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42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识体系:4种分类,1个体系,告别知识碎片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1 1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知识体系,是快速学习、高效学习的一个法宝。! _/ z7 [/ _! G
  •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快速入门一个新领域、新业务
  • 如果你面对海量知识无法把握结构,总觉得学不完
  • 如果你学了很多却又觉得用不起来,无法有效调用所学" R  d' X" [- ]9 R9 e# [

: h' e* r3 ]6 q4 S
1. 目的:明确学习目的学习目的一般包括 兴趣需求 ,就像一个漏斗,能筛出你需要的内容,使你 更聚焦、更高效( h! y* Z- h# q9 b/ Q; X. y

! A$ \& R  v( V2 F1 m+ J- U
  ~  Y6 T& [2 N7 x6 v2. 输入:区分4种知识,使学习事半功倍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将知识分为4类:
* I( ^% P2 Q: k" ]1 ?! P" Q/ B( e5 u" t5 b: S
2.1 事实性知识
8 N7 i+ i: G# I7 y3 y# p【定义】独立的知识点,学习者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某个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
6 F6 A# s/ s& Y【举例】碳元素、地球半径* s9 m! D2 y9 @2 J
【学习策略】认知里有这个知识即可
6 I8 E! m2 h6 ?: e8 U+ }7 x4 }0 [; Z5 k大脑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忆的。
) U" p2 o: n: |( a0 \3 w+ D信息化时代,我们不必消耗认知资源去记住某些东西,可以通过 保存搜索 实现 查找。3 ^6 j/ A3 `% C) s9 \% {2 P8 @
比如我知道“地球半径”这个知识点,但不必去记住它的准确数值,需要的时候百度一下就可以了。5 g2 O8 F5 F' [& \- b5 g
1 N% g- y1 Z" V; u
2.2 概念性知识
( U" F" x% H0 Q9 [0 c【定义】较为概括性、组织性的结构化知识
) C$ B, S' f) P) C( C' C" s1 K【举例】
. q0 {$ @& ?; o7 H% q' B9 [- W
  • 更复杂的名词概念(地球、区块链、AI)
  • 理论模型(营销4P、马斯洛需求理论)
  • 原则(以终为始、要事第一)
    3 O$ N: P+ n4 t% U6 N, \4 ]/ `
【学习策略】深入学习:knowing → doing → being& l" p9 _7 ?9 l+ v/ i. n' K1 c

4 y1 Y3 p( w( I) m2.3 程序性知识! F2 ]# a% r8 I7 p$ i8 q2 [0 x
【定义】关于如何做某事的一套程序或步骤7 J0 r# M. M- t( u: L# b! H/ M
【举例】工作流程、方案产出流程、项目管理流程4 {8 s+ Y& [# E
【学习策略】自行提炼 + 结合理论 + 观察他人
5 i$ Z8 T1 d: A% @  p6 \比如我的复盘流程(如下图),就是将在工作中 总结的复盘流程(自行提炼) + PDCA(理论知识)+ 库伯学习圈(理论知识)+ 请教导师(观察他人)而产出的属于自己的关于“复盘”的方法论。“如何复盘”就是一套程序性知识。- a4 w/ z& P) w6 Q( Y
% o3 G4 `8 r3 o+ B: j( P* }
, E& ?4 [. b  i+ V2 l
2.4 元认知
$ E* c$ ?, K( ]4 \& I0 Z【定义】对认知的认知,即从更高层次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w% p. k1 Z, x  O7 J
很多人认为“大脑的想法就是我自己的想法”,其实,大脑只是大脑,它不是我,要从更高层次审视它,这是元认知能力的核心。
! ]% q$ Y; g, `/ |, {【举例】
$ B6 F# M" @  `
  • 反思: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思维/想法/情绪?它是对的吗?如果不对,我如何改进?
  • 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K' V# Q. v* E. v/ [
【学习策略】
9 C1 |7 G4 L) y元认知常见的训练方法:冥想、反思、全身心投入做一件事(比如某个爱好)。
! Z, h5 G) X8 \+ R7 p
2 e& X; K* I; u) E. K3. 处理:搭建知识体系3.1 知识体系是什么【定义】有同一目标的若干关联知识的集合
/ N+ J( U, l5 I  }5 P1 _" i【表现形式】思维导图、流程图、概念图等
: A/ K0 R+ o, y% o1 _% p前文已经介绍了“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其实它们都算是“知识体系”。7 K# r" T* E$ W
知识体系就像是一片森林,而每个知识点就像是一棵树木。我们可以根据一个知识点向上拓展其广度(纵览整个森林),也可以向下挖掘其深度(研究单个树木),做到“既见森林又见树木”。6 ^3 {  C. a+ j6 ?3 e

8 e) f( d7 S4 Q' F可私信我领取整套流程其中知识点【1.2 明确需求方的核心需求】:/ h: P5 ?6 F! f
  • 向上拓展广度,那么这个知识点属于【1.需求分析】,【1.需求分析】又属于更大的一个知识体系【产品流程】,【产品流程】又属于【产品能力】…,可以不断往更高层级延申
  • 向下挖掘深度,那么我们可以从表层需求、利益出发点、真正需求三个层面分析,所以【1.2 明确需求方的核心需求】这个知识点本身也是一个知识体系
    * R1 j0 o3 H1 n  F7 a2 v% `3 ^0 f3 y
3.2 为什么要搭建知识体系- 1- 有利于大脑建立更有效的突触连接
+ W! _3 ]& S/ R: V每个人大脑中突触数量和连接方式不同, 所以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效率都不一样。* `5 z4 y/ ~7 z1 _3 p2 R
知识体系能帮助大脑建立更有效的突触连接,使加工信息更高效。' V# G" `. ]: x* W' [
-2- 解决信息零散导致的“信息缺失错觉”和“信息过载”  I/ `5 \* r& x3 h- @. U
  • 信息缺失错觉:没有体系化学习可能导致 学了很多也觉得不够 ,因为学的都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这些点是无穷无尽的
  • 信息过载:学的太多,信息量太大,记不住也不会运用) U# I' ?' D- e8 {9 g
-3- 针对性查漏补缺
* I+ q! z0 [& A1 |2 P* p. ~* i2 [* Q有了体系就有了方向,可避免在同一个知识点上打转,也可结合自身情况针对性查漏补缺,从而全方位培养能力。7 c3 }! ]* P3 W3 q
3.3 如何搭建知识体系① 必备的底层思维:结构化思维
# F* K. X8 e3 \" k" j# P如果缺失这个能力,可能无法辨别体系背后的组织逻辑、无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优化变通。1 F: j$ X. v' L: ~( V9 [
结构化思维的学习攻略可参考我之前的回答:
4 b" _! o( t3 J9 e( V; d! h
  • 靠直觉/靠自信搭建(我们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
  • 完美主义,觉得框架没有搭建好、没有准备好,迟迟不进入学习(然而事实上,几乎不会存在所谓的“准备好”)
  • 生搬硬套不会变通(这也是一种“偷懒”)2 r" R9 g7 K. L
③ 搭建步骤
* a9 U. ^- G9 G5 A# r  h1 k1 e" s2 Z
1、明确学习目的; ^/ {# P+ N; D" |1 T
2、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搭建关于学习目的的知识体系0 L- H$ U" ]7 l# a) V8 N# g( F
· 直接经验:复盘、自行提炼
' P8 ]( }- X/ z) L0 h; y· 间接经验:请教有经验的同行/专家、在百度/知乎/专业网站搜索、阅读该领域的经典书籍
: q6 N5 a! d$ j/ F9 y) s3、应用、优化和循环
: ~4 j$ X; U" G1 c; ~· 应用:前几次可以完全生搬硬套,因为一开始你无法确定是你的问题还是框架本身的问题。生搬硬套的过程中,也有助于发现实际情况的多变性和框架本身的局限性( Z+ t+ C/ F1 W8 z: A/ x/ a4 O
· 优化:通过应用,结合实际情况对体系本身提出质疑和改进6 x! q6 J& f0 S
-- 理论层面上,哪些点可以优化?哪些点可以删除?是否缺失了某些关键点?和其他体系是否可联系、可整合?+ r- ^* G, C8 J# D
-- 应用层面上,适用的场景和不适用的场景分别有哪些?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
比如我才开始学习金融时,通过《货币金融学》就了解了金融领域的知识体系,其本质就是:使资金从低效流向高效。从此,当我再深入学习股票、基金、P2P等,我知道它们的内核是什么,不会再有“迷失在知识的海洋里”这种无助的感觉。5 d' {" T! g, V: u7 h) [
2 U; R! B  v# m" j$ p) _5 }
4. 输出: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光说不练没有意义,根据学习金字塔,主动学习一定要讨论/复述、应用、转教…
5 a$ J6 A" V3 |4 o  B2 J% \3 }' C- H, L/ u; G  P
以后我再分享关于输出这方面的方法论,比如:
7 B- u6 \9 b0 }
  • 如何阅读,才能将一本书读出万元线下培训课的效果
  • 如何制作读书笔记,才能使吸收最大化
  • 如何更好地坚持,成就更好的自己
    0 Q& p1 O3 O2 B" \
为了防止走丢,记得 关注我 哦~2 T. Z5 X' Z7 ?% E0 g  q
5. 重磅:工作中的知识体系5 O7 S0 Q( o0 x3 P. U( T% }( ^# t
5.1 基于工作流程的知识体系按工作流程搭建知识体系,是大多数人最容易掌握的知识体系。! q2 O+ N  w6 B+ c, z- H
此体系要求从日常工作流程中做更高层次的抽象,使其更加普适化。
1 s+ W' J, z* C2 }8 E& S1 k比如上文中我举例的“产品流程”,就是我整理的基于工作流程的知识体系。此体系来源于一个个实际的需求,经过高层次抽象后,此体系同样适用于其他需求。就算我跳槽或者切换业务,这个体系依然适用,使我每次都能快速上手新业务。6 r) p3 m' P/ J: N  b
基于此体系,我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比如体系中有一个点是“竞品分析”,我可以通过产品经理社区、相关书籍等渠道学习如何做好竞品分析,再结合自己的实践,不断完善我的知识体系。' j4 l0 `' C$ d. ?+ D. i8 x( q+ O
5.2 基于业务领域的知识体系就产品经理而言,业务领域的知识体系包含两大类:1)产品相关,2)业务相关
; [7 h" Z. M0 O' V% w! i
对于其他职业,同样可以找到基于业务领域的知识体系。
* ~5 q5 n% t7 p9 L4 N$ ]# c可以询问专家、查阅相关书籍等,前文搭建知识体系时已有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8 c" @$ r9 b1 ]; z: p& [& k
5.3 基于职业目标的能力体系能力体系基于前两种知识体系,补充了个人素质、通用能力等相关部分(比如性格特征、思维能力、沟通能力)。& @5 T) l( l1 K; k( @" w) q
两种职业能力体系:8 Z$ R- G: R" E; z1 |
(1)立足当下:针对当前职位,根据职位要求构建能力体系(比如跳槽或转行时就迫切需要此体系)& Q  t; b+ W" A
(2)面向未来:随着目标职位改变或者职位晋升,逐步优化能力体系,使其更完整、更具备迁移性
能力体系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获取:公司对当前职位的要求、招聘信息、咨询等。
; H& u* t! A' |& a( ?7 ?+ }: \$ T/ |0 P- g2 x: G
有了能力体系,就有了方向,可以针对各个能力项制定提能计划。
6 J% f8 S% f3 B" I比如我以前为了入行产品经理,就从 工具运用、产品流程、通用能力、行业认知 4个方面去着手:
0 s  _- C8 C& a* m
  • 工具运用:Axure、PPT、Excel、Word、Xmind、UML
  • 产品流程:需求采集、需求分析、需求策划、项目管理、需求上线、迭代优化
  • 通用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时间管理、决策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职场素养、自驱力
  • 行业认知:搭建行业/业务的知识体系、行业历史及现状研究、持续跟进行业动态、建立前瞻性
    5 Q4 B# g/ k" H8 n- t/ G: t: W  e
有了体系,就再细化到看什么书、学什么课,落实到最终的行动。
0 C/ Z- N0 A' \
( z9 g+ w: |* k; g
7 K$ N0 X/ e; t2 J1 V/ s0 O3 G- L1 _# n/ }5 y8 m% D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1-4-1 16:16 | 只看该作者
知识体系,是快速学习、高效学习的一个法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10 09:3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