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来参加培训结果还迟到了,真不好意思,原因是脑电波信号有所减弱,也许是年龄增长过快事务繁多造成的吧,本是1点上课时间结果记成1:30,所以来迟了一点点。进门人很多呀,整个教室坐满了人,最后在后排挤了一个位置,打开电脑就开始充电了。
/ c! z: ?! X5 R. Q7 I, @( D/ ]# o 前半小时的课没有听到有点可惜,不过还好,后面的课程内容很精彩,从板框的规划,布局,元器件的摆放技巧,机械安装孔的注意事项,叠层设置,约束规则设置,高速信号布线处理等等,讲了很多细节的实用的实战的应用技巧和处理方法,真是一时半会难以记住,日后还需杜老师上传上课视频,复习加深理解和记忆。 W. S9 U# K1 s3 F
杜老师讲得技术要点很多,点点都是很重要的,很有用的,不过对于刚上手的EDA人来讲,有一点帮助良多的,那就是对板子的整体规划,杜老师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怎样使用这个软件,而且讲得是我们新手刚拿到一个工程一个设计,我们如何下手,如何来摆布它,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那些重要,重要的如何先处理,先局部后全部。- @4 V( w3 k$ f! g$ R) _
1,布局思路就要考虑走线思路,布局和板框有关,和结构有关。在特定的结构空间,结构形状下怎样调整布局来做到走线方便,走线符合电器规则,使到走线最优化。、% P/ B3 ?' H3 c9 j3 K
2,布线的思路大概是这样的:
' y4 G/ t, ]* ~8 _" o) A$ e 1.先处理高速信号/时钟信号/重要的信号线
, k, {9 c7 p5 B, j 2.再处理模块内部走线先走完、4 @' c/ u j; P( S- e
3.再回来清理一遍高速信号线
1 R' Y* _! M5 ` 4.再处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走线。6 z9 b) Y" ?% f5 L# t" s9 T
其它细节大多了,今天先回忆到这,再次感谢杜老师辛勤劳动,期待下一次课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