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Heaven_1 于 2023-3-14 14:08 编辑
0 }' ~. v, c$ J: \
4 d3 n% B" Q0 [电源篇 – 反激式开关电源) ]$ Y. N! O3 `% }
2 k5 V4 k2 R& t' r3 j. B% S1 [
感谢阅读本文,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将陆续分享项目实战经验。从电源、单片机、晶体管、驱动电路、显示电路、有线通讯、无线通信、传感器、原理图设计、PCB设计、软件设计、上位机等,给新手综合学习的平台,给老司机交流的平台。所有文章来源于项目实战,属于原创。
1 @! T" ~+ W N" C9 w! v& l1 d0 L- O) T
一、工作原理2 l+ A2 B* ]/ H: O2 m7 @3 P
. `6 k8 x# ]. k9 t
反激变换器的基本电路图如上图。
+ v$ W% I2 A1 A# r- }
) K0 B1 w+ D' ]8 F- }工作原理如下:当Q1导通时,整流二极管D1、D2反向截止,输出电容给负载供电。T1相当于一个纯电感,流过Np的电流线性上升,达到峰值Ip。当Q1关断时,所有绕组电压反向,此反激电压使输出二极管D1、D2进入导通状态,同时初级存储的能量1/2LIp2传送到次级,提供负载电流,同时给输出电容充电。' k' A6 S! f: [
' l4 K, S" P5 c9 Y. _6 G5 C
反激变换器的主要优点是不需要输出滤波电感,因为反激变压器有着变压器与电感的双重功能,在输出功率为5至150W的低成本隔离电源中应用非常广泛。9 R, R1 v u& z: z- r9 S9 _3 ^' `
k+ F4 R- d! y) ^/ O6 l) t X0 R二、项目实战# e1 ?6 l4 F- L1 L! D
; n! W4 o& t3 X2 ?; t8 ~
3 m& X, i: v+ V3 i
1、器件选型. {( ~# b$ U( u* ?9 W
+ X" U0 t @" B$ S' k+ w1 ?; l; Y品牌很多,像PI、TI、MPS等,可以上立创商城查找。
! g, V$ o% H9 Y/ ] K6 N/ ^2 Z
5 m$ {' m& R! L4 k/ i, c本次项目实战以国产SM7022为例进行讲解,其它型号设计方法大同小异。" H8 @. x x' F( L* d! N
3 E" O4 K) ?( U( p2 _2、原理图设计
$ a3 y4 b; M, H
. g- R7 t" I5 y4 p. t2 X
设计说明:& O7 N* d) K; c* P
6 K' L6 _# f8 ~, X& `- @( r
①、输入部分参考典型设计,增加保险丝、压敏电阻、NTC、共模电感等;
- |; @; _5 Y2 m; B+ i+ `
: Y4 I* v1 V4 |! I B6 Y- }9 ?②、变压器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核心,设计时需要注意,你不是在设计一个变压器,而是有着多绕组的扼流圈,初级与次级的安匝比守恒,具体设计方法请参考开源项目变压器设计文档;
7 s- u2 e- I$ a; t+ S" b* [3 H$ Z8 w
③、输出反馈有原边反馈与光耦反馈,原边反馈成本更低,但响应速度、精度等没有光耦反馈好,本设计采用的是光耦反馈;- A2 f- C p0 A# Z: g5 M
3 T% M* U7 `2 [0 N# u④、更多设计说明请参考datasheet。1 @$ w3 A* a7 F1 z; R# S) G0 l
, r4 Z6 Z3 b2 c" b6 x# l
3、PCB设计* y# [# c; K4 d( x( {3 ?
C; a% z% ^) P& M" S; e
设计说明:4 c$ r. l6 U) g3 B1 @0 G' _% f
: D5 ^3 S- i7 d9 d5 |
①、注意爬电距离,高低压部分开槽处理;
- A* e, m5 Y0 M! C
$ h: | n" f8 ~" V②、布局时,开关环路尽量小,降低EMC,提高电源稳定性,降低纹波等;- D; \% {2 l6 W5 v
6 ~( u% K7 E( s; [
③、反馈环路避免受到功率部分的干扰;
8 ~3 I( ^4 O9 Y9 C L6 S5 H, |9 |$ [' f3 x! }3 ~
三、小结* \5 P% K1 U2 P6 v' b; ~7 b/ u
; Y* J7 X* @+ n0 o反激式开关电源是低功率低成本常用的隔离电源,需要我们深入的理解基本电路原理,设计时才能得心应手。! A8 Y% S9 ^0 @1 G6 |
/ g7 H R! i) V8 |
反激式开关电源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本文只是简要的介绍了下,仅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日后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沟通交流,以达到真正的理解,灵活运用。# N; A" D j% u/ g
& i. n* [! `" l% H V0 z- 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