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NL A,Rn ;A与Rn中的值按位'与',结果送入A中
$ j) }1 w& p$ \# n( O& r, N6 X) TANL A,direct ;A与direct中的值按位'与',结果送入A中
0 S4 j3 c7 i1 CANL A,@Ri ;A与间址寻址单元@Ri中的值按位'与',结果送入A中- ], {1 J& I, y: ^ v0 x
ANL A,#data ;A与立即数data按位'与',结果送入A中1 {" c$ H0 b, `7 @5 y# d a7 s
ANL direct,A ;direct中值与A中的值按位'与',结果送入direct中5 R- G2 y: S$ v' X% W
ANL direct,#data ;direct中的值与立即数data按位'与',结果送入direct中。( v. [) A) J+ D; x* g% E
这几条指令的关键是知道什么是逻辑与。这里的逻辑与是指按位与
7 Y3 r+ r4 l( ?8 W: T* S4 T例:71H和56H相与则将两数写成二进制形式:5 X6 A a' b4 N" L2 {8 f
(71H) 01110001
1 D; M' |2 P7 d1 Y5 O(56H) 00100110
* j8 m, h3 ^4 C6 L: I$ F) ?% O" K, {结果 00100000 即20H,从上面的式子能看出,两个参与运算的值只要其中有一个位上是0,则这位的结果就是0,两个同是1,结果才是1。
* U C+ C' K" Y* R3 |. r+ ^6 Z理解了逻辑与的运算规则,结果自然就出来了。看每条指令后面的注释
" i* j: c( Z8 k( Z; r, J* E; T下面再举一些例程来看。5 ^* L6 N. I& h1 f/ D
MOV A,#45H ;(A)=45H- t1 Z) a# Q9 P* e" s6 ]
MOV R1,#25H ;(R1)=25H
0 P; ], q' y6 aMOV 25H,#79H ;(25H)=79H$ _) q2 V& U1 u/ ^9 a
ANL A,@R1 ;45H与79H按位与,结果送入A中为 41H (A)=41H
, j! ?8 T" d p+ W# jANL 25H,#15H ;25H中的值(79H)与15H相与结果为(25H)=11H)* m( t* T* K8 i7 J' M
ANL 25H,A ;25H中的值(11H)与A中的值(41H)相与,结果为(25H)=11H T, H7 F- v& m! V% x
在知道了逻辑与指令的功能后,逻辑或和逻辑异或的功能就很简单了。逻辑或是按位“或”,即有“1”为1,全“0”为0。例:
, G9 X; y( k0 ?' C8 Z7 z2 \0 ]% Q+ ~10011000
7 x3 K. L+ q" P% w; g或 01100001
! x t8 W- l+ u0 x& f& h结果 11111001$ c8 p5 l2 x. p$ P3 V$ t) ]; Z
而异或则是按位“异或”,相同为“0”,相异为“1”。例:8 \7 b9 `0 \' \* Q6 n
10011000
( D% F+ q! Z; t# W5 s: h异或 01100001; f; m& t2 T. n+ e/ G
结果 11111001
' g- }4 \: ^6 z& x而所有的或指令,就是将与指仿中的ANL 换成ORL,而异或指令则是将ANL 换成XRL。即5 R4 Y f6 Z! v# B/ F$ x1 }
或指令:
+ q. l7 f6 o; IORL A,Rn ;A和Rn中的值按位'或',结果送入A中" T2 ?2 n$ }# M* A* |
ORL A,direct ;A和与间址寻址单元@Ri中的值按位'或',结果送入A中 R8 g8 w4 \/ p t
ORL A,#data ;A和立direct中的值按位'或',结果送入A中
. {% p! O7 {& o6 L. EORL A,@Ri ;A和即数data按位'或',结果送入A中
+ {' C, j3 z' ?. G0 v: @7 WORL direct,A ;direct中值和A中的值按位'或',结果送入direct中6 n8 A8 h/ h+ ?% I- }2 U$ E$ v3 c
ORL direct,#data ;direct中的值和立即数data按位'或',结果送入direct中。1 _6 o7 T- d9 _$ W5 g
异或指令:- `& S* Z0 p2 q, ?/ ^; D
XRL A,Rn ;A和Rn中的值按位'异或',结果送入A中0 }# z* @. ^+ `* ^; p* H4 e
XRL A,direct ;A和direct中的值按位'异或',结果送入A中
% H" h5 {3 c5 N4 g# Y B9 L( b) sXRL A,@Ri ;A和间址寻址单元@Ri中的值按位'异或',结果送入A中
d8 h+ y$ N. \# e1 b K1 M E. r3 QXRL A,#data ;A和立即数data按位'异或',结果送入A中( w* K n" Q2 `+ Z8 U- G7 S
XRL direct,A ;direct中值和A中的值按位'异或',结果送入direct中
4 r' T7 u0 Q0 Y# L4 w' FXRL direct,#data ;direct中的值和立即数data按位'异或',结果送入direct中。
4 s9 g7 n) @2 r! D练习:
0 [0 y9 [+ ?4 S# EMOV A,#24H
" ]; F2 i) S$ z7 }MOV R0,#37H! i1 T. t& v4 r7 r# N# b+ g
ORL A,R0* G8 F# s0 k4 w' C) n
XRL A,#29H
% a6 m( q! r2 _/ [MOV 35H,#10H! |% o8 e' {; `) v9 W3 V5 W
ORL 35H,#29H3 f8 ?/ H, e0 W5 j2 O6 ]
MOV R0,#35H2 l5 G" F# P8 O7 i i! ~/ d
ANL A,@R09 A* e* q8 _8 h7 @5 h* P: g+ K
四、控制转移类指令
$ h h) {; f# T. ~6 @无条件转移类指令5 v# i9 W# X, K: J; q; G% O6 ?
短转移类指令7 S/ d8 H( k2 d0 v) V5 `- W
AJMP addr11
! c! [. \ e4 b# `. D Q" s" L* I长转移类指令
0 N% G/ ~ h( m5 eLJMP addr16: e& @6 d8 \- G. G9 \0 \
相对转移指令5 y' p H8 l4 m
SJMP rel
/ p& k8 ]4 i, d, E上面的三条指令,如果要仔细分析的话,区别较大,但开始学习时,可不理会这么多,统统理解成:JMP 标号,也就是跳转到一个标号处。事实上,LJMP 标号,在前面的例程中我们已接触过,并且也知道如何来使用了。而AJMP和SJMP也是一样。那么他们的区别何在呢?在于跳转的范围不一样。好比跳远,LJMP一下就能跳64K这么远(当然近了更没关系了)。而AJMP 最多只能跳2K距离,而SJMP则最多只能跳256这么远。原则上,所有用SJMP或AJMP的地方都能用LJMP来替代。因此在开始学习时,需要跳转时能全用LJMP,除了一个场合。什么场合呢?先了解一下AJMP,AJMP是一条双字节指令,也就说这条指令本身占用存储器(ROM)的两个单元。而LJMP则是三字节指令,即这条指令占用存储器(ROM)的三个单元。下面是第四条跳转指令。, e( e6 [' i' b Z, G
间接转移指令
) u4 x/ ^8 b5 ?( MJMP @A+DPTR9 |( d- z M& M9 W/ v" `
这条指令的用途也是跳转,转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可不能由标号简单地决定了。让我们从一个实际的例程入手吧。) B' Y; C4 Q7 N
MOV DPTR,#TAB ;将TAB所代表的地址送入DPTR0 |, {2 V1 q5 D; @& ^
MOV A,R0 ;从R0中取数(详见下面说明)4 I( n) K9 s8 U' F3 X3 l# s7 g( G
MOV B,#2
- A. z. p1 A. n: G# z' LMUL A,B ;A中的值乘2(详见下面的说明)
) l9 G! ?* ^# w% uJMP A,@A+DPTR ;跳转& W7 j6 S; d) m8 p7 r. ?' K
TAB: AJMP S1 ;跳转表格" L' d9 ]$ l6 P) N2 y; Y
AJMP S2
8 g; O' [ d8 q# HAJMP S3
: J* v% ]4 \/ G- L* I r图2
+ O7 `4 d, m" c图3
0 c4 e1 \$ Z" s+ X! |0 z S) C5 B- o 应用背景介绍:在单片机开发中,经常要用到键盘,见上面的9个按钮的键盘。我们的要求是:当按下功能键A………..G时去完成不一样的功能。这用程序设计的语言来表达的话,就是:按下不一样的键去执行不一样的程序段,以完成不一样的功能。怎么样来实现呢?. N$ D$ H: t6 f, ] G3 b1 q7 K
看图2,前面的程序读入的是按钮的值,如按下'A'键后获得的键值是0,按下'B'键后获得的值是'1'等等,然后根据不一样的值进行跳转,如键值为0就转到S1执行,为1就转到S2执行。。。。如何来实现这一功能呢?
5 ^1 u9 O" T, o 先从程序的下面看起,是若干个AJMP语句,这若干个AJMP语句最后在存储器中是这样存放的(见图3),也就是每个AJMP语句都占用了两个存储器的空间,并且是连续存放的。而AJMP S1存放的地址是TAB,到底TAB等于多少,我们不需要知道,把它留给汇编程序来算好了。- r/ o J9 R- m; i9 N
下面我们来看这段程序的执行过程:第一句MOV DPTR,#TAB执行完了之后,DPTR中的值就是TAB,第二句是MOV A,R0,我们假设R0是由按钮处理程序获得的键值,比如按下A键,R0中的值是0,按下B键,R0中的值是1,以此类推,现在我们假设按下的是B键,则执行完第二条指令后,A中的值就是1。并且按我们的分析,按下B后应当执行S2这段程序,让我们来看一看是否是这样呢?第三条、第四条指令是将A中的值乘2,即执行完第4条指令后A中的值是2。下面就执行JMP @A+DPTR了,现在DPTR中的值是TAB,而A+DPTR后就是TAB+2,因此,执行此句程序后,将会跳到TAB+2这个地址继续执行。看一看在TAB+2这个地址里面放的是什么?就是AJMP S2这条指令。因此,马上又执行AJMP S2指令,程序将跳到S2处往下执行,这与我们的要求相符合。
' B+ [7 r8 q* s J* B请大家自行分析按下键“A”、“C”、“D”……之后的情况。+ u. M2 b& ?: E0 k$ G
这样我们用JMP @A+DPTR就实现了按下一键跳到对应的程序段去执行的这样一个要求。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取得键值后要乘2?如果例程下面的所有指令换成LJMP,即:: i0 n8 C( J' N" Q. z
LJMP S1,LJMP S2……这段程序还能正确地执行吗?如果不能,应该怎么改?* r) f4 w9 M3 B8 d2 p2 ]8 c" ?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