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尽量增加平行线段的距离(S),至少大于3H,H指信号走线到参考平面的距离。通俗的说就是绕大弯走线,只要S足够大,就几乎能完全避免相互的耦合效应。
2 N! r; S% E1 @- \' h) ]2. 减小耦合长度Lp,当两倍的Lp延时接近或超过信号上升时间时,产生的串扰将达到饱和。, b" M7 A9 Y. n! c3 r. h Y
3. 带状线(Strip-Line)或者埋式微带线(Embedded Micro-strip)的蛇形线引起的信号传输延时小于微带走线(Micro-strip)。理论上,带状线不会因为差模串扰影响传输速率。
$ X: G* k3 P* s$ m& n3 p; @4. 高速以及对时序要求较为严格的信号线,尽量不要走蛇形线,尤其不能在小范围内蜿蜒走线。
$ g, M x! Y" K* B6 U. I5. 可以经常采用任意角度的蛇形走线,能有效的减少相互间的耦合。
& z% F( z; p8 k- z5 `6. 高速PCB设计中,蛇形线没有所谓滤波或抗干扰的能力,只可能降低信号质量,所以只作时序匹配之用而无其它目的。/ X5 h$ J, K2 x, Y
7. 有时可以考虑螺旋走线的方式进行绕线,仿真表明,其效果要优于正常的蛇形走线。! e0 v: q$ n: K8 }' J4 i U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