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037_高速无源链路阻抗匹配套路
3 p$ n. _' p7 J2 `; K
在仿真优化HFSS复杂模型时,经常会发现,如果优化调整某个结构尺寸,高频VSWR指标与低频VSWR指标存在翘翘板现象,按下葫芦起了瓢! 岛主见过有人用高性能服务器优化大型HFSS模型,十个以上的结构尺寸全做参数化,设置好全频段VSWR指标,然后启动HFSS优化,7X24小时不停机盲跑。 这种盲目优化,恐怕跑到宇宙毁灭也得不到最优解,急死俺了! 何以解忧?唯有套路。
' _: n: S8 n! z% t% a7 S& k 套路一:在哪个位置分段?下图来自于百度: : O- l! }" A! h" M/ k/ ~2 {3 h$ J
芯片~封装~子板PCB~连接器~高速背板~连接器~子板PCB~封装~芯片构成的高速无源链路,在设计阶段,将此链路在A、B、C位置断开成四截: 芯片封装载板~子板PCB 子板PCB~高速连接器~背板 背板~高速连接器~子板PCB 子板PCB~芯片封装载板
! W3 }( Y: J$ ?2 Z6 |' h1 t
如果链路对称,则只需要考虑链路的一半,也就是两截。 当然,仍然可以细分无源链路。典型的芯片封装载板/SIP结构如下图所示: " \; b& _0 K- }% T3 O3 _9 b% w/ r
$ i% B: l& V$ y* {5 C* J" t/ K7 Q
上图这样的芯片封装载板~子板PCB这段链路还可细分为以下两段: 芯片~Bonding~封装载板 封装载板~BGA焊球~子板PCB
- ~# u- @7 r/ C* }
分段位置必须位于横截面尺寸稳定的传输线上,也就是阻抗连续的位置,例如PCB微带线、带状线、同轴电缆。 & B8 G, d0 {; R8 [% }1 U0 |. n0 @
3 C% @0 |2 [) K
上图是差分过孔仿真模型,在横截面尺寸不变(阻抗连续)的PCB布线处分断是正常的做法。 0 X4 _/ O( q+ V; F8 X
套路二:先撸低频,后撸高频。有些高频无源链路,由于高频信号的波长几乎与横截面结构尺寸相比拟,仿真或测试TDR指标已经不管用了! 在仿真优化HFSS复杂模型时,经常会发现,如果优化某个尺寸,高频VSWR指标与低频VSWR指标存在翘翘板现象,按下葫芦起了瓢! 怎么办呢? 要先撸低频,后撸高频。举例说明具体做法: _/ C! s" S( I# n
* x9 g2 ^; t4 E
上图VSWR曲线是高频66GHz同轴连接器PCB转换结构模型的仿真指标 (后续有文章专门阐述如何定位64GHz谐振尖峰问题,敬请关注本公众号:看图说RF)。 蓝线是我们预期的无源链路的VSWR指标模板,依据无源链路复杂性(或经验)选择模板斜率; 红线在原始模型的VSWR曲线,红线在8~18GHz低频段超过模板,先调整某个结构尺寸,强制压下8~18GHz低频段的VSWR指标; 然后保持此结构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再调整无源链路的另一个结构尺寸,压下38~66GHz高频段VSWR指标; 优化后的模型对应绿线所示的VSWR指标。 此做法隐含的原理是: 低频是基础,高频是大楼。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z+ x6 M0 ]+ g
总结复杂无源链路仿真优化套路: ü 复杂无源链路可分断做仿真优化,分断位置必须位于横截面尺寸稳定的传输线上,也就是阻抗连续的位置。 ü 优化某个尺寸,高频VSWR指标与低频VSWR指标存在翘翘板现象,按下葫芦起了瓢!怎么办?要先撸低频,后撸高频。
6 c& J0 |7 G#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