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从网上找了一些解释,感觉不错,先看着:- _8 M# b5 j U& h1 I( Q: Q
DDR的总线一般分为3组,数据组、地址/控制组、时钟组9 i- T v1 Q( u8 H( @; {
8 T1 m0 q2 k- P; @3 {4 x& q
其中,数据组由DQ数据线,DM数据屏蔽线,DQS锁存线组成,他们之间有共同的等长关系0 t. g. F5 Z8 _& @- b0 J$ e& G
z' O* W) I6 B, T地址/控制组由地址和控制线组成,他们之间又是有共同的等长关系
+ l: _1 Q5 J6 w# G8 T
1 U$ x1 ~+ h$ k; e为什么两组线与时钟的等长关系不同?因为速率不同, J! K* S: ~# d* a( [- \" [
?. c: e4 Q; X" \, H
目前DDR的时钟基本上是采用源同步差分时钟。. {' p V3 C. a r; }
3 X/ d/ h- ?+ A, [- X( C数据线在时钟的上升和下降源都采样数据8 u0 K2 D& f/ O# V; m
, m/ {$ ~+ a; ?
地址/控制线仅在时钟的上升沿采样速据5 w: _7 t0 v& a: H+ E+ R! N8 _( c9 |
, J- O3 v* L+ g$ h0 ~7 I数据的速率是同等时钟SDRAM的两倍,因此叫DDR,而地址的速率没有增加。数据比时钟的时序更紧张,因此等长关系会更严格。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