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10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终端匹配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24 1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直不知道为什么终端匹配的2种方法只有:源端串联匹配和终端并联匹配,今天看到一个参考资料才知道:原来大多数的器件输入阻抗很大,需要用并联电阻降低阻抗以匹配传输线阻抗,而输出阻抗很小,需要用串联阻抗来匹配。0 U# A" Y( @4 J3 P
    但是,在我自己做仿真的过程中,却遇到一个问题,在终端的时候用串联匹配效果更好,波形更理想,而用并联下拉会造成电压幅值降低,虽然没了过冲,但是也将噪声容限裕量基本减没了,因此,我一直以为终端串接是个匹配的好方法,直到今天有人帮我指出。但是这就有个疑问,为什么我用的终端串接的仿真效果会更好呢?
) f4 I5 J5 v, w6 W& ^    在TOP中,激励源我用的是'high‘模式下的,驱动源与接收端直接互连时有一定的过冲,因此我尝试了用一个阻值等于传输线阻抗的电阻在终端进行了串联,发现仿真效果挺理想。过冲成功的消失了,边沿速率和电平幅值也都理想。3 m7 @. G5 B' f/ X0 l
    我又试着用终端并接(端接电阻与Z0等值)进行了仿真:发现过冲是成功消失了,但是最高电平只有差不多2/3的驱动端电平,而且噪声容限裕量已基本没有。仿真效果明显没有串接来的理想。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 V- B" c3 {/ d0 j
+ r5 X2 }1 I8 B: y5 H+ o. ^驱动源;是BGA封装的一款IMX系列的cpu,接收端是SDR SDRAM,仿真的是它的数据线连接。5 c0 b+ q( F+ w

5 F9 w6 B! H& w因为在公司没法上传图片,希望我的描述够清楚哈。望前辈高手们指点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19 13:3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