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企业领导人要懂得欣赏:欣赏 xīnshǎng 领略玩赏 欣赏这美景。人生更需要付出。付出 fùchū 交出、付出代价。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欣赏所有的人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景和追求,是难以实现的美好目标。* x' x; m6 `+ J6 e/ i. u/ @
% Y2 z/ c+ e7 g0 b一般来说,“善者吾善之”,“信者吾信之”,比较容易做到,而对“不善者吾亦善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做到就很难很难。因为我们心中有杆称在区分,区分让我们产生了判断,判断使我们产生了欣赏和拒绝两种不同的对待方式。' s" M- Z- T- K- ?
3 Q' Z( O; M/ U+ {5 q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意思是说,圣人没有主观成见,以百姓的心为心。对于善良的人,圣人报之以善良,对于不善良的人,圣人也报之以善良,所以圣人在善良者的心中鼓励并加强了善良,在不善良者心中培植了善良。对于诚实的人,圣人报之以诚实,对于不诚实的人,圣人也报之以诚实,这样可以使得人人守信诚实。老子的这段话,道出了欣赏的真谛和最高境界,欣赏所有的人!
& S% d' t V$ w9 I( G q$ s5 N1 }# G. `- F
在企业中应该欣赏什么人?或者说哪些人受到领导欣赏?一般而言是听话的、有能力的、素质高的、业绩好的等等。殊不知,欣赏意味着能够欣赏一个人所拥有的;感激一个人所拥有的;对行善者表示感激。
, g. c8 ^ c3 l" Q5 L" l
5 w1 P* ` t8 _" G9 ?' Q$ C1 k我认为,欣赏的最高境界是超越世俗的价值标准,不论好坏、不分美丑、不管胖瘦、不辨愚智,都真心实意地去欣赏,因为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好的、美的、胖的、智的,固然有其受欣赏的地方,然而坏的、丑的、瘦的、愚的且不说也有其值得欣赏的点,至少我们可以引以为戒,并感化其“弃暗投明”。1 w. [6 f; u: R! i( s! {6 m% [
$ H; B' ^" j# O. q+ o' {我这里所指的善于欣赏就是去发现人的优点,看到人的长处,引导人克服尺之所短,发扬寸之所长,并以人为镜,改恶扬善,以人为师,取长补短。同时引发人、影响人弃恶从善。
; K7 J+ ~' O0 J) Z( }* k9 |/ i3 v. d2 i
学会欣赏,尤其是处于领导地位的人更要懂得欣赏的精髓,因为欣赏可以获得更丰富的资源。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其核心就是欣赏。由此可见,欣赏的价值古今通用,欣赏的作用永不过期。在企业/组织中,欣赏可以激发他人的激情,从而引发积极的团队氛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欣赏能唤起被欣赏者的自信心和暴发力、冲击力,因此,欣赏可以形成企业的向心力,提高凝聚力,团队的氛围更积极、融洽与和谐,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a8 U4 m# k) P! L
0 a/ G8 n2 y1 [$ c. w- M" y5 e0 X4 C
善于欣赏由爱而生,爱他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想。欣赏的出发点是珍惜,欣赏引发信赖,欣赏意味接纳,欣赏创造共赢,欣赏也要付出。# ~: ~7 }# b; { r
5 U/ }' U- D$ Q C0 Z+ h既然如此,作为企业领导者要学会欣赏所有员工,用我们的欣赏去激励员工的创新精神,引发团队共赢的局面。 ~% ?+ x$ r1 G' c- G- z
/ w" ]/ R5 r5 J9 o# f# N8 L
人生还需要付出。身在职场不论是老板抑或是经理人,还是广大员工,甚至我们通常说的打工仔都要或多或少地付出,都要懂得付出,学会付出,心甘情愿、满怀激情地去付出!一切人都概莫能外。
! C6 @1 L- e$ T! H# c; O, n+ ^% p* k: I4 B5 r' h( K7 z
付出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付出是一种为对方考虑的真心,是一种开放的心态。付出既针对人,也针对事。付出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付出的对象千差万别、形形色色、各有不同。8 P- C; A' z: C
( x2 s. d7 O9 o
在我看来,全心付出是自愿和主动的,是品格高尚的行为,全心付出是快乐的体验。在我的一生中,从未感觉在工作,一切都是对我的安慰,正是一种全心付出、甘于付出的最高境界!- G; {; Y, ?" `) g
2 ?$ C) N8 P8 ~& @
甘于全心付出的人内心洋溢着喜悦,不论是父母亲对子女爱的付出,还是领导关心下属、培养人才的付出,抑或是慈善家资助行为的付出等,都是把焦点放在对方身上,关注、关心、关怀着对方,希望对方或摆脱困境,或锦上添花。在付出的当下那一刻,付出人是开心和充满喜悦的。若付出后,看到对方有好的改善和进步,付出的人更是喜不自禁。心理学家弗兰克说:“人们所要求的最终并不是幸福生活本身,而是某种构成幸福生活的因素。”全心付出的逻辑是:我想你快乐,你快乐,我才快乐。付出所产生的作用是成全别人,喜悦自己,是快乐着他人的快乐,最终快乐着自己的快乐。( _! {/ G3 G" O* v) P3 c4 O
) P2 a2 `1 |6 u% s全心付出赋予人幸福和快乐的根据需要去感受和体验。正如我们大家都知道“你赚来的钱不是你的,只有你花出去的钱才是你的”。仔细想来确实非常精辟,也很合情理。乐趣产生于付出的瞬间,且回味无穷,那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快乐。: K2 Y" z) z* q& c3 I
; k$ _- b% g+ C; Y7 }% F
付出和索取是一组反义词。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只求索取,不想付出;或者把付出当作索取的条件。9 E. g# X9 Y2 k( J9 L, ]
% L! f8 r* G. {5 O. {2 c0 H3 l
全心付出是一种开放的心态,那么,索取就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心态。索取封闭性心态特点是: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都是满足自我的需要,且这种需要永无止境、永不满足;同时,虽然有能力,有实力,就是不愿意付出,即便付出,也要先弄清楚,我能得到什么?有多少回报?
( f! _: G: Q! q) K6 ]: k: }
/ e1 r' u( I& d. c" j4 ?: E职场经理人的目标则是让员工以“他人”为思考起点,引发员工“无我”境界,去体验和感受付出的快感和满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