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楼主: part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聊一聊在国外做硬件工程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1-18 15:53
  • 签到天数: 33 天

    [LV.5]常住居民I

    91#
    发表于 2020-6-17 09:38 | 只看该作者
    陈始皇 发表于 2015-1-23 14:11
    , Y( x4 E3 |8 a9 u+ X$ a& \6 u, n请把您现在研发的组织,架构,流程,详细发给我,分享一下。
    . G  X# o2 J, i; E7 ~
    同求  呵呵呵- @% M. i. }5 r. ~# q! u3 o: L2 y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7-28 15:28
  • 签到天数: 103 天

    [LV.6]常住居民II

    92#
    发表于 2020-6-17 11:2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移民有学历要求吗?英语要考什么证?技术移民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来自电巢APP”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1-7-7 15:01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93#
    发表于 2020-6-17 11:57 | 只看该作者
      主要是有技术交流氛围更为重要,测试设备到不是最关键的,国内的保守程度相对于之前的老成的技术保守程度,相对来说讨论工作交流环境要比之前好些,在工作圈子外,交流其他和工作内容无关的行业技术在逐渐的变好,希望能正面回馈循环,国内也能成为相对来说更加良好的工作和交流技术氛围,毕竟国家的发展需要我们这些低技术的人群,也需要从低技术人员发展成高技术人员,进而成为更加高级的工程人员以及行业大牛的研究人员,时代总是在递进的,旧技术能发光发热,那么新技术就更加是在基础之上更加耀眼,或许这个爆发需要基础科技的开拓,但环境一旦形成社会性的正向回馈,科技突破的速度会比国外的速度快的多,中层收入的高级技术人员是实在太多了,加上国家有意管控一些知识,外面的人根本看不到最新的技术动态,只能看到商业使用的行业技术动态,属于工业体系的知识,很多国家级内容都是非常值钱的,不能轻易透露出去,只能慢慢随时间,以及社会进步程度逐渐解禁,当然,够厉害的都可以自行开发了,吃螃蟹的人也不多,懂得人也少,只限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对于专职从事电子行业的其他技术人员的发展就不是很友好了,毕竟我也属于那种技校半工半读出来的人,半路出家,好多同学都转其他行业干活,因为学校实力太差,成绩虽然不差,但底子几年不用,后续都是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去自己打下来的基础,基本就是从产线-跟线返修-SMD贴片操作员-研发技术员-研发工程助理-研发工程师,一路走来,花费的时间太长,中间磕磕碰碰,好几次都可能和这个行业无缘再续,因为一直都很喜欢捣腾这些东西,所以一路走来,路很漫长,不像那种技术好的,学历高的,一开始就有很多的选择机会,而像我这种从生产线上一路辗转从山底下爬出来的,很羡慕那种从一开始就在山腰上的人,年轻,有活力,有储备知识,还很好找对象,而我们这种,牺牲的时间,精力,以及其他不能产生效益的经验(至少老板不会为你的经验付出任何多给的工资),拼到快30岁才成为工程师的人,明白自己的实力是有限的,接受能力在逐渐的减弱,精力的充沛程度也不及10年前在产线通宵加班的自己,感慨一声,可能一辈子也就差不多了,如果没有额外的突破的话,也许就在这个程度附近了,也看到了同事的转岗做产品经理或者工程经理这类的,都不是技术路线的积累了,可能过个几年,都忘了原本积累的东西了,相较于软件的35岁被辞退,电子的压力你能承受的住,都是一种对身体的拷打,年轻人熬坏的不少,熬死的也不少,只是没人说某某工程师猝死加班,默默的为所有的电子工程师们的付出落泪,不亲自体会公司所有部门以及老板对个人施压,你不会明白这种事情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终身难忘的经历。

    该用户从未签到

    94#
    发表于 2020-9-15 20:52 | 只看该作者
    zxw12315 发表于 2020-06-17 11:57:025 u+ e# G% L' d( y' U; \
      主要是有技术交流氛围更为重要,测试设备到不是最关键的,国内的保守程度相对于之前的老成的技术保守程度,相对来说讨论工作交流环境要比之前好些,在工作圈子外,交流其他和工作内容无关的行业技术在逐渐的变好,希望能正面回馈循环,国内也能成为相对来说更加良好的工作和交流技术氛围,毕竟国家的发展需要我们这些低技术的人群,也需要从低技术人员发展成高技术人员,进而成为更加高级的工程人员以及行业大牛的研究人员,时代总是在递进的,旧技术能发光发热,那么新技术就更加是在基础之上更加耀眼,或许这个爆发需要基础科技的开拓,但环境一旦形成社会性的正向回馈,科技突破的速度会比国外的速度快的多,中层收入的高级技术人员是实在太多了,加上国家有意管控一些知识,外面的人根本看不到最新的技术动态,只能看到商业使用的行业技术动态,属于工业体系的知识,很多国家级内容都是非常值钱的,不能轻易透露出去,只能慢慢随时间,以及社会进步程度逐渐解禁,当然,够厉害的都可以自行开发了,吃螃蟹的人也不多,懂得人也少,只限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对于专职从事电子行业的其他技术人员的发展就不是很友好了,毕竟我也属于那种技校半工半读出来的人,半路出家,好多同学都转其他行业干活,因为学校实力太差,成绩虽然不差,但底子几年不用,后续都是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去自己打下来的基础,基本就是从产线-跟线返修-SMD贴片操作员-研发技术员-研发工程助理-研发工程师,一路走来,花费的时间太长,中间磕磕碰碰,好几次都可能和这个行业无缘再续,因为一直都很喜欢捣腾这些东西,所以一路走来,路很漫长,不像那种技术好的,学历高的,一开始就有很多的选择机会,而像我这种从生产线上一路辗转从山底下爬出来的,很羡慕那种从一开始就在山腰上的人,年轻,有活力,有储备知识,还很好找对象,而我们这种,牺牲的时间,精力,以及其他不能产生效益的经验(至少老板不会为你的经验付出任何多给的工资),拼到快30岁才成为工程师的人,明白自己的实力是有限的,接受能力在逐渐的减弱,精力的充沛程度也不及10年前在产线通宵加班的自己,感慨一声,可能一辈子也就差不多了,如果没有额外的突破的话,也许就在这个程度附近了,也看到了同事的转岗做产品经理或者工程经理这类的,都不是技术路线的积累了,可能过个几年,都忘了原本积累的东西了,相较于软件的35岁被辞退,电子的压力你能承受的住,都是一种对身体的拷打,年轻人熬坏的不少,熬死的也不少,只是没人说某某工程师猝死加班,默默的为所有的电子工程师们的付出落泪,不亲自体会公司所有部门以及老板对个人施压,你不会明白这种事情对个人来说是一种终身难忘的经历。

    . {4 {9 [3 d0 U2 }2 O
    5 X. U1 V; X' @$ H2 v$ n楼主体会深刻,我现在正在经历喝你一样的经历。2018年毕业,到现在已经换了4份工作????,在每家公司最长不超过9个月。现在压力很大,还有贷款。目前在自学电路设计,希望11月份能找到一份研发的工作。
    / }4 X" W5 x5 d) v2 D

    “来自电巢APP”

    该用户从未签到

    95#
    发表于 2020-9-15 23:23 | 只看该作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9 16:3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96#
    发表于 2020-9-16 10:18 | 只看该作者
    敢问楼主 ,你移民的钱 是怎么挣到到?可否共享下方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97#
    发表于 2021-11-6 01:35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是9年前的帖子。楼主还在原来的公司工作吗?我也在这边,互相交流交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7-24 15:50
  • 签到天数: 23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98#
    发表于 2021-11-8 09:4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不仅在国外可以体会到,在国内外企也是可以体会到同样的问题。楼主在国外是做那个行业的硬件工程师,如果有什么有趣的资料还希望楼主分享分享,毕竟国外获取一些资料相对容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8-2 06:5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