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2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关CAN总线防雷防护设计(实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20 15:05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1-27 18: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olbie 于 2019-11-27 18:15 编辑 ; d/ W- O: d/ f
    - ?1 ?' r. c5 a/ S7 v3 h6 V
    有关CAN总线防雷防护设计(实用)

    ! b2 J0 E0 I; u& V) D$ C# LCAN-bus起源于汽车总线,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复杂的工业现场,因此必要的总线防护是主板及设备安全的重要保障。今天这里跟说一说CAN总线防雷防护设计。
    : F1 d3 S) E0 X- h6 d* R/ j从广义上讲防雷包含两个概念,一是防雷击二是防浪涌。雷击是雷雨云中电荷瞬间释放的现象,它能在周围引起高能、瞬变的电场及磁场。浪涌包括浪涌电流、浪涌电压,它是指电路中瞬间出现超过正常工作电压、电流的现象,如图1,雷击又可分为直击雷、非直击雷,直击雷是雷电直接作用到物体上,非直击雷则是通过电磁场感生出电动势、电流作用到物体上 ,两者都能产生浪涌电压、浪涌电流。
    & h$ ~# W7 |6 J: @, U2 ?9 F
    # C9 K4 G4 O  O6 ~% q$ f5 ^
    ; \# I/ B( j' y- [8 d& r
    图1.电压浪涌

    6 |7 x0 s* |: C7 {5 g8 ]; Q+ y& i5 \. O: z
    CAN总线物理层传输介质一般为铜制双绞线,容易受到电磁场的干扰。CAN收发器属于弱电元器件,对电压电流的冲击毫无抵抗力,因此复杂工业现场CAN总线的防雷设计十分必要。CAN总线防雷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CAN收发器处,即接口防护。二是物理介质处,即传导防护。防护的思路主要是屏蔽干扰、提供泄放通道、隔离保护。
    ' g0 Y- |* R. {7 v4 R( O% A6 |# I& p& O0 j0 p: X# L
    一、接口防护# v1 t" D# B0 y

    3 i9 w. U8 f) \+ s- j$ xCAN的接口防护一般是在收发器外加隔离保护器件,如光耦、磁耦等。为接口设计方便,我们可以使用一体化的收发器模块。相比于单个的收发器芯片,模块化的产品环境适应性更强。图2是超小体积、隔离型CAN收发模块,这种模块可以挂载到CAN总线上,拥有高达2500VDC隔离耐压值。
    , p# H. T# F$ Y! @1 I1 z7 \
    8 ?" @/ V" N8 E' J# s9 S5 U: p

    * x( C( P9 `" H
    图2.隔离型CAN收发模块及应用电路
      H2 u: x- ]( N$ F# j8 }
    * h/ s3 Z' p7 T. f
    根据经验,隔离型模块在容易遭受大能量雷击的场合工作时,仍需要加更高等级的防护电路,保护模块不被损坏以及总线的可靠通信。常用的器件有GDT、TVS以及共模电感。如图3所示,GDT被放置于接口最前端,提供第一级的雷击浪涌防护。当雷击、浪涌产生时,GDT瞬间达到低阻状态,为瞬时大电流提供泄放通道,将CAN_H、CAN_L间电压钳制在二十几伏范围内。后端的TVS提供第二级浪涌防护,具体规格可根据需求选择。
    ; J2 g6 l5 n  k+ i
    0 O$ ]2 z' ], K3 v, k7 ~7 @! o1 H5 C

    * ]4 [7 x3 a4 A+ I2 z) F0 N
    图3.高防护CAN接口电路

    . V5 I) p. J1 P8 w
    5 Z' `3 A3 D7 t7 H, J2 C! |9 C上述推荐的接口电路虽然能够提供有效的防护,但是需要引入较多的电子器件,这也就意味着接口电路将占用更多的PCB空间,若器件参数选择不合适易造成EMC问题。有没有更简洁的防护设计呢?可选择引入专业的浪涌抑制器,这种小体积模块采用灌封材料,具备高防护等级要求。
    # p6 i- j7 H  i  v* q) ]' T4 |- O: L9 T% X& R6 n" j+ a" y( N- [
    以SP00S12模块为例,它可以满足 IEC/EN61000-4-5 ±4KV 浪涌等级要求,可用于各种信号传输系统,抑制雷击、浪涌、过压等有害信号,对设备信号端口进行保护,非常适合于CAN、 RS-485 等通信领域的浪涌防护。以共模浪涌测试为例,在SP00S12输入端加载4KV、 1.2/50μs 浪涌电压(图4),在输出端测试压降已被降低至17.1V(图5)。
    , P1 O6 A6 e0 z* L) X) B, V2 ~% q) G, e. w6 s" j

    ; A$ q6 }, _8 g& }) H
    图4.输入端电压波形4KV

    & s6 n8 g" j  K: V& c, c0 H8 R9 K; }; w6 g

    8 D0 |' b; d1 l: R
    图5.输出端波形电压17.1V
    - o3 C) k5 i: F3 X- d! ~" _

    # g5 |+ h/ @& |  \: t3 N图6是一个 CAN节点电路设计,在收发器与CAN总线间添加 SP00S12,可使 CAN 信号端口轻松满足 IEC61000-4-5 ±4KV 的浪涌等级要求。
    1 J8 f( q0 M4 X' o* e0 s: x( p9 f
    ) V. Q; D& D( ^1 W

    $ S" T- Z7 j* X
    图6.浪涌抑制器的应用

    $ m8 F* Q) X! ]0 P: k! Y$ e7 u+ m$ [( ~6 f/ c7 R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择,如图7采用一体化的高浪涌防护隔离 CAN 收发器可以完全代替隔离CAN收发器与浪涌抑制器的组合。此方案将最大限度简化电路设计、节省PCB空间、降低产品成本。它能够防护4KV浪涌、15KV静电的同时还具备极佳的EMC特性。5 z- \6 Y6 `" q( I' h. i
    : C! h6 G" W# ^. ^% @1 c

    ! \  F& s2 `5 n/ c+ O9 ]; R
    图7.极简隔离方案

    ' h# ?$ q/ b& z$ Q- t
    6 @* W9 c0 j5 X% k5 Z* s% @传导防护9 L1 g3 F* p- p' X. J. j  k

    $ O4 O' h7 v2 v) l, i" r* ]) }传导防护主要是在传输线上进行的。CAN总线的数据传输介质一般为双绞线,它主要的作用是抗低共模干扰,但是在面对浪涌、雷击等情况时不仅没有防护作用,反而易造成节点设备的损坏。因此,具备室外环境、长传输距离、多节点设备特点的总线一般都要加隔离防护功能的网桥、中继器,如图8。当用户的CAN总线受到强干扰导致死机或者损坏,接上该系列产品后,可以隔离干扰保护设备正常运行。优秀的网桥及中继器具有2500VDC、±8KV静电等级的防护能力。& ]8 A& [1 S1 ?9 B0 l1 L0 v  o

    + \1 c( o/ x) M4 v! Q- u8 x- k

    ; N# g% A; O/ n
    图8.网桥防护方案

    - j- [9 ^. V. e- G
    8 E" s, p7 c  {7 i" ~; V有没有方法能彻底解决雷击造成的隐患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数据的传输不依赖电信号就能完全隔离掉雷击的危害。我们可以把CAN总线室外的部分或者说容易受到干扰的部分使用光信号传输,这种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地铁、煤矿、医疗、航空航天、楼宇安防、电梯控制等场合。$ G  S0 E) U' L
    # `, c7 I% ]5 \

    3 p# D$ v' k8 \- Y& B+ N; b/ k
    图9.CAN转光纤防护方案

    + Z  p6 Q8 w9 G; ^. d: r$ ]3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29 12:26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