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2-4-7 15:32 |
---|
签到天数: 2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1 p& f3 B- A5 Y
是啊,早就基本上指向硬件了,但是就是找不到硬件的问题点。4 @& P0 a5 z* d9 O. R l
: {. G" n( Z8 m) |最新消息:
+ q" T( H1 r+ A( S, R1、请看以下图一官方推荐的拓扑,地址/命令/控制线在外部有端接电阻上拉到0.6V-VTT,今天在其中一块板子上试了一种办法,就是把地址/命令/控制信号的外部端接电阻从39.2欧换成了49.9欧,然后这块板子没出问题了!!!!
l4 H+ } ^+ S+ w* k5 J7 J/ e2、图二是官方对于图一拓扑上各个走线区域的走线要求;
4 f# b$ } x( u9 B3 B* \2 M3、我想不通:( w: w' H q: ~! s, z- |8 z# `
3.1)、官方推荐的端接电阻是39.2,我就是按这个阻值做的,这个端接电阻怎么至于影响这么大,从来没见过DDR需要换这个端接电阻的;. ?' e2 m8 R/ y" c& k1 U& u. F8 H
3.2)、唯一比较合理地解释是,我主走线(控36欧姆)的区域,占总长的比例太小了,因为这个板子上,DDR颗粒距离主控芯片实在太近,除了两头BGA的fanout区域,能够正常控阻抗的区域实在太短了,现在从FPGA到第一个颗粒的长度,总长也就1700mil左右,两个颗粒之间的距离大概450mil,能控36欧姆的走线长度,有的信号上只有两三百mil,难道是这个原因,所以50欧姆的端接更匹配?2 D6 T$ S, }( k2 ], I/ W' i% u
) J8 i0 x& Y' m( J, L& ?
( u& S v: F6 T
/ W* x0 o9 M$ D*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