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50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一下大家关于基站输出功率的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0-18 1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 N5 u  N3 C1 @3 l7 q& p7 j0 S
  • 中国于2014年对《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88)和《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88)进行整合修订,出台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根据标准,通信频段的功率密度应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美国标准为600微瓦/平方厘米,两者相差15倍。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基站信号将出现重叠水平,移动通信基站建设时执行的都是国标五分之一的标准,即小于8微瓦/平方厘米。国家标准是依据长期接触情形而制定的,人体暴露在辐射场中无论多长时间都是安全的,不存在辐射累积效应。
    7 C8 E6 f2 |( R! _3 B( o4 K
  • 进过多名专业人士借助narda设备测试,5G基站1m范围内的辐射大小不超过0.05uW/cm2。
    5 q( d; o/ R& F
  • 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国家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通信频段的限制是距离基站1m的功率密度小于0.4W/ m2,计算得出PtGt=0.4*4* pi=5W=37dBm。7 Z; T  M2 J# \& t8 |& j' r
问题1:宏基站的发射功率EIPR= Pt* Gt,其中Pt是发射功率大约为40dBm,Gt为定向高增益天线的增益为20dBi左右,计算下来EIPR为60dBm左右,那是怎么保证电磁辐射小于0.4W/ m2的国标要求的呢?
7 d; b6 {0 L. ]3 D' z问题2:看过很多专业人士测试距离基站不同距离下的辐射值,在宏基站正下方测得的大小居然大多在0.1W/ m2以下,那岂不是基站功放的输出功率是远小于40dBm,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个现象的呢?
/ Y0 D" o$ l$ T  {2 P! `

“来自电巢APP”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21-10-18 13:17 | 只看该作者
有些区域是盲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8 20:23 | 只看该作者
MLXG 发表于 2021-10-18 13:17:22
/ K( c  ~2 H8 y& r: c有些区域是盲点

8 M( Y1 |+ m& c2 R/ v+ H, i
3 i7 r' y. V6 w+ l1 F5 N那处于不在盲点的区域是不是应该测出比较大的数值。
# q0 w) ~1 q( X, r' \- G

“来自电巢APP”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2-2 15:01
  •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4#
    发表于 2021-10-19 09: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学习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9-30 17:42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