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I_believe 于 2021-11-29 13:50 编辑 " b& V$ x/ p: c" V5 {/ W& D) |
" w% U% K2 A, C; L! C* u
概述:
' T; d! `7 z( `/ R5 g3 h$ v% U3 ], `对需求管理及需求评审的描述,从3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是需求分类、分类方法、评审过程。另附文档示例。
3 P- U# ?! U a6 U7 a! g3 N" O一、需求分类
( T4 |5 m- b- G' C( [; ]9 K: f$ x分类方式一,按用户类型:- S' C7 [/ J* i0 K$ @% j4 i
1)B端需求面向企业客户的需求;# g( g) E/ h+ m4 `0 B
2)C端需求面向个人用户的需求;! V; O0 [9 z$ m6 n# R
分类方式二,按功能分类:
U8 P! e6 P* b3 U7 q/ u1)设计类;
& y6 d0 Z0 Q& l2)体验类;- Y2 e7 T+ ]( ^+ ]- B
3)功能类;& q% |) h! T0 N" d4 E6 b8 n5 m
4)运营类;2 N9 G/ S8 d( D* k! N
5)数据类;8 R) ?9 k0 P5 v4 b' Z
分类方式三,按需求强度分类:
3 S( Y: J. m: D! F3 W1)真需求:用户真正想要的需求;& ~8 j2 c6 }' A& C2 C
2)强需球:用户最渴望满足的需求,必须满足;4 I* C' |) q& a* E
3)弱需求:用户非必要需求,不满足用户也可以;" {: V2 u* U- ]' I* e& }
4)伪需求:用户自以为需要,实际不需要(无用);
( s4 ?# n0 j6 W O a二、需求分类方法
7 D& i2 z6 Q1 g+ P9 H8 u; n+ |kano模型
' R7 o" }: t8 V: @' U 1、背景:KANO 模型是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有用工具,以分析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的影响为基础,体现了产品性能和用户满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1 I. b. w( v- \$ C
2、根据不同类型的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产品服务的质量特性可分为五类:基本(必备)型需求——Must-beQuality/ Basic Quality
7 ?, t8 Z% E. n6 v期望(意愿)型需求——One-dimensional Quality/ PeRFormance Quality1 w, p3 _* \+ |( z" x
兴奋(魅力)型需求—Attractive Quality/ Excitement Quality
. ~; I* d" P% @& H无差异型需求——Indifferent Quality/Neutral Quality
: r( ]/ X z4 G1 h7 L) y反向(逆向)型需求——Reverse Quality5 }0 `8 c+ ? w/ @! {
前三种需求根据绩效指标分类就是 基本因素、绩效因素和激励因素。
$ P2 S1 q3 d9 _7 x) g备注:关于更多的kano模型了解可以再找一下资料~
1 I' L3 A3 W# i; s: {4 DEg:互联网公司对用户核心需求的理解
. ^* A( K/ F; M8 T' Z1、腾讯公司理解的用户核心需求:性与暴力(微信 张小龙)* Q* _- `: W, Y7 V' c; z M2 B$ X
2、阿里巴巴理解的用户核心需求:快乐与健康 (马云)
# |: v) Y. y7 ^4 t+ v3、字节跳动的用户核心需求:延迟满足感,效率工程部,信息创造价值,记录美好生活
, u. D7 i% F$ x9 k$ y5 g4、百度的用户核心需求:搜索速度快,简单可依赖
2 k, M/ t+ I N9 }" v3 K三、需求评审过程
0 O; l$ y0 o$ ]+ ?, j5 e- Q% C需求开始至评审完成过程大致由四部组成(每个公司情况不同):需求整理(整理需求池/to do list + 初步评审(N次)+ 需求确认 + 最终需求输出物)
* _- W0 H. E. O; f3 ?0 u1、什么是需求池?; R5 S) I% w) y$ W) v* A3 M
定义:某个软件现在及将来可能提供的所有功能的集合。) f- i. U# Y! G% c U0 g
* M; S" U4 \( b$ {. _" }- E
2、需求生命周期:$ v2 C: }& X p( r5 U) B
根据需求的进度与重要紧急程度,需求池中的需求按状态可以被分类为:
4 n8 M& @ k1 B, G. b: q- o1)想法阶段(未开始需求)' P8 S/ a0 _) m, h. W
2)设计阶段(待设计需求)! w5 {; S a) D! N7 I
3)评审阶段(待评审需求)
* I8 r: N" ~9 x& b; B$ x4)开发阶段(开发中需求)
$ M0 k4 }. _) t% z( a5)测试阶段(测试中需求)
! q3 q! e' V6 f6 W4 a: t! f& K6)修复阶段(修复中需求)' W1 s2 b, W# U" A% f
7)上线阶段(已上线需求)) \+ |; O9 G# j4 S* r/ r
: z X4 F2 l" K5 i6 i& r3、需求池记录格式与描述维度(标准不唯一)
- C: W V8 Z/ M4 h2 `+ c# r7 {1)需求标题:简述需求内容,区别于其他需求;
" N1 N! c& H$ I; K7 V C) O1 x2)需求价值:为什么要有这个功能?如果没有这个需求会导致哪些不利因素?如果有这个功能会带来哪些有利因素?受益相关方都有哪些?$ D8 W$ F" g5 e% Q# _4 ?6 l) C6 A) W
3)需求描述:详细描述需求的位置、场景、角色、功能、交互、文案等等细节内容。$ R3 _+ k0 f7 J: N4 g/ N1 Q4 o2 f
4)产品线:标准文字记录该需求属于那条产品线,eg:app、微信小程序、web端等等
# Y" l( D+ \5 V" t$ s5)功能模块:文字说明该需求属于哪个产品线的哪个页面功能模块。Eg:app → 个人中心 → 我的订单。! }, q+ ^: Q) V5 m
6)需求来源:需求的初始来源,eg:业务、运营、零售、技术、BOSS等
9 W) O F# L9 z3 t7)提交人:记录需求的具体提交人,eg:产品经理张XX,李XX
9 f7 v2 _+ x! P) K, W2 X8)优先级:初步判断该需求的研发优先级,eg:高中低、紧急、非紧急。2 B( ^7 P, J+ Y' R
9)需求状态:未开始、待设计、待评审、待开发、开发中、测试中、已上线等。1 s, L% {4 E* q* K
* \- v* o8 R( j/ D! G% A3 v2 _
4、需求评审环节$ T) r2 }& G1 X6 @' B
1)需求评审核心讨论维度:
# [' R$ C- a2 O J需求评审一般会围绕需求的以下多个维度进行讨论与博弈:
1 l+ o' L/ Q8 J( y风险大小、成本把控、技术难度、技术资源、版本周期、紧急程度、预期效益、运营资源、其他配合资源。' C& X1 w+ N+ q' \! [- r4 @
2) 核心维度举例:
1 o/ L. h. s: |4 e7 Q(1)风险大小:高、中、低;: W2 c r2 h9 G8 X6 n) d* p
(2)成本把控:金额预算、人力预算、时间预算;
0 ?9 P; D. ]+ c(3)技术难度:难、中、易;& Y3 U4 h2 i4 J6 d8 L a
(4)技术资源:前端可用人数、后端可用人数、iOS/Android可用人数;
) C; |2 m) l( ~" F! N) Q2 s- `5 r. V) \6 ?(5)版本周期:第几个版本
- ?/ a7 x E8 \" T l! R(6)紧急程度:高、中、低5 N `1 R* y2 u" w" B
(7)预期效益:满足多少个用户需求,eg:优化某个高频场景,可以带来多少销售额提升。
6 K) F6 d. h: I0 R0 d& {; D/ n4 u(8)运营资源:广告运营预计投入资金,投入人工工作量
: ~; H/ J0 [2 L' b(9)其他配合资源:是否涉及其他内/外部资源的配合,预计投入工作量,如涉及外部资源,是否涉及资金投入。
: ~" [# B# B% ]$ ^, f四、文档示例
9 S8 b2 t* t+ D) s! o! r1、需求to do list4 t$ v% H( O9 a6 K
1)
$ j6 N8 B. m3 e6 x' `- _% U 2)- w* i. N7 Y) o( X+ v% T- T
' C; m" d+ Q# e/ @' b' x
2、需求列表
4 m, o0 F; j' K5 b: c1)0 A/ a/ q$ }6 C2 Y, Z& w
2)/ U% z# s/ X( w& k6 z
: k# ]8 Z# `% C2 x3 V- B% j2 W8 P; w: [' ~2 n) G
# P" A: G# |2 u: n) O: d: N& ~5 _7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