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modi8 于 2020-3-9 14:14 编辑 . A$ v+ _* Z. N
a- _; L2 }- E e F ~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听到leader或boss把“方法论”三个字挂在嘴边,时不时就强调一下要注意方法论的积累。 % D# G7 n8 g4 f3 j
看各大厂的招聘JD,任职要求中“XXX相关经验”及“成熟的方法论”也总会常驻其中,那到底什么是方法论?方法论有什么用?
- l! o2 \. T) C# ?$ y3 J5 p 1 g8 t4 ^1 X8 ] K; h# f+ f
方法论初始应该还是属于哲学范畴的概念,一般来说世界观和方法论会一起展开讨论: - 世界观:解决是什么这样的问题;
- 方法论:解决怎么办这样的问题。, `# ?$ s ~3 [! j- O# [/ T
( f2 d3 \- ^% Y9 Z% p* }
个人认为作为产品还是需要定期的思考一下是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
! k* N, n8 @& Y- d针对自己负责产品的世界观,可能会考虑: - 是什么样的产品?
- 现在是什么阶段?
- 核心目标是什么?
- ……
$ J6 f2 _! ^) T9 p& D7 P) V
" H1 j5 ~1 e1 @针对自己负责产品的方法论,可能会考虑: - 该怎么去完善产品?
- 该怎么让产品有提升?
- 该怎么才能达成目标?
- ……
. Z' L7 \1 l' Y, d- H6 E8 G
/ L. F4 \& D3 i! r M总结来说,世界观让你对自己的产品有清晰的认知,方法论指导你如何前进。 , F; @2 m) Z: Z5 e6 q' w, g
那我们要如何掌握指导自己前进的方法论呢?
+ n; C0 j* h- i B- p& X回想一下我们上学的场景,我们是如何保证每次考试的时候可以答对题考高分的呢?无非就是把老师教给我们的解题套路熟记于心,考试的时候见招拆招。 4 w4 k5 p4 Z+ H7 [8 w$ ?/ T
其实工作中也是一样的道理。
; n, z) M! q1 T% v5 B初高中时期的一道经典数学题,一个10L的水缸当前有5L水,出水口以每分钟1L的速度在向外流,入水口以每分钟1.5L的速度在向内流入,问多少时间后水缸能装满。
, T/ R0 A' j9 Z1 t0 q1 ?4 X当初有多少人觉得出题人是不是脑子不好使,为什么要一边放水一边加水呢?现在对照一下自己每天的工作,如何把所负责的产品日活从50W提高到100W,想想是不是有点熟悉的感觉?
+ c0 W' }* q3 }% u: I8 }当初是数学题是怎么解的呢?明确条件中的每一项的定义,最后化成一个数学公式: % r1 F8 R2 R1 T) C$ F& t
装满水缸所需时间=(水缸容量-水缸当前储量)/(流入速度-流出速度)
7 d( y, ^6 g" G$ X" {; b5 M- }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解决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呢?这个公式本身其实就给出了分析怎么做的一种方法。可以归纳总结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用数学公式不断的对问题进行拆解,并不断使用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的循环,来定位问题,并解决它。 也算是一种百搭的方法论。
2 ^3 P, m6 r3 m也就是面向一类具体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套路是什么。
6 h w0 |; F1 }) Q0 q0 @, r2 W+ B$ D掌握这种套路,就能够解决很多相似的问题,也容易快速理解别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就是方法论的价值。
9 q. Q. i2 v7 x, }自古真情留不住,只有套路得人心呀~ ! j; c) Z3 s! r: d6 _$ }& C% g; ^
4 Y! x4 c! d# E4 i1 {; ^4 a- \; T s5 |$ C,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