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0-7-31 15:46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始建于1966年、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规模优势的石英企业,他们通过不断的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来面对市场的不断冲击。那么菲利华又是怎样打造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的可视化工厂。下面是精益生产咨询专家给大家整理的如何打造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可视化工厂案例分析。1 h& A2 y* V' l: R& V" `, G5 q# a
如何打造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可视化工厂4 I' x0 f$ Y# W! c m
1.理念先行:精益生产思想推动精细管控' w1 a. e$ j# G- l4 ~4 r
基于5S管理思想、结合ERP和RFID系统,菲利华对车间流程进行了合理整改,变革了车间数据采集方式,实现了生产现场的实时管控和统计,让管理、操作、信息统计以及分析更科学,更快捷。
5 l& F; e2 C2 J ①现场5S及安全5S管理活动的建立
: P2 B. Q; q/ ~# H 生产现场管理方式的改善是系列管理提升活动中的亮点之一。这个过程以前依赖纸质材料记载的数据,或者是卡片式的看板,如今则是利用全新技术建成的电子看板系统。
+ a ^6 Y+ X9 ?7 W ②“互助新台阶”活动 I" t, W' b+ T z7 _
组织生产线上和各个事业部之间的核心业务骨干或者员工展开互相帮助式的改善活动,对生产线的物流配送、不可供原因等瓶颈问题进行分析,在改善管理的同时,提升员工工作能力。
4 ~3 V8 Q" A3 p8 {; R3 d9 Y ③改善生产方式
. C4 I8 S* f$ \2 K" T% J 以前,菲利华车间工艺流程交叉,孤岛作业,每道工序都有大量在制品,加上物流线路混乱,搬运频繁……依据精益生产GPS理论,菲利华重新绘制了机加工车间平面图,设备测量尺寸重新布局,将车间划分为“长棒”、“厚壁管”、“异形棒”三条生产线,每条线设进、出料口,通过科学规划,实现了在必要的时候只搬运必要的物品。* g! E# |4 L' m# W
④建立新的生产组织模式5 o! K+ O1 v3 o, r" q" e6 w( j7 I
通过对生产线的改造,按照工序路径推进单件流和连续流作业方式,重新安排人机工程。
. \' e0 a# i& F8 {* I( T# x3 n 2.管理理念的实践:车间可视化管理# @4 {/ |2 d3 s! U l4 Y9 w3 j
车间可视化管理项目是菲利华与用友合作在精细生产的环境下开展的一个全新项目,旨在智能管控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并且如实反映在线过程的情况。3 ?, f3 k1 Q0 y# b4 S: ?4 l
可视化系统由计算机、服务器,控制器和工位机组成,统一部署。
: c5 ^# p) S9 N8 C9 P 以前每名员工需要到集中的计算机放置点手工录入报工单。采用工位机以后,所有工序操作都可以在不同的工位机上进行。
8 o5 C2 ?) d+ g% H% o 工位机的设置按照工资核算来核定,如果是按单人计件工资来核算,那么单台设备设立一台工位机;如果按班组的形式来核定,那就整个班组共同使用一台工位机。/ j4 m7 k" [8 Q& R9 z2 W% }, Y' F
具体操作流程是,员工上班刷卡,现场作业要刷物料卡,完工之后要刷卡进行完工汇报,如果在工序加工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或者是工序改制,在工位机上要进行实时操作。所有工序全部结束、产品和物料卡进行流转、检验完成之后,最后在工位机上进行报检。/ z; B' ^; J+ N& U5 I
在事业部制管理模式下,跨事业部的作业交接采取工序分报的方式,即甲事业部要加工的工序与乙事业部加工的工序互换,不同的事业部派不同的工序单,通过物料的流转进行交替。
# q; L/ ?9 T8 {- n2 q* j- M “车间可视化管理不仅仅是中控室里的视频可视化,其本质是所有生产数据的可视化。”菲利华信息化主管来万鹏说。" I) L3 f3 x) l1 T7 }- m4 k5 f
菲利华信息化主管来万鹏向现场参观的企业代表介绍经验。. s9 F% `) j; t
接入了RFID以后,生产信息表可以实时展现在任何一台电脑或者是一个工位上,可以随时查询生产状态、生产品种、产量、不良品、设备利用率等各种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反映生产过程的实时动态,更重要的是通过对隐藏着大量体现管理问题的信息进一步整理和分析,从中找到流程的缺陷及变化规律,从而及时调整车间产能,预见生产异常的发生,消除生产安排的问题和运行中的瓶颈,使生产管理具有前瞻性。" c6 E' t# }, N% O0 v1 j
来万鹏认为,车间可视化管理是菲利华在实践精益生产管理落地的重要手段。没有这个手段,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无法贯彻执行,同样,如果没有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的设计,也无法明确车间可视化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2 F" E: Z9 I' M5 ? 实施效果! `& g; C* E) h5 N
“RFID系统将生产线上的纸质工具变成了信息化,只需要拿着工位卡,就可以进行物料的领用、生产的开工和完工、不良品的处理等,大大提高了响应速度。”菲利华精益生产管理部经理伍兵告诉记者。
% |1 L1 ], H! B1 H- J- Z& h 项目上线后,生产现场的改善成果非常显著。1 b- T- N: Q% s: z$ ]1 L8 o p
统计表明,在不增加人员和设备的情况下,两条主要的生产线生产周期工序5小时以内、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效率62.4%和30.8%,这几乎相当于在没有增加任何投入的情况下再建了半个菲利华公司。
) x# S# k: i1 G8 D 另外,通过ERP系统,加上RFID和条码,减少了搬运量,物流路线缩短至30至40分钟一件,逐步取缔了光纤事业部的中间库,库存总量也降低了28.2%。
) G5 P, o, _& G# g3 g& @) ]" ~ “生产线月均休息天数增加60%。”在伍兵看来,这些数字既是信息化帮助菲利华增强了人性化的表现,更是两化融合推进智能制造最强的说服力。1 ?" Q+ l9 T+ f9 c5 i
未来展望6 t! }2 f2 V, g
在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商春利的大力支持下,菲利华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关键工序的智能化,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并因突出的两化融**效成为荆州“两化融合”的试点工程。
( t+ r( Y, I& J4 ?/ Z 回顾17年来的信息化建设历程,菲利华副总经理周生高非常感慨:“从1998年到2014年,两化融合建设让菲利华实现了从简单应用到复杂应用,从局部应用到全面应用,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从单一角色到全员应用的转变。未来菲利华还将引入全面预算管理、智慧工厂、商业智能化和企业社交模块。”6 r V. Q9 j+ T3 s
“车间可视化实现了精细过程管控,奠定了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信息主管来万鹏表示:“这也是企业互联网+的生产方向;信息化目标就是通过可视化,建立通向智能制造的桥梁。”1 r) o) U6 `; M1 D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所形成的风暴席卷全球,每个人、每家企业都身处这场风暴的中心;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配合新能源,新材料和新管理模式的变革都在推动制造业的创新与升级。: m$ s" ]9 W% N' G1 i
谈到未来发展计划,总经理商春利表示,菲利华将充分利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发展机遇,把握面向知识社会下一代的创新趋势,以第四次工业**为契机,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迈向建设智能制造的大路。
9 X8 T# ` E$ |2 \: P( w, x# G
# s. L2 w+ I* J5 X*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