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5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使用约束管理器进行设计时,发现如下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1-26 0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在使用约束管理器进行设计时,发现如下问题:

; }) J: _1 x1 G% L6 O0 }7 G$ X/ U

& N/ [5 r; [/ M  a- c8 e


, _3 {0 t5 y" G4 N6 q

如上图所示,发现match group群组内relative delay栏中的active和margin中均显示为黄色,达不到查看的目的。


' N* F) s" U& ?) e

进行如下设计即可,如下图所示:

& X6 e- H9 O: B  k


' c$ q6 z. J4 ^" ?9 ^; j

4 x: j  ?, j- V  d% u6 M

选择setup- >constraints->mode,进入analysis modes菜单,如下图所示:

9 b7 D, @; C2 u9 W2 S


( H- }, p: h5 s( P1 r6 k

- ]6 o. S  T' I- J6 m5 p& W

选择electrical modes然后选择all on即可,然后进行查看即可,如下图所示:

; H* {9 i8 m0 v! [" ?' s) g! Q


3 U) B  L. q- Y  m

或者在CM界面中直接进行如下操作也可以达到同样效果,即:


8 a% X  ]& S  H% Q; v

Anaylze->analysis modes

$ y& e1 `! E6 ^6 b/ h! f) X

9 x9 E  |+ D0 ?3 K/ e  F. G# @; B

) q4 m, B" Q) l  E( j0 F. Z) [8 h

1 y9 N) c' l+ `

0 L+ c& ^7 c$ {, j1 k2 s

二.在约束管理器中创建pin pair 后需要使用到其他ecset中,不然关闭后会丢失,这个细节需要记住。


7 L0 e0 ^! }2 ~) p* }4 C

三.在进行PCB设计时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稀奇的DRC报错,其中较多的是phycial mode中的错误:

( l0 s6 _( D* d


3 v  H9 q; U1 K6 `) f1 g

6 `) L! g( K0 z& A( q4 c6 T: z

其中min neck width和max neck length含义如下:


" R  Y$ q5 `! s6 D9 c2 l& f

      在一些场合设计中,如LQF,QFN,LGA,BGA等封装场合,我们常常会在引脚的接口处附近将较宽的线变为和IC引脚差不读的宽度进行连接。这在DXP软件中,当然不会有什么问题;在高速时钟走线场合也是比较不允许的,毕竟这将导致信号的不完整性,线宽的突变,将导致阻抗的突变,高速时钟信号,非常容易地就产生了信号反射。但是这里主要讲的还是在普通信号的走线,比如开关量,ADC模拟量,电源线,这一些线都会走的比较宽,而且在整个板子的设计中,都会以较宽的走线为准,就只会在IC的附近进行一次线宽的转化。

1 w: y& [7 `& m6 ?0 b$ t4 s


. X2 _0 |% `# t: t: |, I. T5 g: ], b1 _

  |! B2 I. j* _- K# o) i


8 k# h8 d  T/ p( k8 @/ ]; \

所以对于那种场合,怎么样的规则设置才是合理的?首先是“line width”这个的最小值应该就是整个板子使用最多的线宽,这样设置的好处就是,每次你快捷打开布线命令时,软件就会自动帮你选择最小线宽,如此一来就不会每次需要更换线宽,也不容易粗心导致板子线宽不统一。最大值则是比较随意了,最大线宽常根据自己板子的密集度自行调整。其次,就是“neck length”,这是本文记录的重点。在前面已经说整体的最小线宽已经确定为板子最常使用的线宽,那么当你走线到IC的引脚处,进行线宽的变换,不就是破坏规则了?如下图。所以这时候就是这个规则起作用了。这个规则可以理解为破坏最小规则之后的走线长度,这个长度就是给你缓冲变换的长度,只要设置这个长度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变换点到引脚的距离,那么规则报警就不会出现了。

/ ~) {/ {( X& c6 x, a

   

所以这两个规则的合理设置,就可以在布线的时候带来方便,而且不用频繁的去更改线宽规则,这在BGA的扇出走线,进行线宽变换应该也是可行的,设定一个区域规则,进入该区域进行自动线宽变换,而区域界线到引脚的距离就是neck长度的最大值。这个neck的设置可以比较容易的避免自己在PCB中出现多种线宽,毕竟走线中难免忘记切换线宽就直接走线,最后因为6mil和10mil没注意分辨出来,导致线宽不统一。" c% C0 [8 R3 J. j, f) D6 T9 Z

( g6 z" O0 X8 h+ Y2 Y/ q

Min bb via stagger最好将其关掉。

' F7 e, ~: Z3 o( ]0 \

pad-pad direct connect允许pad之间连接。

* f9 j! F& O5 E/ w5 Z: f4 f

四.出GERBER文件时,将format设置为3.5格式。采用英制时整数部分为3(1inch =1000mil),小数部分采用5位。

2 E' J3 n; l. U! [& i( t& x

五.出gerber时,使用手动添加层次文件夹,并同步选择所有相关的subclass,这样提高工作效率。

/ |$ J( @# f; ~+ K( f

六.在盲埋孔设计时需要使用到对应的过孔,过孔设定步骤如下:


% R: ]% @8 p- l; I& b

     首先创建一个双面板通孔,需包含缺省层;

6 g% m# Q$ I9 [- g& e& a/ @

     最后直接使用通孔,选择相关起始层到截止层来直接创建对应合适过孔即可。

/ ^" ?- `9 c" h% }( }' V. E& }0 }

     注意: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正确的起始层和截止层,不然会出错。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9-2 15:0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2#
    发表于 2020-11-26 09:38 | 只看该作者
    线宽的突变,将导致阻抗的突变,高速时钟信号,非常容易地就产生了信号反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19 20:0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