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苹果黑科技曝光!解决电池掉血问题,手机不用计划性报废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25-7-18 1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电池健康度,正在成为玩机用户的头号焦虑。
) b( B# w' r9 b8 W8 _9 g3 N% { 3 y% o5 `' s9 C9 Q
如果你经常逛一些科技数码论坛,应该可以发现几乎每一天,都有用户吐槽电池健康度下降:“健康度刚掉到80%,是不是要换手机了?”、“才用一年就只剩90%,这电池是不是有问题?”。
1 e; d0 V) a. E0 F+ n! f* S' K+ X7 r

# I  J2 J' [& X! b# T

, y, W. h% r2 m/ L% ?- D/ a
(图源:雷科技编辑部小伙伴使用的某iPhone)
% \- S$ f! J7 ?5 l' j

+ v6 G% O* h# t# C9 N#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焦虑,那么好消息来了。苹果最近公开了一项名为“锂金属嵌入电池单元”的专利,瞄准的就是电池健康度,目标是解决一个所有锂电池都有的“老毛病”:手机用着用着电量就不如刚买时耐用了。4 J* r' u' I+ `
+ W. o+ E. D; m3 y' \
专利带来了希望,但现实的困境远未解决。电池健康度,这个小小的百分比数字,如今已成为牵动用户神经、搅动二手市场的关键指标。
9 Y6 }% {2 u* `$ [! o: k
- F4 S( T1 Y% d苹果新专利,能否攻克电池“掉血”难题?
+ b- v3 x' x- k, q* _
& W# n6 J, h5 @! x+ r / i( U* H2 [% i0 ~6 u6 T0 k7 a" V( t) D
查看苹果专利,可以发现苹果瞄准的就是电池的“第一次充放电”,在这过程中,一部分负责充放电的“活跃锂离子”会被永久地“困住”——它们在电池负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专业上叫“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简称SEI。这层膜虽然必要,但代价是:可用的活跃锂离子变少了,电池的总容量从一出生就开始“掉血”。也就是说,虽然你看着电池容量是100,但实际上已经是98了。9 g8 y) G5 S) d3 L

2 C2 m1 `' [, U! d5 E苹果这项专利的妙招,叫做 “预存锂”。它的核心思路很聪明:在电池出厂前,就提前给它“加料”,形成保护膜消耗的锂,就不必从原本负责循环工作的锂里面扣了。0 R& x8 F5 P3 X8 J1 g. h' v

; i% h6 ?8 w- |  E/ ]6 Y+ O0 J: s
% }- p' |1 B7 l
图源:苹果专利图
# X+ }, j" b8 U- H8 Z
1 [9 m' M. b/ N, u
这样一来,当电池真正开始服役时,那些提前“埋伏”在负极的额外锂就能精准“止血”,堵住首次充放电造成的容量流失。最终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
- U, P' a" ?* ~+ C 8 b  Z! h5 T' P2 V" P
    # F8 {1 i: {6 n2 g" J" t
  • 容量更足: 新电池到手就能用上接近满血的容量。
    0 r' b, i6 G, S$ w( {! c
  • 寿命更长: 有效延缓了电池容量的衰减速度,整体寿命得以延长。- C3 i( u. k0 w6 H, }
  • 电压更稳: 工作状态更稳定,减少意外关机的烦恼。9 T$ {; u) B( c% b, o% T
$ M8 e7 y  a& u5 h! L
苹果这项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极其紧凑。整个“预存锂”装置巧妙地集成在电池内部,特别适合像智能手表、耳机等设备里常见的超薄纽扣电池——即使是高度仅2-7毫米、直径5-15毫米的迷你空间也能实现。
! C( b6 M+ e- ^1 y/ x- ] 4 o) j9 \9 D$ w
不过,目前这项技术也仅仅处于专利阶段,是否量产还是另一回事。就算能量产,按苹果以往的做法,从专利阶段到落地至少需要3-4年时间。* ?( r, g0 I3 o; u, Z+ C
, e4 I5 I% Y3 {6 k: ]
比如在2019年,苹果申请了一则关于Apple Watch的专利,该项专利显示,用户佩戴了Apple Watch后,能通过各种手势来操控手表。这项专利直到2023年,苹果推送了watchOS 10.1系统才得以实现,在该系统中,Apple Watch Series 9以及Ultra 2的可实现“辅助触控”,只需抬起手腕用拇指与食指捏合两下,Apple Watch便能利用内部的各个传感器,精准感知到手部的动作,并实现相应的操作。  T  v- F9 P# U5 K
' M% e6 a$ a& \9 {* x
图源:苹果专利图
$ L8 N' ?- @% j0 y9 r
; t& d4 W. k9 P3 [
因此,就算电池这项技术能成功落地,大概率也是2029年之后的事情了。好在这也说明了,苹果确实已经意识到,电池健康度在会给用户带来些许焦虑,并试图解决问题了。
1 w6 J9 t+ G- [$ @+ w9 t
( H% E) n6 \" J1 h& u) ?电池健康百分比,二手市场的硬通货
: }3 H. I  Y; O' D- {- e& |
$ n& z( h8 K7 b" ^  @0 z * N7 {, ~) j& R9 V5 p9 b; q4 Z
在酷安上,关于#电池健康#的讨论就高达1000多条,很多用户甚至一旦发现电池健康下降就觉得“天塌了”。  [- _6 S' w$ ?) B/ p

0 |# I$ c: r' y/ t: d
图源:酷安

2 Z. I" a, {6 c) ]0 Y* W# k! i
9 \+ ~, j- X9 ^2 s2 |: y用户之所以如此关注电池健康度,不止有使用寿命的原因,同时还因为电池健康度还可能影响未来的二手出售价格。. j& n- y& g) F. u, {
2 x5 [" p: b. q9 z! n: F
在华强北回收市场,电池健康度甚至成了除成色外,二手iPhone价格评判的第二大标准。从华强北的iPhone回收价格表来看,电池低于90的,一般比90以上的低200元。
2 d" P$ \& u8 l5 h* ^7 r  M
0 k0 H* D; V! X0 X* o0 t
图源:华强北回收报价表
- ~; `" o, a1 m" o
5 f% N5 a, Y7 V; e7 q8 K
在转转平台上,由于电池健康度导致的回收差价更大,以iPhone 16 Pro Max 512G为例,当电池健康度选择81-90%时,回收价为6887元,而如果把电池健康度选为90%以上,其他变量保持一致时,回收价是7785元,两者差价甚至达到了898元。
1 B, l1 I5 z1 Q% n# P* a( |) P
8 T/ S2 G# J0 ^# @% O
图源:转转APP
6 K! S6 i) B( L' ]

7 Z: m( u6 F8 \5 z因此,电池健康百分比正在成为二手市场的硬通货,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少黑心商家开始通过“移植电芯”的方式,强行让系统识别已更换的电池为原装电池(iPhone如果更换第三方电池会显示“非原装配件”)和健康度显示100%的效果。
- {8 a- r, m3 b  d9 E ) R) G- ^% p- k3 g) M, z
原理就是将原装旧电池上的排线进行焊接,将其连接到第三方电池上,这样手机就不会显示出更换过电池的提示,同时,通过爱思等验机软件检测时,电池状态仍会显示为绿色,因为手机读取的电池数据仍然来源于原电池排线,这就是所谓的“移植电芯”。
9 O4 c+ y0 r$ `' v2 ` / o6 Y8 _; O- T5 x" P
在更换电芯后,手机显示的电池健康度也会立即提升至100%。但若未修改充电次数,则充电次数仍会保持原有记录,可能出现充电5-6百次而电池健康仍为100%的情况。有些二手商家会明确说明已更换电芯,而一些不良商家则会把换过电芯的iPhone当新iPhone卖,从中获取差价利润。  h2 c5 c# y$ X  ?$ r; q0 k
# }' p) S: H1 [9 e
所有市场行为都是消费需求引起的,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原因是消费者确实过分看中电池健康度,小雷朋友圈里有些良心二手商家也大倒苦水,表示现在买二手手机最看重的不是主板是否原装,而是电池健康,二手意味着电池必有折损,这种既要又要的二手消费观,让不少二手手机商家苦不堪言。! c; @+ g/ }0 A' p* \
7 j! n" S6 f  x* u" ?$ C6 J6 z
图源:小雷朋友圈

1 a) I, ^- z# R
3 g6 Q1 D% P4 M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当我们在购买二手苹果手机时,应保持警惕,仔细辨别,以避免被不良商家误导。特别是前几年的iPhone型号,标称电池100%的,基本可以判定为移植电芯,毕竟使用几年不掉电池健康度,目前全地球都没这个技术。
$ N) \2 x5 y- a* ^4 b
+ `) ]( V5 S+ S+ H$ o2 p6 T8 u电池短命之谜:技术限制下的“计划性报废”2 d. X' M# ^6 C& i0 Y  K5 X" M
# D$ r' Q8 D7 y4 K* N8 D9 u
( x3 y0 y6 ]; w# C0 ]- Z7 ^
智能手机时代,我们已经吃了不少关于电池新技术的“饼”,石墨烯、固态电池、甚至太阳能发电,都能找到相关报道。但除了太阳能有过短暂的昙花一现外,其他新技术均未落地。
. i. g" W; Y0 Z$ S4 I . |. X% e3 `$ l' p$ }6 m3 V3 Y
技术行不行是一回事,对手机厂商来说,电池太耐用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 @; u7 X0 W$ ]/ @. A1 c# V
; ?8 O! j& T/ y! z% ~- N6 p2 d2023年,法国“停止计划性报废协会”对苹果发起调查,直指其“计划性报废”策略涉嫌垄断。 该机构曾因苹果通过电池老化限制旧设备性能而对其处以重罚,最终苹果支付了高达25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9亿元)的罚金。
1 D; @+ v2 @: o3 ^ " f! o- f) t" Q% X/ E
这一事件让“计划性报废”从都市传说变成了铁证如山的事实。
, [3 v! \; I5 N! R7 A
+ M, U0 X: P! K9 H$ U* }: a计划性报废绝非新概念,其历史可追溯至百年前。1924年,全球主要灯泡制造商秘密组建“太阳神卡特尔”,其核心目标就是人为缩短灯泡寿命:通过协议将原本可达120年的使用寿命,强制限定在1000小时左右。这一策略不仅成功刺激了灯泡销量,更奠定了现代“计划性报废”的商业逻辑。如今,它已成为众多行业心照不宣的潜规则。0 Q# z) p+ v' ~  A! o' ]. w* I6 p
2 s+ Q3 E- |" _( v8 y
厂商在产品设计中就埋下了“寿命倒计时”的种子:选用易老化的低成本材料、植入脆弱的关键部件,甚至通过软件更新“拖垮”旧硬件性能。种种手段只有一个目的:迫使消费者提前更新换代,从而维持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 |" e% _3 M$ k- u

9 P: E% t: @: I( L科技巨头亦难逃此嫌。 除了苹果,三星同样被曝出操控电池寿命的行为。2018年,用户实测发现,三星在Galaxy S7、S8系列手机上,会根据电池循环次数主动降低电压:循环超过200次即开始降压,之后每增加50或100次循环,电压便进一步下调。这种“梯度降压”策略直接导致手机续航在用户毫无察觉中缩短,变相加速了用户更换电池或整机的节奏。
  i# L' V) m/ v4 O$ d2 f2 K
6 m( J- z4 l( K+ L  H
* C! \- Q2 H" q; H$ n  f2 P
图源:百度贴吧

! e1 e" ]/ Y( N) H' D
2 R: e2 g. M; m& [) a$ g) t这不禁让人思考:电池不耐用,究竟是难以逾越的技术困局,还是商业逻辑下有意为之的“计划性报废”?
0 q8 j$ C' {- c- p+ N* M  p( m& l : v; V! ?3 S+ \5 `
当然,也有用户表示:假如设备不再因电池衰减而被迫淘汰,整个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都将迎来新的变化,最大的可能就是手机变得过于耐用而导致用户失去换机动力,手机厂商可能会疲于创新。
2 m* @" u* g. i0 i/ D9 r# q
& ~* j7 R2 B( s/ i' o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诺基亚时代可更换电池的设计,不也没有让消费者失去换机动力,手机厂商总会在其他地方创新从而吸引消费者换新。
4 p" {, j, M3 k& l0 n5 ~( L
2 f7 F* K; t& M8 f: S$ c" l6 d" F9 q2 M% }回到开头,苹果这个专利最终能不能落地还有待观察,或者说,我们期待的不只是苹果专利的落地,而是一个更少焦虑、更可持续的电子产品消费新时代。苹果的这项专利,仅仅只是解决焦虑的一个技术支点,但撬动整个行业向“耐用”转向,需要的远不止于此。. i$ i; |0 z4 N; C+ S
  v' r) X" o8 l: h5 I+ T
最后做个调查:你的手机健康度多少?是否被焦虑裹挟过?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说说。
) E' }7 r6 N9 u& n. X  U. y
( a7 a1 L* l# y- a  }* b『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21 11:58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