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开关电源是一种应用功率半导体器件并综合电力变换技术、电子电磁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的电力电子产品。因其具有功耗小、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工作稳定、安全可靠以及稳压范围宽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电子仪器、工业自动控制、国防及家用电器等领域。但是开关电源瞬态响应较差、易产生电磁干扰(EMD,且EMI信号占有很宽的频率范围,并具有一定的幅度。这些EMI信号经过传导和辐射方式污染电磁环境,对通信设备和电子仪器造成干扰,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开关电源的使用。; S5 ?- }* O2 [8 d4 h0 I
/ \( m. w# U6 b/ @; u( W' A( o6 `& K- x# ~, _3 a }) a) Y9 x" B% a. t& F
2 |! Z: P. w4 P3 Z开关电源产生电磁干扰的原因& s% R2 l1 k# _ s$ a, ]! r8 t
5 i1 A$ f0 T; S. w* U) D/ \# E0 T
电磁干扰 (EMI,ElectromagneticlnteRFerence)是一种电子系统或分系统受非预期的电磁扰动造成的性能损害。它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干扰源,即产生电磁干扰能量的设备;藕合途径,即传输电磁干扰的通路或媒介;敏感设备,即受电磁干扰而被损害的器件、设备、分系统或系统。基于此,控制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就是:抑制干扰源、切断祸合途径及降低敏感设备对干扰的响应或增加电磁敏感性电平。3 O7 _- l; z3 ] X
/ s8 N% E0 f" f5 |. T+ A2 [根据开关电源工作原理知:开关电源首先将工频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再逆变为高频交流电,最后经过整流滤波输出,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在电路中,功率三极管、二极管主要工作在开关管状态,且工作在微秒量级;三极管、二极管在开一闭翻转过程中,在上升、下降时间内电流变化大、易产生射频能量,形成干扰源。同时,由于变压器的漏感和输出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造成的尖峰,也会形成潜在的电磁干扰。
& e3 P: V9 n2 n+ h3 \, J: _. C+ g0 F1 Q0 }# }# @- u. ^$ a* \
+ }) B) }( H( w/ v- e# n+ f P6 `% A
开关电源通常工作在高频状态,频率在02 kHz以上,因而其分布电容不可忽略。一方面散热片与开关管的集电极间的绝缘片,由于其接触面积较大,绝缘片较薄,因此,两者间的分布电容在高频时不能忽略,高频电流会通过分布电容流到散热片上,再流到机壳地,产生共模千扰;另一方面脉冲变压器的初次级之间存在着分布电容,可将初级绕组电压直接祸合到次级绕组上,在次级绕组作直流输出的两条电源线上产生共模干扰。, N* J0 M9 G9 H) w% _5 U% ^- M4 z c- n6 x2 X3 q
& b0 I0 K7 e- R9 Z
! u4 Q% N6 c: o$ K% r1 m& G9 W
/ V9 R. T4 K I4 G! P; X) b! w& n# x因此 ,开关电源中的干扰源主要集中在电压、电流变化大,如开关管、二极管、高频变压器等元件,以及交流输人、整流输出电路部分。+ A5 @- z4 G6 @9 v, T0 M1 F$ F
) i* t! t6 o5 s+ R5 b' q* J1 [6 I( F! M1 o& h* a* I, I9 ]
抑制开关电源电磁干扰的措施
|5 L% U6 t; E: Y0 o& P% a( l( S2 h# G
y. p* q% s8 ^8 R' V- v通常开关电源EMI控制主要采用滤波技术、屏蔽技术、密封技术、接地技术等。EMI干扰按传播途径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开关电源主要是传导干扰,且频率范围最宽,约为10kHz一30MHz。抑制传导干扰的对策基本上10kHz一150kHz、150kHz一10MHz、10MHz以上三个频段来解决。10kHz一150kHz范围内主要是常态干扰,一般采用通用LC滤波器来解决。150kHz一10 MHz范围内主要是共模干扰,通常采用共模抑制滤波器来解决。10MHz以上频段的对策是改进滤波器的外形以及采取电磁屏蔽措施。: L# e2 e4 j' q _# 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