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362912661 于 2015-8-4 09:45 编辑
8 _. y$ X* y Z% P4 M* f6 z8 _' ?) a" J. O& `, i) g8 n5 h
关注论坛培训几个月了,终于在7月成行,从广州赶往深圳参加培训。+ {# a. M( W5 ^7 G( ?6 K+ S9 a! m
这次培训的主题是HDTV的设计实战,基于TI的ARM+DSP8168芯片,从布局上讲,先外而内的摆放接口器件及电路,然后根据CPU出线确定最小系统的位置。
0 W2 E$ n5 _3 c) |一、8168板分析3 F' E, \1 t; \
1.由于要过CLASS B,表里层不可以走线,中间2层走线不够,所以将第5层抽出来做信号层,从而出现比较奇怪的叠层结构0 ~ R% S+ K" L& T2 j; n c
2.双通道DDR3,采用的是fly-by拓扑结构,用眼图实例告诉我,DDR3走fly-by比T型结构更合适,波形更接近方波,信号更加平滑
3 P4 r8 W" M: Z, Z5 |3.由于EMC对信号辐射要求很严格,机壳地与电源地不可以直接连在一起,使用高压电容或者1816磁珠,并且外壳地下面不可以有数字地信号(层间耦合走了),必须挖空0 p( ?# ~( V& J5 P f, @9 |
二、DDR布局布线相关知识点
5 B+ P/ D) F9 C, a1 G! ~% @1.VREF属于电平敏感性信号,不是电流敏感性信号
) m8 p5 l! x- q& y7 M7 Q" w- u# W2.DDR信号内缩30-40mil(相对于参考平面),防止信号向外辐射% c5 j: e# S4 i, A+ C; @ U9 i; U
3.DDR3一般使用时钟线做target,等长要求一定要参考芯片手册 _/ x4 z+ ?' v6 l8 g8 K% e
4.注意看主控,是否支持write leveling ,即读写平衡
" t7 ]9 C, ?, k5.阻抗控制一定要连续,不一定要50欧,40、55都可以,应该是保证信号连续不反射
: D- t; O: b$ q4 L4 P5 r6.8168是0.65的球距,一般采用15_8的过孔,保证过孔单边最小距离 4mil,加工无压力
' @3 ]& x7 ~4 `三、BGA知识
' {# z* ]; q& r2 B# }9 a1 U1.BGA过孔塞油
* H3 J5 t" D3 U6 [( @% I' t3 ?2.BGA最外2层直接扇出
9 ]4 }) a$ ]6 U6 M$ N( o4 f3.叠层的时候,考虑层间间距尽量小,这样可以保证走线尽量细,扇出顺利* G/ G2 X5 U% e) H$ U4 S$ o2 y
4.BGA器件周围间距3mm(推荐),最大5mm- {- K8 j% o- t
5.优先走线层的选定,一般情况下,离那个参考平面近,优先作为参考平面,信号回流! ]" Q0 W0 H% _
四、电源知识
5 [! o6 k% G E9 O1.电源是基础,是DDR及高速信号的核心,电源的输入输出GND要连在一起,回路最小原则 K; [# {# g' N% n+ L. q( l& Y
2.电感平面下面不覆铜,防止有涡流产生自激# Q1 e3 C3 O) r
3.模拟信号用LDO,没开关噪声,利用散热,把多余的电量散出去: W3 [0 K, m! m; o5 b& @/ B$ d8 _
4.背面散热开窗问题,开整窗,不美观易短路,建议开小窗,美观实用
. s9 v5 u( v: n) ^; O9 c5.电源采样电阻的放置问题,这个着重看电流的走向和干扰因素" i# w, N4 w( e/ T' n
五、千兆网络变压器的处理
# J* \( l% [' }2 I' u9 U使用分离变压器,变压器底下全部挖空
7 f7 ~; m( P- y: f* T7 N使用集成变压器,管脚以上挖空,LED灯走线,不覆地进去,另外,如果有GND信号,直接拉出来连接上即可
! v+ L( r/ Y0 M9 l& [2 t% X% P9 k8 t$ Q 另外,我和我同事问了2个问题,由于6月培训,我没有参加,不知道有讲去耦电容的问题,经过杜老师讲解,推荐每个pin脚最好2个,容值相差100倍,每个电源至少一个 。
) @2 P/ Y5 j, }" {0 ^* w4 A- ~ 后面我问了个关于PCIe的问题,经过几位大师的讲解,回来也翻看了相关知识,才深刻了解到,我们PCIe的做法是有问题的,现在手上又做了一个PCIe的项目,还是老问题,已经克服不了。但是,我已经采用其他的方式解决了,感谢几位大师的耐心解答。
# U/ L1 R J: s2 N- L' U& ? 在这里,借这个机会,很希望杜老师可以录一点视频,关于前期画板的准备工作,比如规则设置,叠层设置,BGA扇出评估等理论知识,后面的拉线是基本功问题,个人觉得,做layout都可以克服的,但是没那些理论知识和经验的支撑,做出来的东西质量难以保证。由于我从事的工作不是专业的layout,所以在这方面比较欠缺。
$ k9 O2 k* f% |- R! h1 G: P
1 Q A2 B1 B+ _9 Q- }( w( ~" N2 [8 x$ W# E" G0 R6 y* B/ W0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