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2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使碎片化的知识变成一套体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12 1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I! [. v9 B1 B" T; n
: @6 y* m6 |6 T+ e5 [; s
导语:个人知识管理的难在于长久坚持,易在于法门极其简单0 \. D8 c' T- E/ _' j+ I7 s" ]) ?- A3 R
+ L8 ], s* A5 V3 {5 ^
那么,工具重要?还是方法重要?
& U1 B, z2 B; C- p工具与心法互为表里,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来看待。工具的选择,以及应用的方式,体现着你的所运用的心法;而心法上的认识则决定着你使用的工具及你运用方式。
7 Z- j# [" O( M% K5 a* G
' f1 r3 p! k; z5 ?个人知识管理的五个核心环节:2 d# d2 L; G2 J+ o3 |5 Y
学习
1 N# J! v5 h. a, W7 P. V
: v2 d4 {& N4 h% K$ {% B
) E5 x% e$ E' x# d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效的学习以及苦恼于该学什么。其 实,即便你解决了这个疑问,也仅仅是走出了 PKM的第一步,这在人生中的影响,看起来很重要,实质很有限。譬如爱读书者众多,就算你一年读了50本书,就算你学习了各种领域,那么,很多人或 许感觉到,自己的知识杂乱无章毫无系统,仅仅是聊天谈话的时候,彷佛无所不知,是个健谈者,但对于工作、公司而言,有多大的用处呢?所以,我们需要保存。* v4 j' |* j' C
9 c) i' a$ c. @' [
保存
: W2 y; f* Z; e! f! F
" N- Q  u( T, ^很幸福,我们处在电脑普及的时代。那么,无论是思维导图爱好者,还是用纸质笔记本记录者, 还是用电子文档记录者,我们都意识到了我们的知识需要保存,需要我们随时调用。那么,起到随时调动的目的,才是我们保存的目的。为了复习而保存?别逗了, 信息爆炸的时代,有几个人真的可以去复习?这不是简单的毅力的问题,而是如何对待知识的问题。大家都下载过很多资料,我相信,95%的人下载的资料,大多 没看。换个角度去看,假如这个下载的成果,成为你的知识库的一个索引呢?
% o$ g5 H+ \4 t8 W7 d$ X% D1 r/ X9 T
共享6 C$ c7 N: o, M  U

- O" Y/ S( e  X5 j  L名角们,尤其是专业类型的,你们为什么写原创写专栏写博客?很简单,写出来的原创东西,我们需要有人看,这个精神叫做共享精神,对他人很有益。但是共享同时也是利己的,作为PKM的重要环节,我们仅聊聊利己性。就我所知的,好的专业原创写手,常常会收到优秀公司老板或者老总的邀请,也常常会遇到共同创业的邀请。田志刚说的很精辟:要 让别人知道你知道。这种共享,尤其是原创的共享,就直接显示出利己的重要性了。) W0 X$ H) V( @6 B% @4 _  ]

, m3 D8 [9 {9 Q! ]' o9 E使用) V. V( ]- r* {

& ~# p) {( s1 o有句老话不太准确,叫做百无一 用是书生。还有的满腹经纶的失败者告慰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在 PKM中,有三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你所拥有的知识够专么?你所拥有的知识够独特么?你在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拥有个人品牌么?如果没有,你怎么用?只有返回前三个环节再次耕耘吧,抱怨无用。* q6 `0 Q' d0 v
# N% C% C3 `: M$ `
创新* f5 Q' N4 [! t% J/ f6 \# K

' Z. m/ t- O& B8 v) n5 L
. z% w" t, G% K7 e大学生创业的失败统计数字是99%。恐怕败就败在创新二字。PKM中谈的创新,是你拥有了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足够多的时候,再去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而超越,这才是本质的创新竞争力。而不是琢磨一个好点子,而这个点子是撞大运,装上了很牛X(低概率事件),撞不上说这是风险。
. x' I: S: K5 Y% A1 |. J  [9 o( U, `* Z0 R3 O
高手入门的知识管理:
) g' n" N) E( E$ O+ f( x
$ {( \' i& o# B4 l+ B% ^) k1 G( s  O9 P0 A8 G  I% M7 q+ u; B# I
我选择了Vim以及Vim的插件Vimwiki来作为我整理知识库的工具。关于工具与心法谁更重要的争论,已经听过很多,这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蛋与鸡都很重要,重要的是,对于当时的你而言,怎样做才是最正确的。
) I, M  B4 l# ^/ m
个人知识管理的流程4 L) \+ D' e, E8 _

1 c. Q* D7 O3 M数据采集(笔记,软件,思维导图)- X. t/ z4 D3 n3 o- E0 E8 ~
知识提炼(学以致用,用以致学)
% P& i+ N9 d6 u& y加深理解(将自己思考的总结写出来,发布到Blog;或是直接Wiki存档)- S5 ~$ L- Z! P; a, X
Wiki 存档(最后利用Wiki将这些总结存档,将知识结构化,形成自己的思维地图)& t" g7 }( R% S5 e  b
- _5 e, x1 C* h- }
资料管理——针式个人知识管理软件3 r8 i! a4 @0 k! Y+ N
8 C; ?3 U6 B( m1 m
针式个人知识管理软件,有着一个优秀的特性,那就是它支持管理所有文件类型, 而这门功夫只有「针式个人知识管理软件」独有,可谓是独步武林。我测试了这么多的工具,大多数都只是支持单一的格式(Txt、Html),或者有限的几种 格式。而如今,知识载体已经变得多样化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都可以承载大量的知识,如果仅仅是支持一两种格式的文件,明显不能满足每个人的要求。另 外,它还支持树状列表,支持标签管理,快速搜索(确实很快),颜色分类。
3 @9 z6 N  h+ C- e$ d" i: k6 F  T( g5 J- ]/ f- x! Z1 @
当然这款软件还未成熟,但是已经有众多优秀的特性。我与该软件的开发者谈过,我的建议是,工具不应该承担观念传播的责任,工具仅仅是有助于观念的传播,希望他在开发该软件的时候避免过于理想主义,而专注于工具的本身。
: E* i* G) j. Z9 w0 x* Y5 e1 @) |3 |! e2 J( K8 P* l
思维导图——Xmind,Freemind
6 d% Z. Z) n) G  |: I- D1 Z, `
, }' n, V0 b7 ^; G& F; V+ M思维导图,是很好的笔记工具,以及思考工具,很多场合都可以使用。思维导图适合横向思维的发散。另外,我正在尝试使用概念图工具,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相比较来说,概念图适合纵向思维的发散,偏重于每个动作的连接。
7 k2 R5 W8 H8 |; `  ?# \
0 Y! e( I, n" V: Z笔记软件——CintaNotes( m8 a: _& r+ p6 d' R$ X

* x' i2 X& X' E我使用CintaNotes的原因是,它可以一键保存文本,从任何格式,只要是文本, 就可以用它来保存。另外它还可以将它保存的内容导出为Txt格式文件,方便与Vim结合。- h" U' \  z% ^7 h

2 f" D& {! G$ O3 _4 e: I' oWiki—— Vim,Vimwiki0 `. h4 [# _- p! e7 \$ [

: \8 R, k7 @$ N! qWiki 是最重要的地方,是知识管理的终点,最终所有信息都要存放在这里。通过关键字,可纵向以及横向的管理知识节点,方便。在使用Wiki的过程中,都会面对一 个困惑,就是Wiki该怎么写?因为wiki的思维方式,很多人还没有尝试过。而wiki代表着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方式。
/ {7 q1 v# L5 N1 G5 z
( A, |7 r# v9 D4 N  Y3 y我 使用Vim,是因为Vim是最方便的文本编辑工具,可以使用它的内建命令,以简单的步骤实现复杂的要求。最重要的是,Vim里面内建了正则表达式工具,可以用一个命令取代重复的工作。/ P2 ~4 e6 W6 E2 u" ]* y# S

, w4 O  M! d6 O$ R5 }& v而 Vimwiki的特性,不用我多说,因为Vim是如此强大,而与Vim结合紧密的Vimwiki自然是首选。而Vimwiki在使用上也很方便,基本上是属于所见即所得的方式,虽然实现起来还有点简陋。但是胜在简单,够轻,适合个人使用。而Vimwiki的官方主页上也写着,Vimwik就是专属于个人的 Wiki工具。
: w0 _9 {& t0 B; E* U# u% A/ O  n0 J; N% c$ r$ U) V
; M8 w$ _$ f! ~8 x7 a' U

, N$ z9 Y" L/ v, I* H' U! M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1-1-12 14:55 | 只看该作者
个人知识管理的难在于长久坚持,易在于法门极其简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8 13:1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