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楼主: dqd74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品】2012年IPC第一届PCB设计大赛(中国区)作品下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1#
发表于 2012-12-18 17:53 | 只看该作者
2012年IPC第一届PCB设计大赛(中国区)作品点评。只代表个人意见。& |" u3 a6 r  }4 y5 C$ m

7 c8 m" h- w% D先来看下冠军的作品0 P* j) D3 b2 O' I- s2 t9 R
1.光绘设置好,看图自然就方便多了,我们选ART03(黄色)看地址的走线,拓朴结构走得蛮顺,上面DDR颗粒之间绕线很少,且误差都在+/-30MIL内。还有一组DDR3数据线(红色)能做到同组同层,看此层线间距很均匀等长也很美观。空的地方都铺上了地铜与POWR04的电源耦合非常合理。& B8 d+ _$ ?& ]: o( P: g: }

% }/ i+ a; ]# l' v2 H3 P1 K, c- m, H6 K" w$ {; h
2.再来选ART06看下走线。一部分是地址线(黄色),另一部分(紫色)是DDR3的两组数据线也是做到了同组同层,所有走线没有跨分割(平面层都是整个平面),地址线分两层走比较合适,做到线间距均匀合理,蛇形线也很美观,此层空的地方也有铺上GND,这样能考虑到板子的信号质量和板子的平衡防翘曲。
& K4 B& U, R7 G# u3 s- L: \* S 7 B2 e; E" d5 b" Y- ~) C" z) o/ P' K

9 I3 }7 O# F/ [3.选TOP加上丝印来看,TC3216钽电容能均匀整齐的摆放到板子上,且每个焊盘都有两个VIA。此层空余处也有铺GND并打上了地孔。
* Y! V  {- Y. w/ E& s2 S
9 h  r+ M# R$ A+ h4 `4 L0 s- H! O/ d) P1 e( P, I
4.选BOTTOM加上丝印来看。地址线的上拉(黄色)电阻长度很短,有一组DDR3数据(红色)也是同组同层走,还有一根REF线左右穿插稍微有点绕。
  S5 u/ v7 z3 z) a : f( _8 ?+ V: f1 m/ W) g2 m

+ e6 C9 M2 f& n1 l7 J5.所有DDR3的数据线误差都是+/-10MIL,在这么有限的时间内等长、文字、设置光绘都能做得如此的到位是非常的不容易!
$ D) ^' j. c' \3 }( I 6 H, n! A( U# `% `% E% e

! V# @% |4 ]2 J( x; ?5 L* |/ Y  q- s6.我们整体看下电源,DDR1.5V的电源供电在CPU下面有点过远,这是美中不足,布局时考虑不够全面。
; c2 W& |) ^" y2 F$ z: D   z  t* O8 x9 N
/ H2 r  F3 X" h- w, m
下面来看下亚军的作品6 D5 M! o/ v' q" Q4 _& T
1.光绘没设置好,我们只能选ART03加开板框来看了。地址线(黄色)看起来右边的空间很充足,感觉线之间有点紧凑,DDR3颗粒间的蛇形线有两处重叠,估计时间来不及了,红色线和紫色的两组DDR3数据线走得非常好,同组同层没有跨分割(平面都是整块)线间距也很均匀。空的地方没有铺铜,估计时间不足。1 t) v; [& z$ m

! t4 Y6 W) `  r+ h0 x# |
$ r: A3 |; }1 Q1 U+ U2.选ART06加开板框来看。此层的地址和数据线都做到同组同层,地址和数据也是平均分配到两个内层,此层看起来感觉非常美观。  d+ B' l+ C- r( G5 a7 u5 V& h
1 Z' U4 X6 d2 p2 ]0 A& a6 r
$ U! f% H, @! q% r
3.我们开所有走线层和丝印层来看。TC3216的钽电容都有均匀的布局,VTT上拉供电路径很短,电源部分都有先过电容输入,过电容输出,DDR3/1.5V电源供电也很近,电源控制部分也很短.CPU在右边DDR3的出线也很好接线,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布局。REF走线只有12MIL要是再加粗点更好。9 Q9 _# f& }5 S/ J; S& H

3 k% I; Y$ W# M$ Z+ h; m6 P; h" c2 a
下面再来看下季军的作品
* t) d" {; _9 S  s1.我们开L3层来看。地址线(黄色)走线很靠板边,红色和紫色DDR3的三组数据线走得有长有短,明显是空间太紧张。现在接通已经是很不错了,等长应该是没有空间做了。季军此布局欠考虑,是影响布线的关键。
7 Z/ A0 _0 b9 P2 |# _ & ^$ w5 V1 O: w. N% `+ J
9 |7 j7 X% I! C) v6 T
2.我们接着看L6层。黄色地址线右边有希希的几根,DDR3颗粒之间的线太密了,线没有合理的分层,紫色DDR3数据线只有DQS差分在TOP层走很长才在此层换,相对来说这组线走得比较好。' ?% _* O. S+ e, ?' }7 t

( a! j: G7 t8 s. l* _, M# p' @" G) J( e. n2 @
3.我们接着看BOTTOM层。地址线(黄色)在背面这么多小滤波电容的情况下真是太难走了,最左边RST/OTD两根地址线已经不是走菊花链,已违背DDR3的设计要求。; T  N2 B, Q. a3 h1 o
4 M  J7 y4 J. n- \7 {
" `6 c9 o" X5 W/ t4 _: @
4.我们接着看TOP层。有一根黄色CSN0在其它层没法接,就在此层绕来接通。红色的DDR3数据线也是参差不齐的换层。还有TC3216钽电容摆在CPU上部没有多大意义。; O, i/ ?0 u: t
) f& {' {7 p' Y! b

8 ?$ l; N# B0 j% O: t5.再来看电源部分。12V电源输入到MOS管处只有12MIL线宽,输出也是一样过细。1.5V经过电感到电容再给DDR3供电太远了。与亚军的相比布局正好是倒过来了。
0 q: I2 Q6 H5 r: l( f
9 R8 {$ r( [( |7 ?9 T9 F往下看VTT部分的供电吧!. |9 I; l/ g. ?# a2 a- Y
U7输入1.5V转出VTT,没有经过两个TC3528钽电容滤波进来,这里是设计上的失误。
9 w2 ?& i# \+ X! H# K& K6 w
- I& ^! W; K; E. x% w9 P3 K再来看DDR3REF。' }. F$ S' b3 D7 P/ o
REF电流小于100MA,没必要用一个平面层分割来处理,这样走在L6与BOTTOM层的线就会跨分割,信号完整性的考虑欠佳,估计以前设计DDR3太少了。
/ c) b4 t7 T/ d8 g8 }7 ]* T' r6 T7 e
# _; k) V/ d  m8 ]+ n5 [

评分

参与人数 2贡献 +15 收起 理由
ugi929 + 5 赞一个!
eeicciee + 10 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2#
发表于 2012-12-18 18:02 | 只看该作者
太牛了
, \. Q$ c' T. m' f8 z* v& h, f3 Y4 H/ S! Z" W0 V
大牛啊
7 z+ H6 E( |- m& O: S5 p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3#
发表于 2012-12-18 18:14 | 只看该作者
下载下来才知道  这不是用AD画的- r+ s! _+ F$ @/ b" M5 t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4#
发表于 2012-12-18 18:2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欣赏。. S! a, a0 Z' ^9 N& J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5#
发表于 2012-12-18 18:42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要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6#
发表于 2012-12-18 19:2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谢谢了。。。。。。。。。。。。。。
  • TA的每日心情

    2020-3-31 15:4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487#
    发表于 2012-12-18 20:39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8#
    发表于 2012-12-18 20:49 | 只看该作者
    看看高手是怎么设计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9#
    发表于 2012-12-18 22:08 | 只看该作者
    !拿来看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0#
    发表于 2012-12-18 22:53 | 只看该作者
    给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1#
    发表于 2012-12-18 23:00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好看看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2#
    发表于 2012-12-18 23:04 | 只看该作者
    用什么软件打开啊,我怎么打不开呢?求救!!!!!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3#
    发表于 2012-12-19 06:4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4#
    发表于 2012-12-19 08:2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威武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5#
    发表于 2012-12-19 08:5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10-29 09:01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