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jack_are 于 2022-7-11 09:53 编辑
$ c! }( O' c" d4 `0 q3 J: h3 U0 m
: O; e7 `+ j# L- ?- I1. 杂散干扰理论分析5 M8 ^; C, ]+ `+ i
1.1 系统内干扰与系统间干扰* C) N! q! Y" r: X7 R
按照干扰产生的起因可以将干扰分为系统内干扰和系统间干扰。系统内干扰的产生:系统内干扰通常为同频干扰。由于数字技术相对于模拟技术的抗干 扰能力较强,可以实现同频组网。比如, TD-SCDMA 系统中,同一个小区内的不同用户使 用的是相同的频率资源,它们之间是通过正交码字来进行区分的。 TD-LTE 系统中,虽然同 一个小区内不同用户不能使用相同频率资源(多用户 MIMO 除外),但相邻小区可以使用 相同的频率资源。这些在同一系统内使用相同频率资源的设备间将会产生干扰,也称为系统 内干扰。0 g, W8 W# S' T, b0 \8 F9 c. z2 f
7 W3 w9 P/ ]5 ^
系统间干扰的产生:系统间干扰通常为异频干扰。世上没有完美的无线电发射机和接收 机。科学理论表明理想滤波器是不可实现的,也就是说无法将信号严格束缚在指定的工作频 率内。因此,发射机在指定信道发射的同时将泄漏部分功率到其他频率,接收机在指定信道 接收时也会收到其他频率上的功率,也就产生了系统间干扰。系统间干扰可以分为阻塞干扰、杂散干扰、谐波干扰和互调干扰等类型,产生上述干扰 的主要因素包括频率因素、设备因素和工程因素。
' g/ h4 ~* ^% U7 T% I) `& ~1 ]
. h7 J' y R8 [* B+ f0 t0 j1.2 杂散干扰产生原因及影响
7 e& s5 N0 z$ \) L由于发射机中的功放、混频器和滤波器等非线性器件在工作频带以外很宽的范围内产生 辐射信号分量,包括热噪声、谐波、寄生辐射、频率转换产物和互调产物等落入受害系统接 收频段内,导致受害接收机的底噪抬升,造成灵敏度损失,称之为杂散干扰。
/ V% |3 G$ U) \# e8 C
8 w9 _* Z7 |. E$ I( m当前深圳 LTE-F频段受到杂散干扰,主要是由于 LTE与 DCS1800 共站尤其是共天馈时,隔离度不够时产生杂散干扰。典型特征为前 50RB 底噪抬升,后50RB 底噪正常,如下图, Cell1,cell2 杂散干扰。- `7 d" ~, ?: `' Z+ w, X- ~0 b
7 O& O# ? d7 A! O8 d! B
下面是 RRU日志分析中的杂散图形, DCS1800 杂散干扰, 1880MHZ 处受到 DCS1800 高端频点的杂散信号。
3 `7 O; o' f) {( j0 M1 A$ T( K" M {2 c+ Q! K
1 ?9 ^" W# f( K* X
LTE与GSM共天馈杂散干扰处理分析参考手册
' l/ [# J6 m6 t; b3 l: L* ?
" y/ g4 G9 o8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