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关于网站域名变更的通知
查看: 4513|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仿真讨论] 一周往事1506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9 15: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盼望着,盼望着,春的脚步近了,不,准确的说,过年的脚步近了。年这边,准备坚持写完这一期,下一期要到年那边了。用姜文的话说,可以这么着,也可以那么着,也就一步之遥而已。这一周关于电子的新闻主要注意到IBM、Simens要裁员啦,跟我无关;台积电要失去A9的订单啦,也跟我无关;DesignCon结束啦,这个终于跟我有点关系。咱设计的夹具在Keysight(即Agilent)的展台上展出啦,我的同事已经发了比较详细的展会介绍贴啦。
    但,论文集还没拿到,需要的同学耐心等一下。
1.    DesignCon和高速数字测量大会
DesignCon2105结束啦,我们本来有一篇关于高速SerDes性能测试的文章提交,但很不幸,被刷下来啦,理由是没弄清楚,但无非是没有技术含量。还好在展会上,Xilinx的人终于发现这个Idea的价值啦,因为如果你想了解FPGA芯片的SerDes性能,一般都是做一个评估板,通过SMA测试,但无论管脚到SMA的距离做得有多短,总是带入了走线的影响。也有人说了,通过去嵌就可以解决呀,的确,解决思路确实如此,但现实问题有2,一是如何得知测试通道break channel的性能,二是如何去除芯片封装的影响。
. M, \1 e% o, n& Y

: n1 D: t" k3 c5 L3 [5 b; y6 Y
我们这两个问题都解决啦,可是美国人说,你这个不够优秀。还好,作为一名务实的屌丝,咱已经有头衔啦,也不去图美国人的虚名,只要能转化为生产力就行,或者说有人愿意为这个想法买单就行。果不其然,Xilinx来啦,而且来者不善,要求很高。好吧,光脚不怕穿鞋的,接受挑战。
国内没有DesingCon,我们借着Keysight高速数字测量大会的东风,也练了次摊,同步展示了我们在高速设计和夹具上的一些作品。如果论坛里凑巧有去参加的朋友,可以批评一下。话说那天做的主要一件正事就是帮Altera测了Arria 10开发板的SFP+性能,于是诡异的一幕出现了,在测试的一个瞬间,Tj好的令人难以置信,可在后续测试中再也没有得出这么好的结果,这也是令我困惑和难以解释的一幕。

7 p. J3 ?' g8 N( {" ~3 k6 c

# ^. F4 T; _3 |& o% H' D
2.    罗辑思维和吴晓波频道
做为一个后知后觉的人,我几乎是去年末才开始听逻辑思维和吴晓波频道的,因为这可以将我从嘈杂的环境中隔离开来,完全符合三上的需求。当然你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噪声,如果他们也算一种噪声的话,也是粉噪声,哈哈。罗胖是媒体人,他的节目主要是借古讽今,很是接地气。而吴晓波老师则不同啦,作为一个著名的财经评论人士,他现在可以说是炙手可热,是继郎咸平、谢国忠之后又一个偶像级的人物,他也是杭州人。他们俩都开了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号称有300万网友,而吴晓波在线下开了非常多的书友会。本来周日想去凑个热闹参加一下深圳的吴晓波书友会,也冒充一下读书人,结果因为小Stupid发烧,未能成行,虚荣心也无从满足啦。
虽然听的时间不长,但我几乎将我喜欢的标题都听完啦,觉得还是收益颇多。从罗胖处听出来了认真,从吴晓波处听出了专业,但无论哪位,对于节目的策划、准备都是非常充分的,完全符合自媒体的潮流趋势。但作为拿来主意的拥趸,我对他们的节目内容还是持批判地接受,比如有一期节目《击溃牛顿的钟表匠》这一集里,且不说标题党的成分是多么的明显,单单是节目开头就有很多疑问。因为这期节目讲的是当时的航海时代,计时还非常不准确,从而让航行充满了危险。可开篇就提到肖威尔船队在当晚10点多钟于西利群岛,几分钟内相继沉默。我是在听第二遍的时候发现这个问题的,在当时还没有精确始终的情况下,如何得出这么相对精确的时间记录呢?这个问题我也问了罗辑思维公众号,可惜没有回应。
关于未来的结论是很难下的,关于未来的走向也是很难预测的,可这两位老师,有时也不得以要做出一些判断,并得出一些结论,也真难为他们啦。但是2015如何做一个不被泡沫抛弃的人,吴晓波这么说:要么让自己更强大,要么去购买一个泡沫与大泡沫同增长。

+ R6 [$ ^8 ]( u) V
6 f/ b2 g- r: }* X) B- n
3.    PAM4BERT
话说,就在Keysight研讨会当日,他们也展出了PAM4的信号产生和眼图分析,但请注意并没有提及BER如何检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PAM4信号的产生,尤其是纯净PAM4信号的产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所接触过的几种方案里,要数Micram的信号纯净度最高,但要论业界的普及和接受程度,则要数Keysight。
不凑巧,当天由于各种原因,AWG产生PAM4并没有Demo起来,但这里我可以给出一张他人提供的测试图,以飨和我一样的饕餮之徒。左为KeysightM8195A,右为Micram AWG60100。

. Q: r/ O; Y  b
/ V* _. k0 H0 Q0 q: e

8 O3 l6 j3 B1 N+ m2 f' U* P2 M
" D: I% I3 y2 P! d0 e0 r- k  G* _6 ^' U5 I5 w) A$ Y8 ]4 H2 P
' B% y/ U# {; U  K% _* j

点评

支持!: 5.0
感谢提及:罗罗思维和吴晓波频道 (听)  发表于 2015-2-11 22:41
支持!: 5
“罗罗思维” 频道,刚听到打着“逻辑”谐音的“罗辑”思维,首先想到的是国内仿冒货的横行原因,故意混淆视听。和孩子沟通后说凡是听罗辑思维时请说‘罗罗思维’开始了...  发表于 2015-2-11 21:46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 收起 理由
wanghanq + 2
steven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5-2-11 22:03 | 只看该作者
随孩子被动的听“罗罗思维”也有一段时间了,得空了解下罗罗思维的背景:5 K- M* W4 O8 u" s4 A) C
) u- u2 v8 }9 V7 d- u$ L
【背景:
( J9 J5 }3 Z: v0 o3 r( X- ^...你没看错。一直被外界看好的黄金搭档,逻辑思维出品人罗振宇和独立新媒创始人申音已经彻底分家;罗振宇将独立运营知名视频自媒体节目逻辑思维。
7 Q2 [. I) [$ C( A5 `* ]...申音连发两条微博确认了此事:: {5 A9 W+ V- ~5 F
1.谢谢大家关心,罗辑思维是我和罗老师共同创建的独立新媒公司其中一个项目,因为大家支持团队努力,仅一年半就有200万微信用户,视频也有过亿人次观看。由于对未来发展方向各有想法,罗老师有意独自运营这个项目,诸多事宜我们仍在一一协商,一切都会以我们的用户和合作伙伴为重,一切都会有礼有信有量。
& k2 x7 \: @; N# I) O4 P0 z! e2.我们对于内容产业的未来仍然充满期待,我们坚信互联网可以帮助更多有趣有料的人脱颖而出,我们还会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只要初心没有改变,一切玩法可以重来,这场十年的互联网实验现在才刚刚展开。对罗辑思维也对自己说一句:好好做,莫着急。

1 `, k- h* w& j' l' F, G...据了解他们合作的公司叫独立新媒(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申音占82.35%、罗振宇占17.65%.从传统意义来说,这样的股份结构说明,罗辑思维的内容核心罗振宇就是一个给申音打工的人,这一方面似乎违背罗胖的“自由人的自由联合”,另一方面也无法真实体现两个人对公司发展的贡献。4 G$ X$ |/ V1 D8 }- p: Q3 |2 a5 |6 G
下面这篇文章来自申音前段时间的思考,值得学习。】) @% w" P8 `3 }  ?2 \+ r$ u2 j

2 @. e$ z6 `6 Y! w' b1 ?申音:“罗辑思维”的五个教训0 G1 a, O) K' B0 a$ m
2014-03-14 07:18:44 来源: 网易财经
! F- p5 L1 \4 k! L; s* @5 V0 F5 J7 Y7 H; o3 C! L0 j& N
“罗辑思维”的成功,我今天就不讲了,主要讲教训。在整个运作过程中,我们犯了很多错误,有很多教训,我甚至觉得教训比经验还多,希望对大家做新媒体有一点点帮助。
: y: b, }9 b: ~- a# }【教训之一:没想清楚就做APP】
, M% r7 V6 k4 z' L8 j2 V+ u5 r3 {在刚开始做“罗辑思维”时,就提出来做APP,当时好像不做这个就不叫移动互联网吧?于是我们就投钱做了APP,找了最好的团队去做这个事。但是后来发现,我们每往前走一步,就越觉得我们根本不需要APP这个东西。
( H* W) C6 n3 D; S% H为什么呢?这其实是用户的决定。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在微信上全部能完成,没有理由再去下载一个APP。有数据显示,微信现在已经占据了大家使用手机时间的80%左右,而绝大多数的APP,即使下载后都很少打开。8 h9 E1 y' n( o5 f* V$ {" t
2012年我们去做这个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根本没有想清楚背后的产品逻辑,所以做APP的投资算是“沉没成本”了。我们唯一庆幸的,当初决定除了做视频、APP以外,还同时做微信公共账号。从现在看来,除了优酷的视频,微信公共账号已经成为“罗辑思维”的另外一只腿。* |* h  T2 G, Z: q7 L8 G7 V
也许将来我们还有可能去做APP、做网站或者其他东西,但我们绝对不会仅仅是把“罗辑思维”脱口秀的内容直接搬到APP上面。很多传统媒体去做APP之所以失败,就是简单地将报纸或杂志上的内容直接搬到APP上去。用户为什么要关注它呢?没有理由!; h6 ]( e5 Q' E+ S  ?0 _& M
【教训之二:不理解合作平台的逻辑】
5 S" o9 G/ S$ o自媒体有很多的平台,比如说百度、腾讯、搜狐等都有平台。我觉得这些平台都已经很大、很成熟了。我不认为依附那些平台有什么可耻的,但是,你永远不要只跟某一家平台去绑定。" _5 v9 o0 a7 ]7 L; X3 E  l1 d
第二个教训跟平台有关系。我们在跟平台合作时发现,因为你不是平台的“亲生儿子”,所以对你不闻不问。它能给你一些支持,那也是因为你带给了他价值。我觉得这个不要嫉妒,要有感恩的心,要感谢平台给我们支持和鼓励。有一段,我们感觉我们自己已经做得OK了,我们在视频里面放广告,这个事情突然就变得严重了。因为跟我们合作的是内容部门,但在平台更强势的是商务广告部门,这样做其实是触犯了他们的利益,这导致合作要暂缓、暂停。
5 W3 ~% P2 D2 K! t0 d后来我们讨论,我们要不要离开这个平台,去和其它平台合作。但你会发现,其实所有平台都是一样的——我们先不要问平台能给你带来什么价值,要先问你能为这个平台带来什么价值?
+ u8 t  Z0 P0 k) h8 |8 w3 F后来合作时就发现,每当我们很努力地为平台创造价值的时候,平台就会给我们更多。如果我老想从平台拿到我超乎寻常的价值,结果就是双方都会很不舒服。要充分理解这个平台的逻辑,所以我们变成一个对平台非常配合的自媒体,平台也越来越支持我们的发展。9 j3 P2 N: [9 `2 L
【教训之三:患上“第二产品综合症”】
( `$ _4 f- l# p9 C“罗辑思维”做到第六个月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懂了,可以迅速复制经验去做另外一个产品了。其实你会发现,它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它包括对人的理解、对产品的理解。
7 @* I# D2 f# B“罗辑思维”其实就是一个产品,而产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尤其是围绕人来构建一个产品,其实真的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事情。我们还是挺笨的,我们没有打造一个完全不依赖于人的产品。我们不要一下子做很多事情,而是尽可能在一个事情上多琢磨一点。: @( @  Z+ ^% [: W) e$ X  ]  ]3 \
【教训之四:要自由,不要捆绑】3 W# _, {" q1 Z  R: A3 s
“罗辑思维”开始是一个明星和一个经纪人的模式。这个模式是工业时代的模式,它有很多的问题,其实是在彼此捆绑,希望用一种契约的方式,本质上有一种不安全感的东西。明星和经纪人互相抛弃的现象很常见——如果明星不够努力,会被经纪人抛弃;如果明星太努力,会把经纪人抛弃。老实说,我们已经开始有了新的合作模式。
/ H9 z; C. ]) \& Z5 X* A“罗辑思维”一直在讲自由人的自由联合。只有大家觉得自由的时候,彼此间的连接才牢固;如果大家觉得不自由,就没有安全感,彼此连接就会变得很脆弱。
+ a, ~* H7 T% f$ q( G4 b/ A0 d$ o
【教训之五:妄念太多】0 ?6 g* I: q( _/ y4 E! a8 a/ R0 l
做“罗辑思维”时,老吴(指吴声)、老罗(指罗振宇)和我在一起时,会发现三个“最强大脑”会不断蹦出太多新的想法,我们可以怎么样,也可以那么样,但其实你的人力、物力,你的资源分配,都会决定了你能做多少的事情。$ f3 Q4 Z$ @' u/ }
前一段我真的觉得我们妄念太多,太想得到一些东西,结果你就会发现,那个是不对的。我前一阵有特别强的焦虑,因为我就老觉得我们要做很多的事情,当我们做很多事情,你已经在超越自己的能力,那是不对的。应该回到我们初心,到底用户需要我们是什么?所以最近我们在做减法,要消除这些妄念,尽可能让自己心安下来。6 i; \! p# n+ ^; o' Y! G
你得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知止而后定,知道定的人才会安,知道安的人才能静,静了以后才能思考,思考以后才能有所得。* ~1 |0 u" @+ E& W8 d  k
【总结:做出一针捅破天的东西】
* R+ W" Q8 j3 F' a. A  e从商业逻辑来说,我们就是做出一个东西,可以抵你做所有的事情,一个事情上就可以长出所有的事情。“罗辑思维”要做的是一针捅破天的东西,或者是一剑封喉的东西。* t$ p  Q. Y2 ^& i

! x6 K# n9 l- v' J创业者不自觉地追求不确定性,觉得自己做的东西有无限可能,但对投资人来说,你的商业逻辑一定是确定性的。你越有无限可能时,他越要问你最有可能实现的是哪个?
0 _5 b* O/ y4 z" a+ P你发现互联网的逻辑看似很奇怪,比如腾讯做社交产品可能不赚钱,它赚钱的都是其它的事情,但是它如果不做社交这个东西,其它的东西就挣不到钱。我们想做一个社群,你问这个社群要干嘛呢?我也不知道。我想QQ也不会知道它今天要做的事情。
; D9 x* }. K' B- z过早想商业化其实就是妄念——你越想挣钱,挣的都是短期的钱,都是现在的钱。其实还是要找一针捅破天的那个东西,我们还在找,这个过程挺痛苦。
7 |, q4 k% p- o/ @7 v# F: W' t0 W              ---摘选自第二期砍柴(侃财)主题沙龙:《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新势力》

4 k4 c  n4 W! D" T5 M/ a' M
8 u/ M0 B" ~/ ~  @- e8 N& i4 Y' z- |! Z" T

点评

哇噢,一个随笔没想到引出这样深刻的爆料,凡是认真的批评,有理有据就值得一看,多谢。  发表于 2015-2-12 08:5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5-2-11 22: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anghanq 于 2015-2-11 22:39 编辑
8 ^) C- h% @1 p/ L4 U' _+ U/ c3 n" f' J( Y0 n3 {( z
刚听了下“吴晓波频道”: 第2015-02-11期 比尔盖茨加入新营销队伍
8 Y4 q8 V9 o( M$ o" k; a% d( v描述节奏慢(沉稳),暂时和孩子的思维节奏不吻合(在语速上进行加速处理...); Q9 s) Q8 K3 `1 h& W
明儿问问小儿是否听说过“吴晓波”这个人,让他关注下是否适合他的兴趣?8 {( g$ Q  y4 o8 J+ S

0 _" ]4 r; u# p" }7 O- W4 l一直在旁提醒罗罗思维  是个人看法(故事),过去的历史都只能算是故事(无法真实还原),% P: z* w: n* {) b) g1 w% G7 J
要吸取其可取之处,而非定之前事情的正误。# A+ s5 \& F. h8 p, f, e3 x
5 ]/ l8 l/ N0 t+ P
吴晓波 :“90后”正在干掉“60后” 广电总局也这样想吗?
/ c9 h: S* E" D9 q. L) }) u8 U
导语:
- x" J7 l! f* A  M+ H" V  吴晓波说,未来,会有圈层,每个人活在自己的圈层里面,60后、70后对90后的消费习惯非常非常陌生,90后、00后的朋友会把1964、1974年后的朋友“干掉”
20140507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1
5 h1 I" Z; g. W; T20140514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2
/ y% U" o1 l7 u20140521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3
  {. {  ~; L5 \! V7 S5 l1 Z20140528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4/ k% h" {) ]8 n) s
20140604这些年马云犯过的错51 w9 I7 V) l! u) ~( Z8 U  I4 q
20140611世界杯经济学, L- r: F; M# O/ ]8 o4 Y
20140618把世界交给80后
4 j* C+ d- G2 }% P$ A' @20140625乔布斯是谁下的蛋- x7 k2 L; {( ~+ @1 J, h5 K
20140702老虎是怎样进化的  p+ t; D* N: g: d4 m( @# i
20140709老虎是怎样开外挂的
+ N+ h$ ?- j) A' d20140716银行去哪儿了
: e, {( }/ B3 g& ]0 f2 |) j20140723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1984
; g. d; o8 d& b9 g& i9 u5 w/ ~7 z20140730世界到底需要多少通天塔
  [2 j9 A, M7 t8 H8 }+ v1 r) J20140806焦虑的通天帝国
0 J$ j8 g! D# X1 G; Y3 C3 m20140813晋商的兴衰史
8 X  |3 f$ @0 N4 _' c...
2 q& [  G2 P8 S6 |+ J& y$ k; X

点评

吴晓波频道偏重于财经,故事性确实不如罗胖。  发表于 2015-2-12 08:5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10:16 | 只看该作者
0aijiuaile 发表于 2015-4-15 21:31) a7 X. ?! r" e; W1 _/ n4 X: ?
版主,请教下:“但现实问题有2,一是如何得知测试通道break channel的性能,二是如何去除芯片封装的影响” ...

; d; u0 |; q/ a, u0 M0 Bbreak channel是一个术语,指从BGA扇出到SMA的这一段链路。( _2 G4 c, V( q$ b4 z3 K
SMA的阻抗,对于这种测试板来说,我们可以控制到+/-2欧,回损可以在15GHz以内做到-20dB,带内的阻抗影响可以忽略。# z* t4 j3 o0 L- d

点评

谢谢斑竹热心,我还有个疑问,你们为何没有用TRL来校准测量芯片性能,这种方法是不是更精准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4-16 14:34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5-2-9 17:25 | 只看该作者
版主厉害!敬仰中,你们的东西越来越牛了,看好你们!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5-2-9 17:27 | 只看该作者
版主心情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5-2-9 17:28 | 只看该作者
stupid版主厉害,跟着高速的步伐一直学习中。。。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5-2-9 17:39 | 只看该作者
搬凳子仰望~~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5-2-9 17:4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以后不需要去看吴晓波书友会了,你可以开一个Stupid书友会,让“E粉”们也见见大师真容,,,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5-2-9 21: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PAM4 is coming,不过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无论是测试仪表厂家还是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5-2-9 21: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无论是测试仪表厂家还是设计serde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5-2-9 21: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似乎都还没完全准备好。另外所谓封装的影响在时域能否准确去嵌,我还是没有太多信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5-2-9 21: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手机果然不好用,我不是想灌水,呵呵。看来楼主400G已经先行一步了。

点评

doya是方家,这一段其实我没有写完,因为我发现太技术啦,有点超前。我们正在为28做预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12 09:02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5-2-10 09:3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玩的很有趣,好看,加油!

点评

苦中作乐而已!  发表于 2015-2-12 09:03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5-2-10 11:4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好多简称都没听说过,惭愧

点评

不够深入,未能浅出,惭愧。  发表于 2015-2-12 09:04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发表于 2015-2-10 15:13 | 只看该作者
没接触过这方面的东西,但感觉值得支持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5-2-11 10:44 | 只看该作者
都是高人啊,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7-12 21:29 , Processed in 0.171875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