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一切框架的总框架,然后分认知框架和实践框架。因为刚接触哲学,只把大学的马哲作为系统框架了,把wiki的学科列表作为自己的知识框架。比如说其中的地理、历史学科,我感觉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就是两个重要的框架,要是把这两张地图能背下来,那分析起问题来,这两张地图将是非常有用的工具。至于如何记忆这两张地图,方法是用图像记忆,做法是玩电脑拼图。很多框架都有跨学科的功效,就是说学科之间都互有交集的集合,那些知识就能共用一个框架。我也非常想和别人交流这方面的心得,毕竟,无论是用框架来学习理论知识还是解决实际问题,都能节省大量时间与精力。现在evernote不是很流行嘛,框架可以自己开始收集,但是别人的一定不是最适合自己的,需要自己修改。我倾向evernote标签化管理+搜索栏。另外chrome书签标签化+Gmark也是很有用的方法,Gmark不是能在google搜索结果中显示书签的嘛,这个功能太好用了。) c$ D- N/ x; g4 w% E
$ [, P( F7 C) }! Q0 l' j3 P
! I& p2 K0 ^3 X ( Q0 y0 |2 y3 P& q1 l
. v- v1 u0 g# h, ]1 Z'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