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365欢迎您登录!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关于仿真的系列文章 0 a" }/ q: H7 H( U7 L
: b% W, n9 p: w7 R: M+ ^ 在仿真界也会有鄙视链,三维场仿真(HFSS,CST)被认为是精度最高的,所谓的2.5D( siwave,PowerSI)在低频段以及需要快速分析评估时使用,hyperlynx/SigXplorer这样的就被认为只能做一做MHz级别的。之所以有这样的鄙视链,不止是因为仿真精度的问题,更是因为维数越多,需要涉及的知识越多,软件的设置也就越繁琐,端口、格点、边界条件的变化对仿真结果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 j, i8 R+ j1 P' l+ [
小陈就听过这样一句话“不是博士,不可能完全弄明白HFSS”。
5 H$ j) S/ K$ ]; d* P3 Y3 O% E) y/ G( [- V9 ]. b' E! F
! V1 g+ q2 o; R5 S% |; S- b# ^ 可是,在小陈的仿真生涯中,并不是一个从鄙视链的底端向上爬的的过程,而是一个爬到半山腰然后又下山的过程。到现在,一些仿真甚至是用excel完成。于是这也给小陈引来了一些非议:“我这是10G的信号,不用三维场仿真仿的准吗?”5 Q1 _0 Y: z# W
; W9 W- m! q3 W 在小陈看来,所谓仿真,不过是字面上的意思,仿出一个与真实相近的东西。在现在的波长维度,麦克斯韦方程组足以解决所有问题。只要我们模型做的足够的精确,仿出来的和实际的结果一定是一样的。
6 V3 E j1 A9 f1 t" ^: h/ L1 |3 u. I/ R, b% G/ N, }! i" r& y
|