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就在22号早上,我还在想着前往呢,但是到是22号下午,经理告诉我,我的PCB板一定要调试出来,25号一定要发板。
% Z4 s5 |$ \6 C$ G! _ S4 v2 |于是我22号通宵达旦,23号一清早就前往公司加班,终于到了下午一点来钟,把所有的东西调通了。% h. X7 L/ b. E, a+ }( b, b
但是,从我公司前往锦江乐园,我需要一个半小时时间。。。。。。。。。。。。
. Z% ^) r8 C* ^8 U( y* Y& p+ u7 l: k V3 y. i+ I, Y
其实我是准备了好几个问题问jimmy的,可惜了这几个问题,现在在这里说一下,jimmy要是看到了,帮忙回复一下也好:
' c! `8 c- R) `5 O+ s" H( p# p1:我的PCB板,从P0升级到P1,为了防止在改线时有不需要修改的线掉了,或者掉孔了,通常我们都会去检查layout的报告文档,但是这样非常费时费事,请问有没有什么方便的方法?
2 @: }! J* @$ v; _; j o+ q$ @. V2 \6 s! q3 |
2:在画原理图时,通常会用到另外一个原理图里面的部分电路,这时候我们都是直接复制过来的,但是这样的话,会出现坐标对不准的现象,通常会为几个mil之间,导致线会有一个折叠,非常难看,有什么好的处理办法?
$ w* a0 D! `6 g* z/ R! ~$ ? P- ~& U* ^+ ~, V1 u( Q. m6 A/ Z
3:在进行差分走线时,有一种说法是要保持差分,这样的话,为了拉等长,通常需要大量的绕线,才能把一对差分线拉出等长出来。
7 b- F- i7 x6 ]/ V# a0 A% F, J 所以我想问一下,等长与线距的变化,谁更重要?为什么?7 T' H$ c) L' Y% X5 s
3 |4 u( J3 l& f4:通常我们会极力避免走线时出现电源环路,而我们通常会铺地处理整个地平面。这个时候是不可避免的出现地环路,所以我想问一下,为什么地环路可以接受,而电源环路却是不能容忍的呢?
0 f) @& ?' }( A$ w
1 [: Z) X5 L# Q; E: f5:假如我的背光电路的LED+和LED-,也按照差分线的走法,让两者靠近,这样的走法,对DCDC噪声来说,是加剧了,还是减小了?& `4 q' d/ P0 b( n5 h
: p: w0 C' P" u9 }+ J% t5 B( `5 b6:对于DDR走线来说,我们通常会要求,相邻层正对着的,必须是地。而在音频走线时,我们的做法却是,仅仅需要同层包地。那么,这里有一个疑问就是,对于一根敏感线来说,究竟是相邻层平行线的伤害大,还是通常的线给以的伤害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