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基于GPS和单片机的智能线路巡检管理系统# l' l# J. B7 n0 O0 M+ H
- s' a5 ~8 o* d9 f) ?1 B9 C* a摘.要阐述了一种新型电力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的结构和设计。该系统基于全球定位系统、一体化手持巡检器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前端采用手持机,后台采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管理系统,可实现线路巡检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其中一体化手持巡检器基于单片机和CPS模块,并采用复杂可编程逻辑芯片进行硬件逻辑控制,与基于掌上电脑的手持机相比,专用性更强,性价比更高。
; D) p# c) n1 X: ~2 I, ]# c1 y关键词线路巡检 全球定位系统 单片机复杂可编程逻辑芯片- C' J8 ~4 L. L4 H# j
" s* \$ q S8 S/ D, {/ g" |1引言" I2 w* B: c, |7 S1 O+ q
线路巡检管理是有效保证电力输配电线路及其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一-项基础工作。传统的巡检监督管理方法难以有效监督巡检人员,导致经常出现由于巡检不到位、处理不及时而引发的线路事故。因此,现场迫切需要一种实用、方便、有效的线路巡检管理系统[1]。
# _0 G- H2 B# Z& u% \0 R近年来出现一些比较先进和智能化的线路巡检管理系统。它们通过在杆塔上安装信息钮、信息螺栓或条形码等自动识别器件,后台采用计算机进行集中管理,以有效杜绝人为因素影响,有利于及时、客观地考核巡检入员的工作[1-2]。但仍存在以下局限性:①安装较为复杂,而且长期暴露在野外,容易遭到损坏。②填写缺陷票仍由巡检人员现场手工完成,费时、费力且缺陷票填写内容不规范。
" C, {# E0 I' f, c8 G本文阚述由基于GPS和单片机的一-体化手持巡检器(简称手持机)和基于网络技术的后台管理系统组成的智能线路巡检管理系统的原理、结构和设计方案。本系统可有效克服上述系统的局限性,实现巡线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高巡检工作效率,保障线路安全运行。+ n6 F2 ?' N- n$ s
" u2 S1 f7 e9 W* j; k A8 H. W
2系统结构4 I5 C! n% c, q p, N) `
本系统由前端手持机和后台管理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后台管理系统采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的三层体系结构。
( N' B* g" Y2 F1 r! A! k9 u
5 z) P/ U, {) B2 }% `图1为系统的总体结构图。巡检人员带着手持机对线路进行巡检,并将缺陷数据记录在手持机中。回来后手持机通过串口或USB接口与管理机(即客户浏览端)进行通信,客户浏览端又通过IP协议与WEB服务器进行通信,WEB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直接进行数据交互,最终实现手持机和后台管理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巡检信息的存储与查询。
3 C3 R4 f" }7 I7 G. n) _6 r6 Y后台管理系统还能通过本地或远程通信方式,实现与现有信息管理系统(如MIS)的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
/ o) J: d% ?" A2 R4 m5 }( a) x7 ?" g
- v, Y# R$ o5 Y& S2 J1 K) w
$ }9 \7 B5 H* q! N
7 G" c* s6 m( ^) ~) a4 A+ T) X; r8 x$ z% L1 ?5 L9 z7 v.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