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主流的无线充电技术
' Z) @+ V6 S, h$ B+ X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与普及,人们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然而,受限于电池技术的制约,手机的充电频率随着功能的拓展也急剧减少,由原来的两三天一充下降到现在的一天一充甚至更少。无线充电技术的出现使得充电的过程更加方便,同时也解决了不同手机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 h' V+ N/ w! Q: ~4 g+ d2 U( \* g1 B, s& b
目前,主流的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包括以下3类: 3 n; |3 x& F9 K& w4 F
) G4 P2 t: _; k0 Y# Q( m6 j
1.电磁感应:在两个设备中分别使用一只具有振荡电路特性的线圈组成一组收发线圈,在发送设备的线圈加上几兆赫兹的交变电流,那么接收设备的线圈上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了电能的无线传输。目前,基于电磁感应的无线充电技术的传输功率为几瓦到几百瓦,传输距离小于1cm。
5 k: @, w( ?' X. U A4 x+ D
; ?! Z, Q; f3 v+ a5 r7 O* [2.无线电波:根据电磁学原理可知,竖直导体棒内通过超高频的交流电,其周围就会形成电磁波,在特定的频率内,我们叫这本导体棒发射出了无线电波。如果把一个圆环形的线圈作为天线,放在无线电波的周期变化的磁场里,那么线圈里就会感应出相应的电流。基于无线电波的无线充电技术利用了电波能量可以通过天线发送和接收的原理,直接在整流电路中将电波的交流波形变换成直流后加以利用。基于无线电波的无线充电技术的传输功率小于100毫瓦,传输距离最高可以达到10米。, m% y- u$ R' k& W9 k
7 P' e3 p9 M; j3.电磁共振方式:在两个共振频率相同的物体之间能有效的传输能量,而不同频率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根据这个原理,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在灯泡试验中,用两个铜线圈作为电磁共振器。其中一个线圈连接在电源上作为发射器,另一个线圈连在灯泡上作为接收器。通电后,发射器能够以10MHz的频率振动,但它并不向外发射电磁波,而是在它的周围形成一个强大的非辐射磁场。这个非辐射磁场可以协调的与接收线圈进行能量传输。基于电磁共振的无线充电技术的传输功率能够达到几千瓦,传输距离可达数米。 |
2 w# L# s6 b7 F0 I$ m h% \9 ^7 [ p.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