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Taio 于 2019-11-21 10:35 编辑
$ A, w$ X. K' `& n4 N1 g# U, v5 U9 f" D) S: D% u1 r( X0 z( W, `4 E
精确测量EMS频谱对应电能表计量误差值的方法
5 L. L R7 Y! F
9 e: \ q1 t! k) k' e0引言
5 Y* Z/ A+ L1 p/ B, I- Y; a( Z电能表质量评价的--项重要项目是电磁兼容性(EMC)试验中的电磁抗扰度(EMS,也称电磁敏感度)试验,相关标准规定的电能表EMS试验包括静电放电抗扰度、射频电磁场抗扰度、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浪涌抗扰度、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衰减振荡波抗扰度。其中射频电磁场抗扰度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这两项EMS试验中需要采用1 kHz的正弦波对信号进行80%的幅度调制后,在80~ 2 000 MHz(射频电磁场抗扰度)和150 kHz~ 80 MHz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频率范围内进行扫频。标准规定这些试验需在整个频率范围以步进方式进行扫频,步进幅度应不超过前一-频率的 1%,尽可能找到敏感频率点。驻留时间应不少于仪表功能性操作和基本误差测试所需时间。扫频也可以采用线性方式,步进的长度采用固定的频率步长,但应小于起始频率的1%。5 n! H3 R2 C6 ?4 k7 W2 _
4 k( c+ C! n. @4 N7 a. x; n# ]由于该测试要求需要保持给被测电能表注人一个频率已知的干扰信号,同时该频率信号应在被测设备上驻留- -定时间后再进行该干扰信号下的电能表计量误差测试,从而保证测试误差结果的稳定性。因此如何确保干扰信号的驻留时间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精度成为重要一环。
1 c ~ P9 o l; l
# C" y( r K& w这里带来了两个问题:
' z: C0 L4 W7 G3 E/ N @7 k" Z! U c! u1 b: j
(1)每个频率点如何和该频率点上的被测电能表计量误差相匹配;' G% G( x( N$ W/ d5 \# V) z( P `
(2)在每个频点上如何减少驻留时间,并提高电能表计量误差测试精度。, o; \5 s; s6 B& @6 z, K! `
2 h& N" B H; F$ G
1现状
% J. n! o( R7 }4 L4 l$ J# ]0 G% W$ Z, {, N: n& w7 C5 Y
现在的解决方法主要是利用操作人员的手工记录,该方法不仅耗费人力,同时容易出现漏记、错记等问题;或者采取通用测试软件设定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维持--个固定的驻留时间,从而达到误差数据的自动记录。该方法设置的信号维持时间较长时,使得测量时间变长,影响工作效率。
& K0 K. g- R+ ^) `8 L# t当测量时间过短时,干扰信号的驻留时间无法满足测试标准要求,使得测试数据不能准确地反映被测电能表特性。同时,这些方法都是对该频点进行一次测量情况下进行记录的,测量数据易出现粗大误差,故该测量数据不够精确。
& `* N$ Q$ n: ]5 T- Y' }* ]: P2 c L. B9 }: d0 W9 Q. r z4 e
2 r% G/ a4 Y; Q9 S# n& z3 l: \% G* J) D4 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