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纯电动车短路保护设计分享& \0 N2 N, V9 {' i' \
4 ]" s7 J% R! R0 i/ U. T/ x s
单体测试:按照GBT31485的要求为,短路电阻<5毫欧,时间10分钟。实际需要根据的最小单元连接情况来增加对此情况的模拟。
# Z/ u, J0 S' `8 p$ e8 ]. s7 x3 c3 @/ R
和老大商量近期的工作重点,短期内能做出点成绩来的,主要是集中在电气系统上面。所以从高压线束、的硬件电路、配电盒还有一些保护策略性的内容开始,我把简单的内容梳理下,然后进一步应用到工作里面。如下图所示,电气系统里面的影响是挺大的,而且很多内容也是电池系统设计过程中,电气部分需要设计承受的。
4 }4 C) P& v( f9 C- P: x/ i3 e
. y' ?$ E0 A% {6 ?图1 电池系统电气层级一些问题 ) e1 d' j$ e2 f j8 i$ F9 Z" H
5 c# k& j0 q$ ^! u$ [5 q如之前的表格里面所说的,短路/过流严格意义上是指各个层级(单体、模组、半包和电池整包)超过额定的放电设计出现过多的情况。
0 V w& B$ h+ x: p6 R
. W9 |0 N' j% @- R! ^, [ G9 h表1 功能失效问题 0 E9 x" P0 E' |: Y* Q
2 a6 s5 L8 ]& H% ~, C9 i7 u. b! u$ p5 |- e/ A' r; d
图2 各个层级的短路要求
( Z# F4 g1 ~- l' H/ H7 W/ x! \5 h4 W# F4 P1 a
电池系统短路测试: 按照GBT31476.3,短路电阻<20毫欧,短路10分钟。9 B: k4 @' ]' |& t! P+ }* S
8 W# u; [9 o* U; R4 ]MSD分断半包测试:此项内容,主要考虑一个极端情况,在MSD内系统熔丝不起作用的条件下看整个设计的情况。
: N3 k D/ H. m; j; x: X5 G$ A# O+ H, t
模组的短路测试:按照GBT31485的要求为,短路电阻<5毫欧,时间10分钟。
! ]: ^; F6 D/ g2 c e7 [9 Q
) _8 j: _6 [+ j. ~* Q单体短路测试:按照GBT31485的要求为,短路电阻<5毫欧,时间10分钟。实际需要根据电池的最小单元连接情况来增加对此情况的模拟。 0 H2 G3 v# B. X: ?
/ h+ o T& s6 {1 D1 s8 i: ^: ?: I+ o% I表2 现有国内外标准和未来GB此项功能试验内容分配
1 {1 i: L$ `& Z3 U; ~* }
# [9 M/ B/ j4 @0 ?2 ~
' q# m& x" Y/ E! j不同层级有不同的做法:
$ V: w7 g( X) i1)BMS根据电流检测的情况,来切断接触器,在这种短路带载的情况下,选用的接触器要至少能切断1次& y5 b; O) f0 g3 Y0 [( U& B
+ G+ j9 ?) O5 ]2 X2 V9 j1 b2)MSD里面的熔丝,需要仔细考虑这种情况
4 d* ?, S3 Y8 [6 T. i9 C( f
6 ]6 _* A1 C1 ~4 q% i6 [; R以上层级在Pack层级大家做的比较多
& S/ Q4 [: B' K; k% q+ L* T; ^7 y0 `& k% G& L. _" a
模块层级,前面也谈过了,主要考虑这种设计,或者采用J-bar来打孔来做,这里重点需要在模组层级考虑这个内容。
@8 M8 C4 y6 c; y2 n3 `
e# B+ y; K/ z6 L: s! u" _2 D实际的半包的短路效果很直接的
+ A3 t4 e4 i5 a电芯层面设计Fuse:每个Cell的内部设计一个Fuse,在短路瞬间,断开电流回路,起到短路保护的作用。* X1 t2 f! f5 l) F \
2 t" S' i/ F8 J" c0 f5 F1、软包电池利用每个电芯焊接一个Fuse的设计,或者考虑Tab在这种条件下的状态,这个设计过程是挺有趣的设计,考虑载流和过流的情况
/ ]/ x* H7 ?4 h0 J7 o2 o# y
/ q# c4 b! U0 z8 O6 w
2、硬壳电池在每个电芯配一个Fuse的设计
5 m& M' o. b( D! t: y. l
/ U( w/ @' M+ j* J5 J$ E
$ |7 u9 M2 O0 I; J# x在前面提及短路保护法规和实验要求与设计概念以后,我们需要进行设计值和实验的确认。$ G8 r4 G8 x" ] J4 k6 a& s* g2 ?
# W' q2 Q$ A. {8 Q' T4 P
1)熔丝的分层细化
, J7 l$ s @1 i2 J分级熔断防护主要是把整个电池包的短路分为四层
4 L: }1 H) S# c
. J5 z O4 K7 l3 p; Y* F. x电池单体熔丝:在多电池并联的时候,防止电池内短路时,并联电池电流倒灌所有并联电池外短路 。如前文所述,电池单体熔丝可以做到电池里面、电池Tab上面和电池极柱与母线连上8 K& \! `% R( }3 g. p4 p) w
7 A8 C3 L Q+ I
电池模组熔丝:这一层主要是防止模组级别的短路,现在挺多公司予以省略了。; }" n) I- p& a" s/ N' ~
; i& K5 C2 y+ _; e电池系统熔丝:一般也称为Half Pack熔丝,防止电池系统外部短路的目的
% a f9 k6 H3 i* X8 f# {. s' W- ^, F" U# e
整车用电负载熔丝:由于外部的用电负荷比较多,在分解用电部件之后,主熔丝需要放在刀刃上,所以需要给配电部分配置单独的熔丝予以考虑% T; ]9 l6 M, q: G0 y& z% W
! p% k1 H6 W( Z* k图1 单体熔丝与模组熔丝
% e* @ c9 l% x! W: H$ R% N! ^
, ^, Q& Q$ k5 H! ~) q" r% j9 `/ h- v. W. B
图2 模组熔丝和电池系统熔丝 % m' C$ q1 x4 Z F6 J
1 C; P, a+ o8 D: C: G9 c8 j2)熔丝设计考虑-熔丝考虑# `# f: T! k! t" W- f+ d
保护设备的时间-电流曲线需要考虑两部分,2 D: H0 F0 e$ x' }# d/ d
& i3 g: r- u& A' v
正常运行区域(绿色阴影部分):在该电路设计区域内,熔丝允许放电电流通过。正常运行区域必须位于保护器件的时间电流曲线左侧。* K7 O. w) B5 d: ^" D
3 d/ R% N, {; v' r1 p5 _0 n电流异常区域(红色阴影部分),此时熔丝需要动作,断开电池与外部系统的连接,应位于保护设备时间-电流曲线的右侧。7 ?1 Y& J+ l3 a8 _9 i1 M7 i, {
6 ?! x7 c, e7 j% {2 e9 h
短路时间持续时间应大约为几十毫秒,确保电池尽快与故障隔离。9 [: Q" L8 ^. |6 ^0 t: u
8 S9 K: [5 ?( J) |( F" o2 h
熔丝设备打开的时间越长,电池在短路阶段释放的能量能量就越多,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甚至引发相关导电部件发热。
+ d( Q: |9 i6 M* X: y% H# H7 r; u0 m5 {' X# Z3 s
短路电流随电池状态的不同而不同,在不同SOC和EOL状态下,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这个。- p8 ~( ?# c4 t" U8 w
/ F# a5 c- N/ V9 q
图3 短路设计考虑
% Y+ @, D# L, D
4 ~! i) h. }& Q# l9 A; z在实际的考虑中,需要把参数进行转化。图4其实还少了一个专用车载熔丝,这个熔丝熔断会和接触器和整包熔丝之间,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这几个不同的熔断对时间的曲线里面,我们是通过设计不同的熔丝的规格,然后进行分析、测定。
( v; s/ q6 O/ D; y9 q/ Y
, N! ?( T/ s1 \2 a图4 多层级保护描述
, R% H* t! V0 F/ x2 L9 A
( u& |* ]6 `, \4 e在这几个不同的熔断对时间的曲线里面,我们是通过设计不同的熔丝的规格,然后进行分析、测定。& s3 }" s7 v0 J5 j
# p6 H5 ?+ g/ B, k4 l# j, d8 U图5 多层级时间熔断分解 7 ]+ U3 X9 E- S1 _5 A( h* [
, ` ~% n# ?' S% ^这里我们一般是两种做法,在熔丝领域选熔丝和设计熔丝;在BMS里面考虑电流的过流检测和短路保护的策略。现有熔丝的情况是把相关的技术规格,尽量选出来。# l5 K5 h: @- g8 t% n) b
2 n# m1 C6 R( M( l4 o备注:这里主要讲的是不同熔丝的分级策略,单根熔丝的熔断机理和耐久性考虑,我们单独后面讨论。如下图所示,其实是需要考虑在不同脉冲电流下和环境温度下,熔丝的发热和实际的运行情况。 1 k$ w# m+ f: O0 A! D
' \& Q* x# t& \* d7 W* a/ p
) z5 x+ @8 s+ x- J9 }. i6 r: E
图6 主熔丝里层熔断的
X6 S5 ~1 j3 \# o: {( e3 c( @
$ _: `, E" g5 V! c& I. W2 {6 X自主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这块我们后面单独展开。
( d q1 N+ v, R 0 D5 B6 r7 d9 k: N2 W
3)利用考虑
8 o( ?; p8 f# E. @8 |) |由于现在的电池系统设计,是需要考虑梯次利用的,所以我们也需要在设计层考虑熔丝的位置和需求。如下图储能系统里面,并联其实在里面还是非常重要的参数。所以这里内生的设计还是非常重要的。
, k' D1 o+ ?$ P5 |3 W* K
6 R. o* t0 F: q, Y' G* q图7 模组将来作为储能使用的时候,模组熔丝的存在有着更多的是用空间 0 Z; Y/ s/ S: S: z( ]
4 p u( O9 j0 R- y* V! V基于寿命后期的考虑,由于材料特性的差异,重新校核这个熔丝的情况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从整个生命周期的设计考虑到后期,这个参数需要调平。
1 s5 o s3 g! q, \& u, z+ Z% C" V, s' D
表1 电流不同状态分解表 ' Q$ W2 w# |: P8 Q( m
2 e% @% }) H+ P- S# y2 ~
小结:熔丝设计需要做大量的实验,还需要和整车的实际工作情况做匹配。如果做不好,要么保护不起作用,要么经常性熔断。 2 O; n2 Y7 O3 U) L6 J5 u% ?. D
! @ l8 x3 B8 i%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