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DDR的ODT信号的作用 ODT(On Die Termination),片内端接,其实就是将端接电阻集成在芯片内部。 一个DDR通道,通常会挂接多个Rank,这些Rank的数据线、地址线等等都是共用;数据信号依次传递到每个Rank,到达线路末端时,波形会有反射,从而影响到原始信号,因此需要加终端电阻吸收。 片上端接ODT 通过芯片的ODT 管脚,使得内存控制器可以独立打开或关闭每个SDRAM上的DQ 、DQ S 、DM 信号的端接电阻,(地址、命令、控制信号是没有ODT功能的)让这些信号在终端电阻处消耗完,防止这些信号在电路上形成反射,进而增强信号完整性。也就是说通过控制读写周期,以及Active 和Standby 状态下各SDRAM 的端接情况,可以很好地改善信号质量。 ODT 的端接方式跟戴维南端接(见图1) 一样,在传输线上通过一个上拉电阻接到VDDQ ,通过一个下拉电阻接地。因为上下拉端接形成了直流通路,所以ODT 开启后会增加功耗,这也是LPDD R2/3 没有或一般不开启ODT 的一个原因。 图1 戴维南端接电路 ODT有如下优点: 1. 去掉板上端接电阻,节省成本; 2. 节省布线空间,使整体设计更加简洁; 3. 内部ODT控制比板上端接电阻减少内存的延迟等待时间,提升内存的工作频率。 为什么只有数据信号才有ODT功能: 1. 数据信号为双向传输,而其他信号为单线传输,所以ODT功能不只是颗粒才有,主控芯片上也会有; 2. 数据信号的数据率高,对信号质量的要求更高; 3. 双向传输的外部端接无法确定该放在发送端还是中间,还是接收端,没有合适位置,只有通过动态的ODT来调整才能保证双向的信号质量,而且数据信号线多,外部端接占空间,所以ODT应运而生。
# k0 n8 l' ^-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