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前言:相信不管在哪里,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一个团队如果缺乏了团队精神,那将是做任何都不成的,所谓独木不成舟。/ m+ K1 ?% y- a% A) W3 Z
0 h, ~3 W+ W0 p0 g- \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21条团队合作法则。
$ ?2 s2 [: w* ~" k; v# y; L( T
( ]% `. ^, A: N o+ G6 s6 P7 p# J& W h
j, X/ `6 e/ e1 Q8 u+ z; y15
- l( M: C# u9 L1 P0 o$ Z9 t% n7 G1 |: b- K5 S9 F
特里法则
1 m0 p- _) z9 _9 C; u
' ]8 d A/ M3 S8 E6 _3 r) x: `; V! ]* V: T2 r
. b- X+ C' D5 X! B, A# v3 P
谁都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当我们犯错时,脑子里往往首先会思考如何隐瞒错误或为自己辩护,害怕承认之后没有面子。然而,美国田纳西银行前总经理L·特里却告诉我们:承认错误并非丢脸的事情,相反,坦率地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当我们正视错误时,会得到错误以外的东西。这就是特里法则。9 c; z, H3 z' ^6 n4 X. v
对管理者来说,由于自己的身份、职位特殊,犯错之后难以做到承认错误。也正因为如此,当管理者能够做到坦率承认错误时,他的形象往往瞬间变得高大起来,下属们会因此觉得他更加可亲可敬。因此,在沟通中,如果管理者犯了错,千万别害怕承认。 W' o9 h k! [) S* S1 g. B
( p# x! i1 o* P ~/ j
7 C0 Z5 ~- d$ W1 c
16, A. U6 }5 A4 `5 w' H6 o
) x. S1 o9 r* o4 \; k: `4 D' P3 W" q" K踢猫效应
4 V) J- j! _- T7 T H7 d$ \
4 t8 ^' q0 V) |, a$ ]6 u* A) M5 N* p" J6 k; Z) p
z# c6 ?+ w0 C3 z某公司董事长为了重整公司,许诺每天早到晚归。一天早上,他看报忘了时间,为了不迟到,他超速行驶,结果被交警逮住,开了罚单,最后他还是迟到了。愤怒之余,为了不让大家关注自己迟到这件事,他故意训斥销售经理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4 t& r( R& g# D% X4 V9 w销售经理挨训之后,气急败坏地痛斥了秘书一番。秘书无辜受气,故意找接线员的茬。接线员无可奈何,有气不能在公司撒,只好憋着回到家,对着儿子大发雷霆。儿子莫名其妙被痛斥,气得狠狠踢了一脚猫。这就是“踢猫效应”。
+ D# N4 y/ Z) k) Q3 V! M7 {3 X0 K" u踢猫效应告诉管理者,对下属要好好沟通,而不要轻易发泄不满,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泄愤会产生连锁反应。管理者对下属泄愤,可能让整个团队一整天甚至几天心情不好,这会影响大家的工作效率,因此切记要避免。) |2 }% a0 l1 r3 d
. a3 l* ^2 T' T8 L/ Z
' J/ A0 q3 j- N; l# R17
7 v+ H% i+ L3 }. C9 v) A: W+ ~2 E* ]& m$ z
托利得定理
, Q/ R. u2 m" e* v) D; V7 Q$ W. t! h, `8 E G! \6 ^; G
$ m* m6 w' {1 C: t" z$ L& O. _) w! G
' X! v0 e- S" A1 A, \1 O! ?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提出,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对管理者来说,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既体现了领导者的胸怀和气度,又体现了领导者的智慧和仁厚。
1 ?" M' N* p, p; I6 r9 _% E# G比如,在与下属沟通时,下属提出的观点与管理者的观点相左,甚至下属会冲撞管理者,这个时候管理者能否客观地对待下属、包容下属、宽容下属呢?这种宽容并不是让你做“好好先生”,不得罪人,而是让你通过智慧的方式处理,既不损害自己的威严,又不伤害下属的面子。2 u% D1 ]# K) M- M9 |7 e# ]9 P1 @
! o2 s5 o0 z) s/ h: v5 w
& K4 A- V: B8 h
9 N3 I# X/ p6 w7 N5 L18
5 a7 u9 f) ?; W, f/ F* L) C% u- a6 z) V, W- [" q" I9 _3 F, g
吉尔伯特法则
5 r$ ^, u( v9 V* z2 h' i! {# j/ f6 b) p( k% A0 m5 R# H( r7 f% D h
+ A) Y% I2 ]( G+ p( b' D, P
; S# s/ Y& y" K- t3 N. g( W英国人力培训专家吉尔伯特认为,工作危机最确凿的信号,是没有人跟你说该怎样做。这个法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作为下属或员工,当领导教训和指点你的时候,是你的福气,意味着他对你的关心。同样的道理,作为管理者,当下属或员工积极与你谈论自己的想法,表达对公司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指出公司存在的问题时,也是你的福气,是公司的福气,这也意味着他对公司的关心。对团队或组织来说,最可怕的是没有人与你谈论危机,大家对公司的发展避而不谈,看似相安无事,其实危机四伏。. z( B5 V, @, H" g
3 q) X& P) L0 A' X4 l. k
1 Z0 w- P. g0 Y
& j5 J S5 S: P$ i2 k6 J* |% t0 o% T1 M( ?8 ~
19' ?2 W A; C0 g7 @
( S T5 \) U' T/ ]8 S& ]( N0 s
摩斯科定理& N3 L+ N' X; U" @
; t$ m* R5 }2 W& {+ X
( M# y. v9 @/ G9 z
! p ~! r$ ` I# n
美国有一家制鞋厂,为了扩大市场,老板派一名市场经理去非洲某孤岛上做市场调查。不久后,老板得到汇报:“这里的居民从不穿鞋,所以没有市场。”老板思索良久,又派了一名市场经理去调查。很快,他得到汇报:“这里居民没有鞋可穿,市场潜力巨大!”& g0 D& A5 {, y1 R0 W4 u
同样的境况,却有不同的观点与结论。正如美国管理学家R·摩斯科所说,你得到的第一个回答,不一定是最好的回答。这就是摩斯科定理的精髓。因此,管理者要学会打破沙锅问到底。当你询问员工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不假思索或随意应付,只有继续追问下去,才能问出你想要的答案。- X6 e! {& F& F. i5 j9 T
3 J* o, ^; ?2 S8 v$ h8 _- {; P. i7 _/ w
20; k2 Y# w5 s j& F5 J- c _
" d) Y! U6 l- R1 c; r
波克定理5 D9 F! {( z# w+ J d& @) C: L
: b4 h+ ]! ]( z8 j6 @
9 ]4 z( K# m/ M! E' b
7 @2 u2 q: ~. p美国庄臣公司总经理詹姆士·波克认为,只有在争辩中,才可能诞生最好的主意和最好的决定。这是因为没有摩擦就没有磨合,没有争论就没有思想的交融和智慧的碰撞,就很难有缜密周全的论点。
- g$ |0 y2 r- g2 x波克定理给企业管理者的启示是:在决策时,一定要想方设法发动团队成员集思广益,鼓励大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即便大家的观点不一致,甚至截然不同,也有必要大胆地提出来,然后在论辩中做出最好的决定。这就叫“真理越辩越明”。& o f, y. g# r
0 I4 \, \( k, `% W4 K
8 n x& {0 { c9 H- L, F2 _
7 T5 M, w4 n6 W& g$ y$ l21% V) l# L4 N; [8 S2 \' P& Y1 H
' \+ H+ R0 ~/ I- L
韦奇定理7 X. j0 ]' V- q* N; A% }( h
* j6 b( t" D1 w" C8 }; a" l! P7 X8 y8 Z7 q7 ?- H4 ^
9 B3 d) s8 A; @8 M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曾说:“即使你已有了主见,但如果有10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这种现象被称为“韦奇定理”,它告诉我们:不怕开始众说纷纭,只怕最后莫衷一是。
3 c: U9 X# `1 _/ x2 u. a
+ n& g+ o7 X0 A$ q! U& g& m作为管理者,当你带领团队走到一个岔路口时,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呢?如果你想向左走,而大多数团队成员想向右走,你会坚持向左走,还是改变主意向右走呢?对于同一件事,大家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时,优秀的管理者往往会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做报晓的雄鸡,而没有主见的管理者往往人云亦云,服从大众的意见。8 V* K) P* }9 v
* p/ c( x% L5 `; j) M: {
& `# D" W' r" g9 `1 G7 F% d9 u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