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1-1-15 15:42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闲来无事,看论坛上很多介绍ESD防护的理念,但都太深入,很难实操。讲几点个人见解。以下是个人记忆 并未查阅资料,不对的地方勿喷。大家去过静电其实是拿一个成品去过静电的,而不是芯片厂拿一颗芯片去过,因此ESD的防护个人理解是一门综合技术,从外观 结构 硬件 软件综合防护的技术。; R& \. z8 V* j" @& a7 L1 E5 T
1 先说外观吧,在产品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外壳的工业设计,就要考虑静电,总思路是什么?“间隙和距离”设计之初就想清楚又要美丽有可以处理好按键 接口 麦克风等间隙和距离 比 如,我不要按键行不行?我按键做大点,让爬电距离变远行不行?侧面的旋钮我增加2个耳朵 让旋钮手感又好,你还摸不到我板子?我触按键的亚克力做厚点行不行?我接 口做深点行不行?一句话别让静电爬到板子。
, _7 L- ]# U5 y* Y+ J+ ?( ?. u
) e. }4 @8 I/ _! O) O6 \4 f9 X2 结构篇 ,间隙 距离 放电回路。这三个要素是关键,前面说了外观上可以决定大部分间隙和距离,但是到了结构设计的时候,依然可以在内部继续优化间隙距离,比如你可以 主 板沉底,增加按键到外壳的距离,也可以把外壳按键做成台阶型,从外面看起来面积并没变,但是内部的其实加宽了,增加了爬电的距离,比如麦克风 你可以将麦克风藏 的 更深,预留一个通气孔就行,对于接口和旋钮什么的,提前放置金属接地键,让静电打过来直接导地,反正总的方针不能忘。# s! g" m3 G4 ?( s" G: K+ N: |- B
3 PCB设计,在外观和结构设计就对策后,个人经验是可以应付90%的静电场景了,剩下的PCB设计,个人走上另外一条路勿喷,我不喜欢加ESD器件,主要理由是成本 寿命。% R) {0 f+ E; j% L0 Y. o
个人经验是接口、按键、旋钮,设计之初就想清楚怎么那些东西会被静电打到,比如按键 我可以串一颗100R-1K的电阻,再对地放一颗102电容,这样侥幸进来的静电,经过
( @, T2 p4 a5 v! F( n3 ?% F1 v 100倍的衰减和102电容的去峰’。配合外壳个人经验是15KV的空气放电随便抗,一些度对外的接口不要让容易受损的直接对外,比如单片机对外的通讯,不要让IO直接对外
+ E3 E" _3 V. E# |/ p 用一些功率器件比如耐压高的三极管隔离1-2级,然后输出或者输入再串一个电阻看情况而定,就算串一个0.5R的电阻,你也会发现改善很多,其他的我就不说了 很多大神有
; [0 l# X+ g3 v2 V7 Y 更多办法
) s1 F# O5 {: L( x* |4 软件部分,看门狗什么的是起码的,比如医疗的心电图什么的,打了探头屏幕还不能看到信号,这本身就和信号采集是冲突的,硬件其实无法解决的,但是软件可以把这些异常 瞬变的波形滤除,再输出到屏幕,延迟个100mS输出,也是在正常范围之内5 R$ y# Y( W/ `( W* @& A
- G, Y; H4 D V7 i. s* n- P- g9 n: K$ z Q4 L% b. j) ?& K$ d
好了 实话实说,啰嗦这么久 发帖就是想赚点威望,还望大家多上赏赐点,我下载不了文档了 5 y$ S( n. [2 B5 e!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