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51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秒懂电容自举电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7-27 1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自举电容的核心原理是: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获取到两个关键字:两端电压、不能突变。
两端电压指的是电容一边相对另一边的电压,我们知道电压本身就是个参考值(一般认定参考GND,认定GND点平为0V)。
不能突变则指电容两端电压变化时,必然需要1个大于0s的时间。根据电容的公式I=C*dU/dt,得知,dU/dt=I/C,故电容两端电压从0升到VDD时,取决于电流和电容的比值。容值一定时,电流越大,电压上升的越快。电流一定时,容值越小,电压上升的越快。
简单的自举电容模型?
假如,只有个6V的电源,但是我们想输出12V的电压,相对简单的方法就是应用自举电路,如下图中的电路,(认为器件均为理想模型),二极管D1和电容C1就构建了自举电路。
% G  h4 D, {- c$ g& U/ [
1.A状态为默认状态,此时开关A闭合,开关B断开,Q1导通,C1负极与地导通,电流从电源VDD出发,通过D1,经过C1,经过Q1,再流回电源VDD。达到稳态后,电容上端对地电压为6V,下端对地电压为0V。
2.当开关B闭合,开关A断开,Q1截止,电容下端电压与电源正极直连,此时电容下端对地电压等于电源正极对地电压,为6V。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电容上端相对电容下端,电压为6V,电容下端相对地,电压为6V。所以电容下端相对地,电压成了12V。由于D1的反向截止作用,使得电容上端对地电压可以保持在12V。
5 S: k$ @. T7 v$ k- O
实际的模型中,由于反向二极管和MOS管均存在微弱的漏电,自举电路需要不断切换状态来对自举电容充放电,来保证电压被长时间抬起来。且自举电路的供电能力取决于自举电容的大小。
自举电路的经典应用
在很多Buck或者Boost电源芯片的手册中,我们都能看到自举电容的应用。我们打开TI厂家的BQ25895充电芯片(内含Buck)的器件手册,如下,红色框框中47nF电容即为自举电容。
9 P0 l* z* i: I* t: M5 v
继续往后看,打开BQ25895的内部框图,就可以看到芯片内部的自举电路设计。假设VBUS为5V,VREGN为电源输出,输出电压小于5V,Q2和Q3导通条件为VGS > 4V。
首先你要明白,高电压很容易产生低电压(比如电阻分压),但是低电压产生高电压就需要额外的措施。所以下图中,5V的VBUS输入可以很容易产生低于5V的VREGN输出。
那么在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Q3而言,S极接地,G极电压直接由VREGN驱动,VREGN可以轻易产生小于5V的电压在Q3的G极和S极,所以Q3很容易导通。
而对于Q2而言,由于S极未接地,若要保证Q2导通,则要求Q2的G极电压必须比S极电压高4V,才能满足Q2 VGS>4V的条件。若S极电压为0V,VREGN可以轻松导通。若S极为5V,则G极电压必须为9V,而VREGN最大不超过5V,怎么办呢?

+ v: r& T1 W6 V* H9 s
自举电路的作用就彰显出来了。
首先VREGN产生小于5V的电压,让Q3导通,同时VREGN通过二极管D,自举电容C,以及导通的Q3构成对地回路,电容C开始充电,充电完成后,电容两端电压几乎等于VREGN(忽略二极管D的导通压降),由于电容C并联在Q2的G极和S极上,对于Q2来讲,VGS两端电压同样可以达到VREGN,从而使得Q2可以导通。
/ F% d% h4 I  G1 ?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1-7-27 10:41 | 只看该作者
A状态为默认状态,此时开关A闭合,开关B断开,Q1导通,C1负极与地导通,电流从电源VDD出发,通过D1,经过C1,经过Q1,再流回电源VDD。达到稳态后,电容上端对地电压为6V,下端对地电压为0V。

点评

图都没有哪儿来的C1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0-25 10:00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21-7-27 19:09 | 只看该作者
实际的模型中,由于反向二极管和MOS管均存在微弱的漏电,自举电路需要不断切换状态来对自举电容充放电,来保证电压被长时间抬起来。且自举电路的供电能力取决于自举电容的大小。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21-10-25 10:00 | 只看该作者
ounce 发表于 2021-7-27 10:41: S/ m5 `+ ~, K; v( w' [. U
A状态为默认状态,此时开关A闭合,开关B断开,Q1导通,C1负极与地导通,电流从电源VDD出发,通过D1,经过C1 ...
9 g, S- \) E- h% J
图都没有哪儿来的C1+ M+ b, j' G% }
7 o' r. \' g- A- @4 R) j& `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5-13 15:17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5#
    发表于 2021-11-30 14:50 | 只看该作者
    图在哪里?是我打开的方式有问题吗?
      k6 _/ ^5 z1 d6 n7 L; S* ^* f, 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21 20:36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