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iuyian20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详解怎样使用Polar Si9000软件计算阻抗及如何设计层叠结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1:27 | 只看该作者
下面的内容我需要继续更新呢, 可是我没有了编辑的权限了,郁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1-19 16:0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47#
    发表于 2011-7-21 13:2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一定要顶。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发表于 2011-7-21 16:25 | 只看该作者
    好東西啊。學習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49#
    发表于 2011-7-22 00:5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四层板的板后计算的两点疑问:
    / n5 `9 ]' O+ y5 D1."48.42MIL指的是1.3MM 1/1OZ的芯板的介质厚度,具体是这样得来:1.3MM-0.035X2)X39.37=48.42MIL." 根据楼主之前的说法“T1信号层的成品铜厚,外层1OZ=1.4MIL,而内层考虑的蚀刻的因素,我们通常认为内层1OZ=1.2MIL,而0.5OZ=0.6MIL"参考层应该是内层,1.2x0.0254=0.03048,而非0.035,这个0.035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J' m! q& L+ U8 o8 y: A
    2.“此结构的层压厚度为:0.08MM+1.3MM+0.08MM+0.035MM(铜厚)=1.495MM”根据EXCEL表格中L1和L4两个外层的铜厚都是1oz,再根据楼主的说法“T1信号层的成品铜厚,外层1OZ=1.4MIL,而内层考虑的蚀刻的因素,我们通常认为内层1OZ=1.2MIL,而0.5OZ=0.6MIL"铜厚应该是2x1.4x0.0254=0.07112mm,而非0.035mm.也许楼主是根据EXCEL表格中top和bot都是18um得出的0.035mm,但是1OZ铜根据楼主的说法,怎么也得不出0.018mm的铜厚啊?外层1.4x0.0254=0.03556mm;内层1.2x0.0254=0.03048mm.
    + q4 t1 g, l$ ]0 y! b- L& d' `望楼主和各位指点一下,谢先。8 Q8 V4 U% s9 |! S. q+ A& M  a+ e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09:21 | 只看该作者
    你好!关于第一点,48.42MIL指的是1.3MM 1/1OZ的芯板的介质厚度,我们现在计算的是此芯板的介质厚度,并不需要考虑的蚀刻的因素啊。所以0.035MM=1.4X0.0254,而并不是:1.2x0.0254=0.03048. 而为了精确计算阻抗我们规定:“T1信号层的成品铜厚,外层1OZ=1.4MIL,而内层考虑的蚀刻的因素,我们通常认为内层1OZ=1.2MIL,而0.5OZ=0.6MIL".作这样的规定目的是为了精确计算阻抗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51#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09:3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第二点,你好象并不理解制板厂商的"层压厚度"与"成品板厚"的区别,"层压厚度"是指各层加起来的理论上的厚度,通常我们计算时应比成品板厚小0.1MM,为什么呢?因为这个0.1MM就包括了内层蚀刻因素和外层的电镀铜厚,以及阻焊,字符的厚度。"此结构的层压厚度为:0.08MM+1.3MM+0.08MM+0.035MM(铜厚)=1.495MM”.大家需注意计算层压厚度的时候外层铜厚采用的是基铜,而并非成品铜厚.所以这其中的0.035MM是指TOP和BOTTOM两面各0.5OZ加起来的铜厚.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
    发表于 2011-7-22 11:1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顶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53#
    发表于 2011-7-22 11: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abbitpan0317 于 2011-7-22 11:17 编辑 ' t' E" g9 |/ |1 `

    : T$ m' n" J8 [' ]( t6 A感谢楼主的回答,我确实对PCB纸板工艺流程不了解。楼主回答后我还是不明白,什么时候用外层铜厚,什么时候用内层铜厚?对于楼主Excel的四层板,应该是第一层和第四层用外层铜厚来计算吧,而第二层和第三层用内层铜厚来计算吧?“所以这其中的0.035MM是指TOP和BOTTOM两面各0.5OZ加起来的铜厚.”top和bot应该就是L1和L4吧,楼主Excel的四层板上写的是1oz啊,为什么又要按0.5oz来计算呢?再有我看别的书上说表层信号所处的介质常数处于1和4.2之间(1是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所以外层如果选取4.2的话将使计算结果存在偏差,实际情况是否是这样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54#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11:45 | 只看该作者
    0.5OZ是指基铜,1OZ为L1和L4加起来的铜厚,1OZ=0.5+0.5,3 q4 ?5 [( ?& B1 c1 }
    "0.08MM+1.3MM+0.08MM+0.035MM(铜厚)=1.495MM”,那我把它改为:,“0.018MM(L1铜厚)+0.08MM+1.3MM+0.08MM+0.018MM(L4铜厚)=1.495MM”,这样总应该明白了吧?
    + d9 [' z8 N9 L4 b普通生益FR-4的介电常数为4.2-4.6之间,大家在计算阻抗时通常选4.2而已.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发表于 2011-7-22 13:0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明白了,内层LZ说是0.035MM=1.4X0.0254得来的,但是内层1OZ=1.2MIL而外层1OZ=1.4MIL,48.42mil的层应该是内层,为什么按照外层铜厚来计算呢?

    点评

    答案在50楼已经说明的很详细了啊!  发表于 2011-7-22 13:18

    该用户从未签到

    56#
     楼主| 发表于 2011-7-24 10:31 | 只看该作者
    " d% D* U7 j5 Y! c& [
    今天给大家讲一下三种内层特性阻抗模型及区别:

    % A5 M/ g5 v" X, ?! u& b4 W; {3 H1 a5 a. l# _
    (1),参考上下临近层的阻抗模型如下:
    file:///C:/DOCUME~1/liuyian/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1814.png
    例如:8层板中,L3层为信号层需控制阻抗,参考L2L4层,这时我们选用此模型计算阻抗.
    1 b9 P, Q! b: N: g  r8 A/ ]6 H: v
    (2),有隔层参考的第一种模型如下:

    * F/ o7 \: V/ r# l: t& p
    +file:///C:/DOCUME~1/liuyian/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2161.png
    例如:6层板中,L3L4层为信号层需控制阻抗,参考L2L5层,这时L3L4选用此模型计算阻抗.
               
          (3),有隔层参考的第二种模型如下:
    file:///C:/DOCUME~1/liuyian/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2490.png
    例如:8层板中,L4L5层为信号层需控制阻抗,参考L3L6层,这时L4L5选用此模型计算阻抗.
    9 e' Q, m+ O5 O& \
    类似内层差分阻抗及共面性阻抗都有这三种形式的阻抗模型,这里就不跟大家多讲了!
    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有隔层参考的两种阻抗模型的区别,以便正确的选择阻抗模型.

    该用户从未签到

    57#
     楼主| 发表于 2011-7-24 10:39 | 只看该作者
    由于以上三种模型图片没有显示,现作特别说明以上三种模型依次分别对应PolarSi9000软件中:1B1A,1B2A,2B1A,请大家注意区别!

    点评

    区别还请您多多解释啊?哈哈  发表于 2012-8-6 18:29

    该用户从未签到

    58#
    发表于 2011-7-24 11:17 | 只看该作者
    很详细,很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59#
     楼主| 发表于 2011-7-25 10: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有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指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0#
    发表于 2011-7-27 1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liuyian2011 的帖子
    * s$ e5 \( x8 B) a2 H) `, C. j( Z3 D0 ?; U) c- Z
    你好!
    5 D! {) Q" t6 S: Z      请教一个关于特性阻抗的问题:我画了一个8层板,层叠结构是top/gnd1/sig1/pwr1/pwr2/sig2/gnd/bottom,中间信号层都铺了地,板上第三层--sig1有根线要求特性阻抗75欧姆,由于在同层有阻抗60欧姆的信号线的要求,因此为了做到75欧姆,我把信号线正上方的gnd1给挖空了,保留了信号线正下方的pwr1层的铜皮作为屏蔽层;请问这样有问题吗?我在计算时是拿1E1B2A这个模型算的。
    4 G- z2 w; d* Z) ]1 E
    ( m, ]' g) [. K$ ~4 Q8 V; O: V      谢谢!!!
    : [, p; c" x' y$ F; _: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5-25 16:4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