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8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种服务平台的建设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3-14 14: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当前,以微服务、DevOps、容器、多云业务管理为代表的云原生技术已经广泛成熟应用,成为加速企业数字化业务高效创新、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技术支撑。而信创支持、国产化支持,是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得不满足的基本要求。更有专家指出,在关乎企业生存的必选项“数字化转型”以及国家信创战略的共同冲击下,企业需要改变现有业务和IT的架构,更快速地应对挑战、响应变化,增强自身的竞争力。4 M& Q6 j( S( }

& Y* ?% T) I) H: E: A7 T. Y) n行云创新专业打造信创微服务开发支撑能力,助力中国企业打造信创。
6 P) R6 Y3 p! ]5 ~- C- c
9 x/ ]/ `+ h6 N4 ~, p8 l8 Q获取《信创微服务平台建设指南》完整方案,请点击>
" x) G' `- g" {9 F* y# e' H一、打造业务系统向信创环境一键切换的能力
& d( Q& u( ?: P: U' X, r& [# \
8 A. U) H* v' j; ^/ f) v信创是坚定之路,需正视他带来的若干挑战才能走好信创之路。坚持信创会主要带来以下挑战:7 ?' j: u& h$ ^( M8 H

! g6 `8 L: A, g/ _**1、时间紧迫性带来的挑战:**信创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原有的业务开发计划已经排得很满,如何让信创工作又好又快地开展,同时对原有业务项目建设推进影响最小?
. V3 X# e- i) i' }+ Y' x
, e0 E- j' B. c, y/ m**2、业务适配新技术的挑战:**信创建设必然引入新硬件、新软件,开发测试人员也需要学习他们吗?如何避免开发、维护信创、非信创多套代码、多个版本?
, m2 M& \  k  }* ^0 U  s: T+ N
8 ~+ i4 i0 G4 p& }**3、保障业务稳定性的挑战:**信创建设引入的硬件、软件需要一个过程验证对何种业务有怎么样的支撑力度,非信创与信创如何共存和过渡?如何按需在非信创和信创环境间灵活调度业务?( Y. ^* Z0 e5 ]  N
/ T* q+ q7 h" \6 F" O
**4、信创技术多变性的挑战:**大趋势下,随着时间推移,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各类新的信创组件将层出不穷的出现,如何建立起一个能够开放渐进、优胜劣汰、持续引入的能力?
( N6 i( B- d4 U$ i2 b7 T
$ f3 f" M/ ?: `; j% r+ ^- E& o其中,现有业务系统与各层次信创技术的适配性,例如在数据库层级,信创代表技术有达梦、阿里云等,而国产数据库一般承诺兼容ANSI SQL标准,但我们代码中可能使用了大量的MySQL/Oracle的特性,如存储过程等,适配国产数据库是一个开放渐进的大工程。再比如中间件层次,信创代表技术有东方通、宝兰德等,中间件涉及的范畴比较广,目前国产中间件还是以消息中间件,SOA中间件等为主,但预期未来会越来越多。程序需要与不同的中间件进行代码级别的调整适配、测试,工作量和长期影响较大。此外,还有操作系统、服务器硬件、芯片等多方面都需要将信创适配考虑进来。) m+ z  r$ o5 x$ I+ j

/ P+ a& a. t+ J1 Y7 T& Z, U2 j信创之路面临重重挑战,我们要如何实现业务系统想信创环境切换?! t" i* y& I8 R1 g) T" N5 s' N
7 A5 R  C& i1 \0 c! s
行云采用“解耦合 + 自动化”建立起支撑信创工作的开发平台
' C# \' F; {9 G* E# h1 V5 t& x
: z0 x% x( v+ E' Z- [" f, D* q# P* q代码是业务完整的、中立的体现。 行云计划支持实现代码与周边现存、未来之技术(信创、非信创)解除耦合。
; A& D6 i' z3 `3 C
) Y) N! q0 b0 I**1、自动化构建能力:**把中立的业务代码,自动化的构建,加以适配到信创、非信创环境,灵活地在两者间根据需求调配,包括切换不同信创组件的各类场景,应做到对业务开发侧无影响,甚至是无感知。业务开发只对业务代码负责,剩下的事由平台自动处理。$ }* t( z0 Y  p
) g- ^+ ?# j: V7 ^. \/ P
**2、操作系统抽象:**通过容器技术隔离操作系统对业务的影响,打造适配业务需求的、精简的、优化化的基座镜像(Base Image Provisioning),无论操作系统是否信创、哪家信创,对业务无影响。" i  s) T. B! ]5 i8 l* ~1 d3 t1 k
1 p6 \- l9 R% W, C4 m' q
**3、中间件和数据库抽象:**通过DAPR技术实现接口抽象隔离,业务只对接抽象接口,后台对接具体的信创、非信创,或是哪家信创组件,在自动化构建和部署时决定。 当然,这涉及到业务代码的一次性调整,考虑到目前最紧迫的信创改造还是在硬件和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的解耦工作可以渐进式开展。3 h2 R& p5 s5 ], ^. |7 d7 l

0 r& {% P1 O! s% {8 }打造信创开发平台的收益6 \; w$ y7 y& q% N8 {
; b9 t/ ~  a4 Y. U7 D8 {6 t
1、业务开发人员关注代码的业务实现,向信创环境的适配由平台自动化实现,在又快、又好地落地信创工作同时,原有的业务开发计划不但不受影响,反而因为有了开发平台的支撑让开发本身更聚焦于代码(而不是各类不同环境),还会让开发效率更高。
3 \/ e, q; }- c; d5 r* y4 V; g1 k8 v4 ]
2、业务代码本身应该是“技术中立”的,开发人员聚焦于业务开发本身,无需学习甚至是关心最终交付后的信创相关技术,由平台而不是开发人员完成向不同的技术栈适配,测试人员用原有业务功能、性能指标加以测试,再转产。信创的技术实现由最有必要的、专业技术人员(运维侧)负责,这类人员也因为平台的存在而在技术组件替换、或是引入新技术时得心应手。
& M" b- \2 O" p# h; `$ \7 _
, Z- ]: }: _4 n  M0 h  f- ~3、哪些业务先上信创、哪些后上,哪些业务需要在非信创和信创并行、平滑过渡,哪些业务可能信创环境暂时不能较好支撑,需要切换回非信创以待条件就绪再信创。为了保障业务,这些调度策略将会经常发生,再加之多数据中心的考量,有了平台帮助实现才能达成灵活高效、游刃有余。
4 s4 B3 I: k# p& o! {' k  p9 ]' }$ O5 F7 Z' y# G, p# P2 l
4、信创产品在未来层出不穷,有了平台的支撑,可以以开发放渐进、张弛有度的方式引入新技术、淘汰落后技术达成最终全面信创、稳定高效的支撑业务发展的最终目标。
% \* `/ W9 C( o: h5 r- I- X; I二、打造快速响应业务需求的跨系统编排能力! A/ v" X! L# z# c) G; v
3 E# m6 x0 P5 `+ B
烟囱式系统开发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S$ R$ s) H  v3 ?; Z1 H& }  B+ s! q
3 E' `! c& R7 R9 ^' X! n# ?
& M8 M# p/ D( g8 ]4 }: \, n: Y& }
行云信创微服务解决方案,借鉴“桥接模式”解决该问题的思路6 ]0 k& [' p) F( o6 d* A- I
+ x8 n. {2 W- C0 P# \# m8 x
设计模式之桥接(Bridge Pattern)定义:桥接模式是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
; @3 J3 A6 t, W- `: G" q" Q# C. X. y' W4 u
· 桥接能力无需现有业务做调整,而是带外与之适配的方式,有快速实现达成的特点。4 C2 U3 T& Z8 v
· 接收器小模块、发送器小模块以协议对接为界面,实现相对简单,又可放入备件库为未来之多场景复用。' Z/ s: |1 Z! P; w- ^+ G
· 缓存器有信创、非信创等多种选择,技术成熟。! O/ l$ @* ^' \. {3 @2 A6 v; _! B
信创微服务平台/ h. ~$ T* p" P/ a0 B3 P  {
' R" ]7 \1 {- {9 v4 p

6 f4 ~; E! \" Q4 V3 W2 f, u7 i; \5 p  g$ b7 }+ M* [! O# c
打造通用的跨系统、跨服务间编排能力
$ f/ y4 X2 f$ `  B; P- R8 T3 W% W% X, [6 f4 @
行云打造通用的跨系统、跨服务间的编排能力,以及相配套的微服务和API市场,即有解决现实问题的意义,又为技术演进的必然趋势做长远考虑,同时也是实现信创方案灵活性的必要补充。
  M9 L4 S. ?# q$ Z9 u" U& ^6 e 2 e: z  X9 N9 G
三、打造关键资源高效复用线上安全开发能力1 a0 B5 w% m3 i: x

, @5 W! o8 H' j8 m: ^& U, [线下本地开发,存在挑战:0 l/ u# Q) W- `$ U4 r
0 j/ X* N6 _$ w, }: u
**· GPU等稀缺设备竞争:**人工智能等场景需要专有GPU设备的支持,传统方式下在本地开发好再上传到有GPU的服务器调试,不断反复、效率低下,在多用户需要使用GPU设备时难以协同。信创GPU出现后因为稀缺性问题更为突出。
8 ?4 |" g% t. a7 U! h3 N: p5 L
* z1 B3 G! t" j# A5 F% Q& S**· 敏感数据、系统对接:**一些敏感的数据即便脱敏后,也难以完全放在本地PC、笔记本上人手一份地开发调试,一些需要关联的业务系统接口对办公区全面开放也不现实。
! W, S, \8 I+ V: \, e" y7 L& ?. |* H+ m* ~& U" V1 r* E
**· 疫情下的远程开发:**疫情发展难以预测,远程办公、远程开发场景下的接入和使用的便利性、代码和系统的安全性都需要考虑。
9 v+ N2 Z- r3 ~/ s0 `2 m! e2 z$ r+ [# q% p
**· 微服务和API调试:**随着微服务和API使用的日趋增多,将不得不把内部、外部的服务和API都向办公区的PC、笔记本开放以便于开发调试,网络策略复杂且安全风险高。同时客户端在与不同版本API调试复杂度高、极不便利。
; d8 H3 T5 j) U& t8 z
) _. P8 r: J; @! @. R行云信创微服务应用开发,采用的是Web IDE线上开发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前述挑战,如下图所示,采用Web IDE的线上开发架构,完美应对这些挑战。
6 |7 v& g8 \5 ]) ^; Z4 {  b7 H  I9 \* b; Z% ~/ ~" I, J2 K9 x' N) L

6 c# O0 G0 ~/ v3 s$ w  A0 t" z5 i1 K, M
Web IDE线上开发模式,为企业带来的收益:7 v8 T+ N' C' ^6 c6 p5 w# D

5 }" a' c! t" e/ U+ @1、GPU等硬件资源的使用更加方便和高效。敏感数据和关键系统无需过度向办公区开放,多用户场景下开发和调试这些设备和数据更加便利。
" K" L1 J3 k& o: _% f& b8 D/ r% l. D  k' B$ y
2、大大缩小了数据中心不必要向外暴露的攻击面,提高安全性。微服务和API的开发调试更加便利。
$ N" V9 S2 [9 J' `7 w; c+ l7 R5 j8 S' v' Z4 U
3、在内部员工或是外部供应商不能到场时,采用安全便捷的远程开发,保障项目进度。3 [* R/ Q/ P, \* ?5 U

" ?6 d' ^- M% i4、与服务编排能力配合使用,开发一些胶水模块(如采用函数编程技术)更便利。% |( e2 u0 m# z! M

0 _* m. F" P8 i1 j3 K5、未来更是有机会在编码过程中引入AI技术,让程序员写代码更加高效率、更符合规范、更加高质量。
9 y4 _( b7 ]2 F6 O6 R& Y, E8 M+ S四、解决当下痛点又放眼未来的统筹建设思路
0 |& }% e8 p5 p
  K: H! E$ v. z! l关于未来的统筹建设思路,银保监会指导文件带来的金融行业技术发展思路值得借鉴。《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银保监办发〔2022〕2号文件中,提到了以下四点建议:, i# p( z$ P4 @9 j/ c
6 h, @" l+ B7 V
1、自主研发:对关键平台、关键组件以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要形成自主研发能力,降低外部依赖、避免单一依赖。
/ W% M: J8 o+ J
- k4 p6 a$ W" {6 X" d3 I2、研发平台:建立能够快速响应需求的敏捷研发运维体系,积极引入研发运维一体化工具,建设企业级一站式研发协同平台。. H: s. C6 `: s3 Z7 ?

% u; _: d5 ]  ?# b/ o2 r; e) x( r0 p3、模块复用:主要业务系统实现平台化、模块化、服务化,加强企业架构设计,实现共性业务功能的标准化、模块化。; R% f' e# H0 C) \. R5 I

9 T4 r4 u* f: h/ f" M/ _; {4、多活中心: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构建多中心、多活架构,提高基础设施资源弹性和持续供给能力。
" w% s, [. z' r2 U
6 ?; Q5 |2 w$ i8 i行云开放渐进、统筹规划微服务开发能力,即解决眼下痛点,又面向未来发展。& u4 V- j8 Q- N! v8 o) o5 Z# W7 F

: M& r9 @1 ]: f6 W
- I" ?2 D4 M- s0 Z; K* z
* a: O3 T8 ~4 e* S
( l/ [: U( d, {9 V- H. p; p9 T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3-3-14 15:33 | 只看该作者
与微服务一起工作使我想起诸如“小是大”和“缓慢而稳定的胜利 ”之类的名言。 同时,有时它也使我想起“太多的厨师损坏了汤 ”的说法。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23-3-14 16:03 | 只看该作者
简单或小项目组,直接由参与人数最多的角色--后端研发负责人统筹,同时由产品经理承担部分项目经理职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6-1 15:1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4#
    发表于 2023-3-14 18:49 | 只看该作者
    公司一定要创新,要自主研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5-11 04:2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