 [# S: K" J0 P: i. @
! }2 N) O( l5 t5 m6 g: j" J3 F% N2 j
很多企业家告诉我,他们给员工提供了好的福利待遇、好的工作环境以及较高的工资,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员工们没有产出好的绩效。其实道理很简单,企业家所提供的都是保健因素,当员工获得这些因素的时候,只会降低不满,但是不会有满足感,自然也不会产生好的绩效。
- I0 O4 c& `" l/ \2 Y7 ]
8 S. R3 {, H1 ]1 E! D$ F$ e/ P
6 N8 e2 A2 N7 ?* G, I' L
# l6 Q8 V0 d+ b7 v1 L1 K0 O
" g3 ^0 S/ e5 Q c. {# n, f) U2 M8 w( ]; v
21 x6 o1 Z1 \1 x' t+ A2 {7 V5 l
% |% m' Y5 Y: z0 X
为什么奖金的激励作用: x. C" P3 Y, M) U. Q
3 n5 z; U4 {" |& A7 O3 P; J5 H
越来越弱了?0 F1 ]; Q) u, G( @+ N
^, H: \9 D4 }
1 @1 y' Z9 g+ _ N& @9 f' ~) X, d
! _) m& F* m) @7 D( C
( q# a9 o* B# R( L5 |$ o+ D
# z: E2 \; k3 _; a8 V8 [2 J' o保健因素只能升不能降,而且要多数人获得。
+ L& @) U; j* B+ `) R! Y
~% d: {0 D+ X7 M+ m
2 J' N/ i: Q R' N
, O& o/ h: p, L/ O# y1 q/ c我听说过一个例子,没有探究其真伪,但是它可以说明问题,我决定引用。在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的工资是一样的,不像现在这么市场化。全国普调工资,国家能够拿出来的钱只够40%的人涨一级工资。只有一个地区,我觉得它是懂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这个地区把普调工资的政策做了一个调整,就是80%的人普调半级工资。
. ^2 C1 @/ H: ]2 Z8 y0 E; H! r2 n/ H
/ i2 I0 T/ W! T% \0 ] {4 q
* D* k1 Q+ J$ }1 z
它的做法是对的。因为80%普调半级工资,只有20%的人不满,但是40%普调一级工资,会有60%的人不满。. ~" V1 p+ V) Z6 _8 s
8 i2 C8 l* }' m. m' ^: q- h; ^4 W
( t+ T; U7 L# R' K2 Y' X所以,涨工资就要使多数员工获得机会,否则结果就是,得到的员工没有满足感,只是降低了不满,而得不到的员工会非常的不满。
% D( a8 B9 W8 X. t
- Q) H' \# C/ }+ p+ s! g6 Q' e
4 Q+ f) |5 |3 Y. t1 B7 c! K* u" x% x5 d
如果想降低保健因素,你一定要非常谨慎。因为你只要调整保健因素,大家的不满就会瞬间增加。比如,福利就是保健因素,在福利设计和调整的时候,哪怕只是几元钱的午餐补助,都不要随意取消,只要取消就会形成不满,影响到大局。所以在工资福利方面,一定要慎之又慎。- S3 M P$ J0 n$ y, a
/ y; s4 N4 F; M5 n
% I3 {! J7 [0 l. s5 y3 H; n# w$ ^" Z( v4 n$ A7 A
激励因素一定要少数人获得,且必须可以变动。激励因素一旦固定下来,就会变为保健因素。
) `! ^$ _6 j9 m5 S! F' Q- ?( j0 L
) s1 \) j6 _' L. _, j9 P |/ X8 C* n3 W; h Y/ K8 H3 Q
o! p2 m$ ^& v+ g) c& f
我认为很多企业在这个地方犯的一个比较大的管理错误,就是把奖金变成了保健因素。
5 A* |/ \& c8 D# S+ e4 N
" Q+ v/ P# v, Z8 W$ }$ o- m, |) o3 E1 A/ m
( _& b4 A. }2 R$ k
改革开放初期时,奖金是很好用的,因为在那之前我们从来没有奖金。突然间有奖金,对很多人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但中国最近十年来,奖金不好用了,为什么?原因就是所有人都有奖金。$ X5 E L+ q- u! Y3 q9 v7 Z; N
% |- @ i. ~( k3 ?2 A! R7 m2 I: Z* B6 Y6 ]# }. I4 {
h! Q/ C6 }. Q$ g: i1 f; V所有人都有奖金,奖金就一定是保健因素。员工得到了之后没有什么满足感,只不过没有不满而已,奖金的激励作用大打折扣。! Q: h3 D5 G3 `: k4 [, o
6 w6 i- w1 I- T% r) G9 ]2 y3 Y
4 L( s/ w8 F8 M
! F! e5 m% Y1 C; o; x我常常问管理者一个问题:为什么公司的工资水平已经是同业最高水平了,但公司的经营绩效并不是行业的最高水平?这个问题,我希望读者自己反问自己。7 _" [$ Z9 ]( D6 V3 s: m
4 a7 p r, Y, e, D- i5 C, e9 K, F3 n1 G; o; n9 W/ `
0 s% Z+ N) u+ [' [4 Z$ G- l2 [. C5 B
) C: f, T7 Z/ W, Y$ a+ k* L
8 I! @' H7 I/ k0 j! H) u3
" a" K8 l: U X
5 w; Y ~2 {/ E0 B做好奖金激励
# K" T) ]. K% N( A/ Y1 E4 K/ q$ Y4 y, D0 s( I
要注意三点
4 Y: H1 S6 a' u5 K9 K* m) [* T$ y" A% \
4 `6 @) Y0 t `3 G1 l1 |7 ~: z
3 o6 i( O0 r9 H% U7 a& \; o
* M9 J1 y* J- Z5 `) V1 \, w
; \8 @9 R; l, h+ H- z9 [
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你能不能把保健因素变成激励因素,而不是把激励因素降为保健因素。
, t# z+ [( `, J# }' F8 p( Y+ d0 \6 Z1 R4 j+ d2 m+ d! ^! \
! A5 u; \( T1 t
k# q0 z& W+ D1 L4 m8 N8 C如何做呢?有一家银行的案例,大家可以从中去学习。这家银行会给员工提供非常多的福利,包括看牙、体检、休假、度假等。它把这些福利定出来的时候,其实是为保健因素。但银行做得比较漂亮的地方就是,把刚才列的这些福利都打上分。比如,带薪一年脱产学习是1000分,看牙是400分,自我的健康管理是100分,父母的健康管理是200分。
2 Y/ p! i) d' C( f
: u4 y: H& j: t! u O7 Y$ O8 a: k
9 b( l. [1 e, j/ w打分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跟员工的绩效挂钩。年底的绩效打分,比如员工得了1800分,就可以在这个福利里面选,够1800分,这些福利都是他的。这是我看过的能够把保健因素变成激励因素的非常漂亮的一个案例。* j$ ^* [: `9 k% O3 N6 [1 Z
( L' }. p* [+ S4 m! u) s2 D2 J; B R1 [6 p/ N, C
& p7 s9 R+ P* ]7 J
反过来我也要提醒你,不要把激励因素变成保健因素。哪几种情况下激励因素会变保健因素?
" n3 Q. s9 C- s7 L3 H
9 J; {3 {; ^% J7 x" s6 w& T; y
T3 R0 h, y: v- T
3 o; N7 x7 W+ i" \+ D第一种情况,多数人得到奖金;5 ^& G) z, ~7 m$ N& g/ x S: }$ }
+ `. D. d5 c+ u* |; p
# K2 `. E5 q, `6 c& E* ]9 m# h/ U9 y7 q; g! ?8 G1 p; g
第二种情况,奖金发放固定,叫制度化的发放,因为这样就预先把它变成是工资的一部分了;
; b8 b7 c3 B. j4 w9 X& i, O
0 ?6 w' s5 Z0 W6 U" A2 A+ [6 V% b9 Z) u+ W0 F/ A4 j9 s
: j5 b# m& R+ q9 [第三种情况,奖金数量固定,比如每年的奖金都发两万块钱,那它就会变成保健因素。8 S- O/ ? K! B; D- s! K( \* B
. G% v" ]0 k5 M
3 ]0 I- |4 }, p7 u: n% r* R, P1 E
/ z5 e; |% ], e+ b所以我们在谈激励因素的时候,有三点要注意:
/ K) b, [/ {! p% r8 k, J6 w6 h3 n" \$ F7 u; h, t, v1 @6 u
O# @+ k0 Z9 a* T
! p) C3 `9 k# ~! p `8 I
第一,一定是少数人得到;
2 {+ z3 ?" |% g E
* H5 h* x) d3 X# A$ Y; i
4 w' P3 S- \' D% K
) B" O; j# w* C第二,不能制度化设置奖金,一旦固化就会降低了激励的作用;
( r( N' l1 \# Q# Y( q
5 i' h$ n U2 g) E3 [2 p" W
, \% ~: H9 r) `: V4 k$ d, b+ `! D
& R3 t: s2 ?( [, e8 j' ~. o第三,奖金必须与绩效直接挂钩,因此也就是波动的。/ h ]% D/ t. z* m0 P( |4 l
, ]6 {0 y6 ]! p, K( a
/ i a6 Z2 p( O9 S5 ? U
" E- s) K" v6 x) r我讲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目的不是要给你介绍这个理论,而是希望大家理解这个理论的应用场景,帮助大家理解到,工资的激励作用需要理性对待,它也许没有你想要的那么高的激励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