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 t" ^: H7 f" x+ I: c8 A& d
6 D; J1 Q" S% G+ {9 |0 m一般人的知识组织就像一个仓库,而且这个仓库,只管堆放,从不整理,像下图这样:
% ]9 W" v: s0 W4 h# r6 F* Q) ~# y这样的结果就是东西多了,找都找不到。0 @1 i4 Q! K; j" T6 p) B8 e, ^$ ?2 X
0 A0 ^6 x4 `( I
于是,有的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知识仓库进行了整理,变成了下图这样:2 C% s8 f q4 y7 ^: D
分门别类之后,一下子清晰了很多,但仓库变成了图书馆。
8 s- c4 r6 k" ^8 e
8 s/ a N( k& m ^$ R$ ^, a6 B这样组织的知识是不是就可以在工作灵活运用了呢?
5 m. j- f- x7 g( p/ V7 L% T* a& q6 W7 t: H! c9 j1 o3 v4 L2 K
想象一下我们工作中的场景,当我们接到一项任务的时候,它分为好几个步骤,每一个步骤可能会用到好几种类型的知识。
9 \' o% D/ ~5 P9 Q8 N+ u$ T3 J
& l( `7 g: ?0 V) z w如果知识只是按照专业领域来划分,工作时查找起来仍然会很麻烦。就如同我要解决一个问题,你给了我一座分类清晰的图书馆,我还是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去查找、阅读、组织资料。很多情况下,即使知道这个图书馆的存在也懒得去查。
. T( x+ Q; {- p; z# [2 e- f9 M4 N: Z7 P4 U
那怎么样才可以让这些知识查找起来更直接呢?, y: n# ]: G Y" a2 H9 `6 L. L
7 I) m- S5 Q* S2 T从应用的角度,如果能有实实在在的操作手册,查阅起来就可以方便许多。所以更好的分类方法不是按照专业领域来划分知识,而是按照工作的步骤来划分。
: Z! S. G& J+ f/ ^8 E' a+ W3 R7 G- p1 h) N+ {/ K
" o, p6 i. f% C* p! ]
有了这样的操作手册,你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在工作中运用之前积累的知识了。9 {4 [+ c( Y1 G E) T3 k# X
! j$ Q* a! ^: v, G+ B2 c那有没办法既可以像操作手册一样按步骤来集结这些知识,同时又保留原来专业领域的划分方法呢?或者应用中,你会发现有一些知识不光在一个步骤中可以运用,在很多个步骤中都可以运用,如果每个步骤中都记载一遍这些知识就会很麻烦。
8 e+ j8 F0 |: H, }3 q+ X5 Q2 a# \
# t. K9 T, d& s( A( p2 z这时候你就可以把相关的知识单独提炼出来,通过链接将工作步骤与它们连接起来。当你要运用这些知识的时候,还是可以顺着工作步骤找到入口。
- r9 q1 Z: X, ^, h4 n% W- C. c; A, X6 n! N4 k
9 G% [; U9 E, }! u
对应到个人能力模型里面,我们就会这样梳理:
2 ^" P3 V) _9 n5 n" l5 Z: _* D0 Z9 M& ^$ e( Y! A
0 J: \) d7 q- H- K在工作中你会发现,除了掌握工作流程框架和知识外,不管任何工作要想完成得更好,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素质和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始终与我们的工作、生活相伴。0 Z @# j b) t
4 T- E; ]5 }7 d
0 Q' ?! K; x- n Z. a4 I, V# f1 n' n对应到能力模型里面,梳理的结果就是这样的:
- x* ~4 x! z q# M) a% j; X2 R: ~9 a' @1 T" ^
* T7 I) V; D9 C8 P
综上,我的个人能力模型主要由素质、能力、技能、知识这四部分来支撑。" c5 q% A5 g- U8 E/ S& @
* _+ _" C7 w5 v
" r0 h& s4 ]. t/ \( v
% r; ?* L( e J: H* S! T. f
z5 n+ E9 e+ W' T% H8 P0 X5 X
3 B- _0 H$ c, w! h. G+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