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楼主: wangji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用负片的一点意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2-11-14 15:02 | 只看该作者
负片层的孤岛可以检查。

负片层孤岛.JPG (54.84 KB, 下载次数: 0)

负片层孤岛.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18:01 | 只看该作者
routon 发表于 2012-11-14 15:02
0 p3 v4 |/ t2 Q# R" z负片层的孤岛可以检查。

/ n6 z) I/ D6 J上述问题好像用这种方法检查不出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2-11-14 18:12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做负片一般都会在用CAM看一遍孔密的地方铜是不是被割断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2-11-15 23:43 | 只看该作者
设计习惯不好而已,如果所有的孔都按照格点来打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而且都能留出布线通道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2-11-16 01:20 | 只看该作者
负片本身就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依靠第三方工具对GERBER做全面的检查才能发现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2-11-16 08:27 | 只看该作者
结果对了不就行了么,正负片啊。哪个方便好就用哪个。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11-16 08:46 | 只看该作者
vincent_xiao 发表于 2012-11-16 08:27 * Y# x, x- y6 x6 V
结果对了不就行了么,正负片啊。哪个方便好就用哪个。

9 m) s8 J9 S* ?8 q没发现结果没对么,铜皮完全隔断变孤岛没有任何连接软件却不报错导致开路。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11-16 08:48 | 只看该作者
zhaining 发表于 2012-11-15 23:43 + P/ U8 l/ U$ \! N
设计习惯不好而已,如果所有的孔都按照格点来打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而且都能留出布线通道
& S0 o# r9 X& a& v/ u) b
凭借肉眼检查总是有限的,不是每块板子都能够按同样的格点放置过孔,不同间距的BGA就是个例子。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9:40 | 只看该作者
zhaining 发表于 2012-11-15 23:43
/ A* M3 G4 b. u$ Y3 J, f设计习惯不好而已,如果所有的孔都按照格点来打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而且都能留出布线通道
, n* j+ S4 C8 j* i
这是焊盘,不是过孔,可能焊盘的外圈做太大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12-11-16 15:30 | 只看该作者
rx_78gp02a 发表于 2012-11-16 08:46 . a- D. H5 o# \2 N# G
没发现结果没对么,铜皮完全隔断变孤岛没有任何连接软件却不报错导致开路。
- y' ]% ~% p  }% d) B, D" ]
那就是吗,负片的问题比较多,虽然可能用负片电脑运行的是会快一点。但是正片也其实差不多啦。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12-11-16 16:55 | 只看该作者
貌似在constriants syste里有一个 design constraints 在其中有一项是NEGATIVE PLANE ISLANDS

dc.jpg (187.19 KB, 下载次数: 3)

dc.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12-11-19 11:46 | 只看该作者
通常這種問題的確在負片中查不到.4 B  O: @3 z9 M0 ]5 J
因此都會用 CAM Tool ( Adiva , GerbTool , Genesis 2000 ... ) 透過 Netlist Comapre 來檢查是否有不正常的短 , 斷路問題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2-11-27 10:56 | 只看该作者
上面的过孔有连接阿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12-11-27 14:5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碰到过两次了,都是在插件孔的地方。现在我都会特别注意插件孔,一般会在工艺允许的范围内减小反焊盘来解决。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12-11-27 20:03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是个器件,但是在做封装的时候,有经验的人会考虑到这点,特别对于那些,引脚很密的DIP器件;. b* F+ o: Y) _% q- k  \  n  m
不是说负片危险就不用负片,正片也有好有坏,否则软件就不会有负片这个功能了;8 _# B5 W+ q6 V7 g6 K
如何及时检查发现错误,并找到原因,在以后的设计的中需要多考虑什么,这才是重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8-20 21:2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