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808|回复: 6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毛调侃(12)---【这几招可以有】PCB设计QA往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12 1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amao 于 2015-6-12 16:49 编辑 2 x+ c( f) T) C0 \3 r

( m4 z# T' `" d: f1 V% K0 T
【这几招可以有】PCB设计QA往事

5 w) p& Z4 W$ M8 R
毛忠宇 201506
8 ?  T: \" ?9 S
1   传输组QA往事

当年XX公司CAD传输组成立后,人员规模在逐步扩大,新手、熟手的PCB设计水平参差不齐,设计出来的PCB总会找到一些小瑕疵:丝印摆错、版本名不对、不符合工艺规范、光绘压缩包文件不全、最严重的问题则是开路\短路及封装库FOOTPRINT出错等。

组内人数较少时,PCB设计质量靠设计者自身检查,徒弟设计的PCB由师傅帮助检查。设计队伍人数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就从组内抽出1个专职员工任QA,其对小组内所有即将要投板的PCB设计文件检查。被查出设计文件有问题的同事其绩效会受到影响,多次被查出有问题的成员则要兼职做QA工作,这样的目的是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还可以学习到其它同事比较好的设计风格及优点,进而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

QA故事中最好玩的就是CJ检查罗总设计的PCB文件,她每次都能找到罗总的小问题,当有的单板复查了5次后还查出问题时罗总也接近崩溃的边缘,这与CJ一丝不苟、耐心负责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另一个“有名”的QA是张铭,他除了嗓门大外,工作态度也是极其认真负责,因为太敬业的原因身体后来都受到了影响,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可以参考《前华为互连部技术老屌丝回忆之(5)----基础业务部CAD传输组传记》。

那时组内QA工作的检查项包括:结构一致性、丝印摆放、电源/地分割、重要信号线是否跨平面分割等。电路设计、连接等方面是否有错误一般不查,原因除了QA人员缺乏深厚的硬件知识外也受精力限制。

投板前工艺检查组会检查单板可装配性方面的问题,那时工艺组派了DHX与LYZ两人进驻互连部一起办公,DHX最后还把互连漂亮的小秘书HM变成了老婆,这是整个互连最没面子的事情。随着整个互连人员的进一步扩大,工艺组考虑到互连这方面的水平也在提高,最后没有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而是选择了退出,把这项工作对互连进行了培训后就由互连自己处理。互连后来后引入了VALxx软件并与供应商合作开发一套专门针对XX公司要求的检查程序,通过软件排队处理,所需的人力大大减少,现在只需老Z一人维护,这个流程的建立对PCB质量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skill组对一些需要人工检查的项也基于allegro进行了二次开发,由软件来完成部分的工作,一方面提高了PCB设计效率,另一方面保证了设计质量。对SKILL开发的功能中印象最深的是:

  • 丝印交叉检查

  • 一键自动生成光绘

    . \3 v+ M/ p# T1 w- }

但XX公司中由QA帮助检查PCB对应原理图正确性这方面一直没有做起来。

2   QA

QA说大就类似:质量管理方法中的六西格玛、ISO质量管理等等。这些属于较专业的“高大上”范畴,但不管怎么“高大上”最终都要体现在每个领域所对应每条检查项的执行层面上。如PCB设计QA项涉及到的:设计、制造及加工三个环节的检查项。下图1列出我们对PCB设计检查时所常用的CHECKLIST表。

3 V8 Q- r% i" W( m: m4 v0 d! z
图1  PCB设计常用CHECKLIST检查项
6 P& h& I# B# q* ^4 S4 \0 V

QA过程不能看成只对PCB设计文件按CHECKLIST逐个进行检查,做深、做广后还与PCB生产的数据有很大的关系。拿层叠来说,由于关系到板材库存量及成本等诸多问题(这些数据一般人难以实时获取),一般工程师设计的叠层在不同的PCB制造厂生产时不一定是最优的,这反而成了基于PCB加工厂的PCB DESIGN HOUSE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下表1某工厂建议的四层PCB叠层示例表。

表1 四层PCB层叠示例

3   【这几招可以有】

大公司的工作分工很细,各司其职。由于涉及到流程、部门绩效及负责任等问题,一些很好的设想实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中小公司由于组织架构及自身的特点实现起来反而容易些,这些与公司大小关系不大。

由于我们的PCB设计有制造工厂做后盾,QA实施过程中有自身的独特优势,PCB设计QA流程在下面几方面做得比较有特色。

a)     招式1:PCB设计过程与工厂库存及加工能力数据实时互动9 x, W: Z, G, @: X

因为基于母公司PCB制造平台,设计初期的层叠与材料现有库存可互动,设计过程中的特殊可加工需求能力能得到工厂端的实时确认。

杜绝了大多数PCB设计公司设计完成后,在更换PCB加工厂商时,由于工厂备料情况及可加工性的原因导致的叠层、线宽调整及材料更改方面的邮件沟通与确认。这些沟通会耗费产品上市的宝贵时间。$ A9 q- m: A7 z8 M5 y  `3 C

我们也有一套与“某很NB公司”相似的光绘检查系统,加入实时加工端数据后更有自身的特点。下图是我们对PCB设计文件通过检查系统后的检查结果样例。


8 |/ n; g5 e! \2 H

图2  PCB设计文件经过检查系统后的结果- A* I; ?! E' c+ I( p

b)     招式2:开发专门SKILL程序辅助检查

比较有成就感的是我们专业团队开发出的上百个SKILL功能,大大提高了PCB设计检查效率及保证了设计质量。

下图是已开发完成的SKILL功能。

图3  已开发的SKILL功能; T% ~) D+ H% Y: V- F2 ^

c)      招式3:***针对原理图的检查***

除了PCB设计过程中间环节的布局、布线等重要节点外,在最后投板前还有专人对电路设计细节的把关,这个环节在“某很NX的大公司”现在还没有实现。

特别要“加星”的就是负责这方面检查的大神“强哥”。“强哥”是行业里工作15年以上的资深设计师,他不但有着丰富的设计经验,工作也相当敬业,检查单板是出了名的又快又细致,任何项目只要经过他的手,都比较放心。

图4  强哥

4   针对原理图检查样例

客户使用的EDA软件平台千差万别,一般的EDA软件自身只检查电气规则及通用加工规则的DRC,而电路方面的正确性只能靠硬件工程师的经验及细心程度。下面是经“强哥”检出问题的部份例子。

4.1       CASE1:SD卡缺少电源

图中是某客户提供的项目在最后投板前的检查环节,发现SD没有电源供电。

图5  SD卡电源没接# X/ B8 z' W" K1 Z9 x( l

4.2   CASE2:散热焊盘处理问题

例中散热焊盘不确定,被随意接地,可能会导致短路问题,需要与客户进一步确认。

图6  散热焊盘处理问题
( G: b/ I% a2 `- \  Y" M! S; V7 {

4.3    CASE3:电源输入管脚接地

例中,原理图很可疑,需要与客户进一步确认。

图7  MOS管输入管脚接地
7 C) x4 G1 \: i$ u6 w/ l

5    结束语

可见除了传统的DRC CHECK、CHECKLIST、ASSEMBLY、MANUFACTURING等检查项外,电路原理图正确性的检查也不可缺少。QA除了日常的检查项外,上面提到的三招是QA更进一步深入的典型,需要比较专业的团队及平台支持。

*《IC封装基础与工程设计实例》书籍答疑QQ群号:433148683
* 请关注我的微信公共帐号:amao_eda365
5 ~. d! n' ?' i" u5 h$ \) K
1 S) T4 o, p0 X; ], L1 r' J& u
1 `" Q. |/ Y$ c+ a* S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5-6-15 12:10 | 只看该作者
流程很重要,我们公司现在就是按照这样的模式走,但原理图这一块检查确实也没搞起来,有的小问题在布局布线的时候能够被发现;PCB检查的时候按照checklist检查,一些重要信号仔细检查一下,其他的都要完全靠PCB设计者本身的细心程度来hold住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9-7-16 09:01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大公司的PCB设计流程规范,公司必须得上一定的规模,小公司是不重视PCB工程师的,因为没那个实力,一个公司对PCB工程师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能走多远。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2-7 15:02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推荐
    发表于 2015-6-13 10:23 | 只看该作者
    周末了,学习下,PCB的检查的确人力和物力配合的配合,公司规模和对这一块的重视程度也直接影响设计质量,自身感觉来看,完美的事不好做,难做,但总要去做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5-6-14 14:47 | 只看该作者
    PCB的检查重在细节

    点评

    支持!: 0.0
    支持!: 0
    检查靠人,不是长久之计  发表于 2015-6-15 10:17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5-6-15 10:30 | 只看该作者
    每次板子打回来,都会发现一些小问题!不管出GERBER之前检查了多细
    7 ]) O$ K7 O7 R% {+ q& I自我检讨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5-6-15 11:0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经验啊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5-4-28 15:02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8#
    发表于 2015-6-15 11:1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是的,自己做的再细致还是有小错误发生,流程的建立还是非常重要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5-6-15 14:5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分享的经验,好东西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5-6-16 10:58 | 只看该作者
    原理图检查很赞!* D. Z# H+ Y; V$ ]; l
    能和客户产生互动合作的厂商一定是家好厂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5-6-16 11:2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多谢大神们的指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5-6-16 12: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神分享,学习了
  • TA的每日心情

    2019-11-20 15:1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13#
    发表于 2015-6-16 13:4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回头想想自己过往的检查经历,受益良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5-6-17 13:05 | 只看该作者
    每次发板出去心里都是慌慌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推荐内容上一条 /1 下一条

    EDA365公众号

    关于我们|手机版|EDA365电子论坛网 ( 粤ICP备18020198号-1 )

    GMT+8, 2025-5-11 11:37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深圳市墨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科技生态园2栋A座805 电话:199264090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