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们都知道在业界有一家很知名的电子产业相关公司,是大部分校招学生想方设法想进入的企业,不仅仅在于待遇薪资在业内远远高于平均水平,也是因为整个公司充斥着一种文化——这个公司就是华为。
5 {( f! N; H$ I. k* w, Q0 r1 H
) F! J. }* w' z
, h: j7 U7 w0 H) I$ ~* q: u1 i今天,我想抛开其他因素,仅仅从一个前华为人的角度出发,客观的评价一下我在华为这么多年来,对它的看法。
; j: m; H. Q7 E+ k( s/ `. u
K# k. h# v, K* `/ X4 f#1 导师制度对我的影响
% V5 U$ H+ ~, H; b4 a: P9 ]第一件就是对我影响颇深的导师制度。
% v5 o. o5 v; o5 L4 S从我毕业后进入华为开始,这个制度对我的影响都是颠覆性的。在这之前我从没有想过,真的会有一个人愿意倾囊相助帮助你搭建刚刚开始形成的技术、工作观念。
7 t6 V7 [* z1 L" {$ o/ c) y" ~9 O# P2 S4 ^& l
. ]; A. a' f0 k! P3 i* G" s
它不仅仅体现在平时的工作中,甚至在生活中也有意无意的被关照着,事无巨细。如今已经过去快20年了,我有些拿不准的问题请教我的导师时,他依然会热情的回应我。我们已经从师生关系升级到了朋友关系,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如果以后有机会,我希望我们也能成为这样亦师亦友的关系。
% e# }& H/ J. z1 N
1 v/ X- Y/ y, u1 |#2 毫无保留的无私分享
5 l/ R& E' w U: B因为这种从上而下毫无保留,不藏私的理念,形成了华为第二个很宝贵的文化基因,就是知识共享,基本是同事之间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 l4 }; c2 U% {: l6 [
我入职华为那几年感触最深的就是这一点,每一个华为人对知识的无私分享,都是一次技术接力。当你融入这个集体的时候,你就会经历很多从未有过的感受。 ; S y; C h6 y, s' g3 C
2 [8 ]8 P3 e* d+ W: l
3 p3 G3 \- y: K) G# `0 r# a* o8 Z华为当时为内网社区的几千名工程师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切磋技术,分享日常。如果你有些技术没有掌握或者不够透彻,只需要在平台询问,就会有热心的华为员工为你解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且悉心教导你此类技术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 z4 d+ a0 e6 `. }8 k8 n
个人觉得在国内来说,要养成这个知识共享的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 5 ]: p" W3 W- Q& O2 _0 I
在你接受了这样的环境之后,这份知识的传承会使你对华为的新人们也有一个正向的反馈,与他们分享这样一份好意。 ) P- w4 w' c4 ~( N x; ^, f+ }/ t
! b/ j# w4 d% H# b# Z' F
3 ?/ b1 Z$ s# ~9 J& s. S: f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因为我已经亲身验证过了——
/ w! o6 _4 ]+ l* c- l* }后来我离开了华为,但还是听到很多新员工谈论我的名字,他们认识我的原因更简单了——我在华为留下了一笔“财富”。
# u( k) K/ m+ k; e) p/ ~我写了很多有关方面的文档,留在了华为。我很荣幸,这些文档也给华为的新员工们提供了帮助。受益的新员工们在参加各种交流会议、课程培训遇到我的时候,就会跟我说到这些文档里的内容对自己的提升。
- a5 r) U, z7 f6 u$ n7 @, g' D8 z9 \* B' `7 @# K
#3 规范化和流程化 " r+ o3 b$ f1 ]& A8 Z: h* g
第三点是华为的规范化和流程化。
* W, p) L6 c$ g. T" o+ W4 }+ j我是社招进的华为。有些骄傲自夸一下,对于一些比较有特长的人来说,在不同的公司会呈现不同的、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工作习惯。
6 {+ ^6 r* f8 _% L% T* m而华为更重视规范化,能使一个设计在全公司流通,技术人员们查看无障碍。 / S8 p+ W5 W9 c4 S1 Z3 Q( D. p
其实,经过公司统一的文化培训之后,进一步统一了华为在技术上的要求,从此之后习惯了华为的规范。举个例子来说,就比如PCB光绘文件,在华为内部会有一个自己的命名规范;做建库的时候,也有一个专属的命名规范。
8 P; k% H/ u5 ?$ p/ z' L4 I- D以至于后来,就算离开华为的两个人,在不同的地方相遇,只要看到相同的命名规则和使用规范,都能彼此相视一笑——嘿,咱们都曾是华为人。 3 ^- L; W- d) |5 G/ l) N6 |
; R: C! F |, `3 I
- D/ T: s) ^) z0 }& Z; ?
规范化的软、硬件命名、使用规则,也能极大的方便同事之间的交流和使用,也算是华为的一个传承。
6 z8 a; g) S1 R+ g7 Z除此之外,还有IPD的流程化。 * t( j. ?2 g* N8 K8 r
最开始我们接触到这些IPD流程,会觉得很麻烦。相比于之前面对面的两个人互相交流、一句话的时候就能搞定的方式,又是做文档、又是留存的IPD的流程,复杂到令人抓狂。 " e) t! F n3 I. s+ q6 u
: ?' i) c2 [& o+ o) l$ k, |
) |, T6 K: [3 a
但长时间坚持下来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好处,追踪某个环节的错误会更方便、更省时省力,我从 原先最反感这个流程,变成了IPD流程的忠实拥护者。
" {6 [3 A/ f+ c" R5 u# F; H这点也会在后续的特训营中给大家一个完整的训练,争取让每一个毕业的学员都能学会规范化的流程,为自己以后的职业活动打下基础。 ( X( B4 ^2 d" J) w7 w
9 Y J; T4 y$ x/ q, d+ T#4 技术和精神的传承 ) a( i2 X, n9 Y- A9 }0 A; p
我离开华为之后,撰写了四本技术类的书籍。大家按照书中的流程去做PCB设计,很轻易就能够做出成品,实际工程基本属于照着写就能成功的地步。我的这些品质和思维,都是当初在华为时养成的。 - N9 z$ F0 i7 O: S7 S* H4 M
很多人离开华为在国内各个公司中流动,我们可以在一些比较复杂的PCB项目中,看到华为人的影子。 & v; h: a# R9 T! \8 }; F2 Z8 l/ K
说实话,我非常感谢在华为的这段时间里,那些华为人对我的帮助。 ! j5 z1 N. }! e$ k$ W( a: {
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迫不及待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一线大厂的用人标准,以助自己离目标更近一步,快来EMEA特战营,你想知道的这里都有!
1 }) z6 ]' @ e9 O
0 R3 a4 y# K/ V8 F3 {( {2 ~如果你参与特训营,我会教你们: 7 f5 Z& R7 J" }0 _5 v1 ]
- 电子工程的规范化和流程化
- 更适应电子工程大企业的技术标准
- 电路设计、工程设计、 项目管理等专项技能5 s* f* S9 Z9 K# Z, ?0 {1 V* G
* E+ r; Y* z |4 `你还将拥有: 5 w @( }6 Y; C' h6 s' }2 Z& O7 b
- 前华为首席专家人脉圈
- 大咖数十年工作经验的倾囊相授
- 电子工程职业规划指导/ v9 X8 X E ]( |
( \2 U, C. W, B快点扫描以下海报二维码,来EMEA特训营找我吧! K k( T* C3 t/ t7 @
: }! I4 E! [/ c9 J3 g9 p5 Q
% M! @" n$ F; \" g, @! b/ O# ]% c3 _
" [( m$ H4 z! q+ w; v& k; W3 r: M7 ?+ ]"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